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奶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奶牛
中国奶牛

杨秀文

半月刊

1004-4264

zgnn@dac.org.cn

010-62948051 62943084

100192

北京德胜门外清河南镇北京奶牛中心院内

中国奶牛/Journal China Dairy Cattl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国家农业部主管、中国奶业协会主办的中央级奶牛业综合性科技期刊、中国畜牧学类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的宗旨是:宣传贯彻党和政府关于发展奶牛业和乳品加工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深化改革,促进我国奶牛业产业化和奶牛科学的发展;研究探讨关于我国奶牛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管理现代问题等;普及奶牛业科技知识;交流企业管理经验,传播国内外奶牛科技信息。本刊主要面向全国各地农牧场、奶牛场、乳品厂和奶牛饲养户,面向各级农牧业、奶牛业、乳品加工工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以及大中专院校等。栏目有:奶业要闻、科学研究、饲料·饲养、繁殖·育种、奶牛保健、乳品加工、机械·设施、质量安全、养殖环境保护、世界奶业、地方奶业、奶农园地、信息·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DHI报告在内蒙古规模化牛场的应用分析

    丽丽张铁柱池慧慧乌云高娃...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DHI报告对内蒙古地区规模化牛场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量、日产奶量等的影响.收集了内蒙古地区某规模化牛场12个月的DHI数据记录和牛只档案.应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DHI理想参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场根据DHI报告及时改进饲养管理,取得了如下成绩:①自参测之日起一年内日产奶量从31kg增加至34.4kg,测定期间最高达到了37.1kg,305d奶量从9712kg增加至10244kg,测定期间最高达到了10502kg;②一、二、三胎次占比自第一次参测的42.4%、27.2%、30.4%、变化至35.98%、29.04%、34.98%,比参测之前更加接近于理想牛群结构;③高峰日在泌乳69~92d之间,高峰奶自43.7kg增加到48.0kg;④平均乳脂率为4.54%,平均乳蛋白率为3.55%,脂蛋比为1.28;⑤尿素氮值从17.4 mg/dL下降至12.0 mg/dL,测定期间的平均值为15.03 mg/dL;⑥测定月份平均体细胞数为16万/mL,所有测定月份体细胞数均低于20万/mL.

    DHI奶牛产奶量体细胞数乳成分

    全球全自动挤奶机器人领域专利权人分析

    赵慧敏丁芳周希梅李小明...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检索并分析了全自动挤奶机器人领域的专利权人.结果表明,全自动挤奶机器人全球主要专利权人依次为DELAVAL(利拉伐)、LELY(莱利)、GEA(基伊埃)、TECHNOLOGIES HOLDINGS,前三家企业市场均有产品,而TECHNOLOGIES HOLDINGS是位于美国的一家并购咨询集团.在近十年中,利拉伐的少量专利集中于奶衬和图像识别方面,莱利则集中于机械臂自动化和图像识别方面,基伊埃侧重于挤奶杯组及挤奶杯方面,TECHNOLOGIES HOLDINGS重视收购乳房定位、乳房定位清洗和挤奶单元相关的技术.中国的全自动挤奶机器人专利权人主要是安徽永牧机械集团、佛山南海佳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中国农科院等.其中,安徽永牧机械集团在挤奶杯组及挤奶杯方向申请专利较多,佛山市南海区佳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专利均已失效.在全自动挤奶机器人领域我国专利权人与国际重点专利权人申请专利数量和国际专利布局均差距较大.

    全自动挤奶机器人专利专利权人

    一种液态奶中乳过氧化物酶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吕涛孙志文刘龙飞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采用TMB法检测乳中的乳过氧化物酶,样品中的乳过氧化物酶与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发生氧化反应,形成蓝色产物,加酸终止反应后,变为黄色,在450nm下测定吸光度,样品中乳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与吸光度成正比,通过标准曲线定量.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30min内可完成样品制备与检测;灵敏度高,检测限为25U/L;准确率高,回收率为101.93%~106.78%;可同时检测大量样品,结果重复性好,可满足快速检测的需要.

    乳过氧化物酶快速检测巴氏杀菌乳

    后备奶牛营养与健康技术研究进展

    高铎李苏敏魏家琳刘帅...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备牛时期是奶牛养殖的关键阶段,后备牛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对于奶牛的一生都至关重要,优秀的后备奶牛培育离不开科学、专业的技术支撑.现代后备奶牛培育技术上开始不断呈现标准化以及科技化的特点,要牢牢抓住后备牛培育技术推广这一关键点,健全后备奶牛培育科技推广体系,推进后备奶牛的科学培育,充分发挥技术在提高后备奶牛培育水平和相关研究中的积极作用.本文回顾了后备奶牛营养与健康技术研究进展,重点回顾了后备奶牛健康评估与行为监测技术、现代组学技术、繁殖技术以及生理指标测定技术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对于后备奶牛的饲养、管理和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后备奶牛前沿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