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奶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奶牛
中国奶牛

杨秀文

半月刊

1004-4264

zgnn@dac.org.cn

010-62948051 62943084

100192

北京德胜门外清河南镇北京奶牛中心院内

中国奶牛/Journal China Dairy Cattl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国家农业部主管、中国奶业协会主办的中央级奶牛业综合性科技期刊、中国畜牧学类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的宗旨是:宣传贯彻党和政府关于发展奶牛业和乳品加工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深化改革,促进我国奶牛业产业化和奶牛科学的发展;研究探讨关于我国奶牛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管理现代问题等;普及奶牛业科技知识;交流企业管理经验,传播国内外奶牛科技信息。本刊主要面向全国各地农牧场、奶牛场、乳品厂和奶牛饲养户,面向各级农牧业、奶牛业、乳品加工工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以及大中专院校等。栏目有:奶业要闻、科学研究、饲料·饲养、繁殖·育种、奶牛保健、乳品加工、机械·设施、质量安全、养殖环境保护、世界奶业、地方奶业、奶农园地、信息·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张掖市粮改饲工作现状及推进措施

    陈晓燕张和平胡江林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掖市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全国畜牧大市,以粮改饲试点为依托,以"种、管、收、贮、用"等为关键环节,坚持"以养定种、种养结合、草畜配套、草企结合"发展思路,以发展规模养殖为载体,以推广全株玉米青贮为重点,以提高种养效益为目标,示范带动种植结构调整,带动全市粮改饲工作全面推进,走出了一条循环发展、生态发展、绿色发展、链式发展的农业发展新路子.

    粮改饲玉米循环

    牛奶中β-内酰胺类药物检测研究进展

    岳婷婷闫磊闫跃飞高娜...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β-内酰胺类药物是自然界发现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广谱抗生素.在奶牛养殖业中普遍存在,对治疗奶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口蹄疫、酮病、蹄病、牛流行热等有良好疗效.随着饲养规模的扩大和饲养密度的增加,一些养殖户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过度使用造成多重药物耐药、残留蓄积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文章从应用现状、作用机理、残留危害以及检测方法等方面介绍了β-内酰胺类药物的研究进展,重点强调了目前β-内酰胺类药物残留检测常用的仪器方法.

    β-内酰胺类药物奶牛残留耐药检测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结合固相萃取净化测定牛奶中阿苯达唑及其主要代谢物残留量

    贺习文雷浩赵雪宁马川...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结合固相萃取净化技术,建立了阿苯达唑(ABZ)、阿苯达唑砜(ABZSN)、阿苯达唑亚砜(ABZSX)的定量分析方法,用以监控牛奶及其制品的质量安全.牛奶样品经过1%乙酸乙腈溶液提取后,提取液经氮气吹干,用碳酸盐缓冲溶液溶解后,使用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将净化液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经C18反向色谱柱分离,以可加热电喷雾离子源(H-ESI)正离子扫描模式下多反应监测(MRM),以浓度和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3种目标化合物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87,检出限(LOD)为0.5μg/kg,定量限(LOQ)为2μg/kg,回收率在90.8%~101.2%之间,日内及日间变异系数均≤2.14%.本研究填补了牛奶中ABZ及其代谢物检测方法的空白,实现了牛奶中3种目标化合物的准确定量分析,为牛奶及其制品的质量监测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阿苯达唑及其代谢物牛奶固相萃取技术

    中国规模化牧场后备奶牛饲养管理现状

    肖鉴鑫刘帅邹雄宋浩桐...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备奶牛饲养管理是牧场牛群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研结果显示,在我国规模化牧场中,饲喂常乳的牧场占比最高,为70.6%,饲喂代乳粉的牧场占比达57.7%,并有38.5%的牧场饲喂废弃乳.在牛奶饲喂量方面,有6%的牧场哺乳期喂奶量在300kg/头以下,大部分牧场(48.8%)喂奶量在400~600kg/头之间,也有部分牧场哺乳期喂奶量达700~800kg/头.在粗饲料补饲方面,有22.0%的牧场选择在哺乳期饲喂粗干草,补饲干草的类型主要为燕麦干草,占比达90.1%.在饲养方式上,哺乳犊牛单栏饲养比例达60%以上,而小群饲养比例约为20%,断奶犊牛主要采用群养的方式饲养.在育成牛和青年牛饲喂方面,83.3%的牧场选择每天饲喂2次育成牛,仅有3.6%的牧场选择每天饲喂3次育成牛;分别有43.4%和43.3%的牧场选择每天饲喂2次和3次青年牛,并且94.4%的牧场选择不对青年牛进行限饲.此外,在育成牛和青年牛日粮营养成分上,不同牧场间差别较大.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牛奶饲喂、粗饲料补饲和饲养方式在不同牧场间差别较大,这主要与各牧场的管理水平、饲养理念、饲料资源、气候条件等相关.

    规模化牧场后备奶牛饲养管理

    《中国奶牛》征稿通知

    59页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在太原市规模牧场的应用

    孔慧芳魏江斌李晓姣吴琳...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在太原市奶牛场的应用情况及其对产奶量的影响,本研究对2020年11月份太原市8个规模牧场的3188头DHI参测牛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泌乳牛的平均日单产为27.39kg、乳脂率为3.67%、乳蛋白率为3.59%、体细胞数为22.53万/mL、尿素氮为12.55mg/dL,均在正常指标范围内.但脂蛋比为1.03,略低于正常水平.平均泌乳天数比正常泌乳天数多32~52d,泌乳高峰日出现日期略晚于正常泌乳高峰日1~31d,牛群三胎及以上牛比例明显偏低.由此发现,参测牛场在饲料组成结构、繁殖管理和产后护理上均存在问题,应制定合理的养殖及繁殖计划.另外,太原市的DHI参测比例较低,应进一步增加对DHI的技术及资金支持,进一步提高参测比例,让更多牧场享受到数据分析带来的红利.

    DHI乳脂率脂蛋比平均泌乳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