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学通报
中国农学通报

石元春

旬刊

1000-6850

edit@agri.org.cn

010-59194705

100125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中国农学会期刊处

中国农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陇东塬区春季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评估

    张红妮李祥科张洪芬张天峰...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世界最大黄土塬面"董志塬"腹地的陇东塬区典型代表区域——庆阳市西峰区春季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利用1985-2020年春季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距平和冬小麦产量资料,分析了春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丰歉及利弊影响.结果表明,春季平均气温距平随年代增加呈极显著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1.04℃/10a,增温幅度远高于全球和全国平均水平;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呈波动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2.72 mm/10a;日照时数距平百分率呈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2.45 h/10a;冬小麦产量呈增加趋势,增加速率每10 a为470.14 kg/hm2.用气候产量的丰歉反映冬小麦关键生育期气候资源与其产量形成的匹配程度,36年来匹配较好的丰产年占58%,歉产年占42%;气象条件有利于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年份占53%,不利年份占47%.研究结果可以根据气候变化指导该地区作物布局及农业生产,趋利避害,对促进冬小麦提质增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春季气候变化特征冬小麦气候产量影响分析与评估

    1961-2019年湖北省一季稻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规律

    龚琳鑫杨晓亚刘春伟何亮...
    8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气候资源变化对湖北省一季稻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采用湖北省28个气象站点1961-2019年逐日地面气象资料及一季稻生育期资料,分析一季稻生育期内太阳总辐射、≥10℃有效积温和降水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利用逐级订正法计算一季稻光合、光温及气候生产潜力并进行时空变化规律分析,定量描述辐射、温度和降水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19年一季稻生育期间绝大部地区太阳辐射显著下降,≥10℃有效积温为显著上升趋势;太阳辐射和有效积温在湖北省内呈北高南低分布.降水量年际变化为不显著的上升趋势,全省仅西南地区为降水高值区.一季稻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均值分别为20134.63 kg/hm2、19434.79 kg/hm2和13523.16 kg/hm2;绝大部分地区光合与光温生产潜力都呈显著下降趋势,气候生产潜力为不显著下降趋势,三者的平均气候倾向率分别为-39.26 kg/(hm2 a)、-35.68 kg/(hm2·a)和-15.76 kg/(hm2 a).辐射资源下降导致全省一季稻气候生产潜力下降范围为-32.87~-104.51 kg/(hm2·a),少数站点受到热量和降水资源变化的负面影响,大部分站点受到不同程度的正面影响,综合气候资源影响为负效应.研究得出湖北省一季稻气候生产潜力下降主要是由辐射下降导致.

    湖北省一季稻太阳辐射积温气候生产潜力

    盐池县黄花菜始花期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及预报模型

    刘娟霞任迎萍吴海英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2012-2021年在盐池县收集的黄花菜生长周期观测数据以及同一时期盐池国家基本气象站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黄花菜初花期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黄花菜初花期与4月上旬—6月中旬的日照时长以及气温稳定超过11℃的累积温度有较强的相关性.利用这一发现,我们构建了 一个预测模型,并对2022-2023年的黄花菜初花期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值的偏差仅为1~2d.这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准确预测黄花菜的初花期,这对于满足当地特色产业的服务需求、促进县域旅游业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黄花菜始花期气象因子相关分析预测模型

    贵德地区梨树始花期预报模型研究

    钟存雷玉红魏鹏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贵德地区种植历史悠久软梨品种2007-2020年开花始期和同期气象要素数据,分析始花期与每旬平均气温、旬平均最高气温、旬平均最低气温、旬降水量和旬日照时数的相关性,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每年2月下旬—4月上旬每旬的梨树始花期预报模型.通过9月上旬—次年4月中旬期间每旬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与梨树开花始期距平日序做相关性计算,梨花开放的迟早受梨树越冬期不同时段的气象因子影响,后期气象因子影响大,前期气象因子影响相对较小;温度、日照因子影响大,降水因子影响较小.模型检验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差3d之内的有10a,预报正确率达86%,预测准确率高,拟合度好,该模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黄河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

    贵德地区梨树始花期预报模型

    气候变暖背景下陕西猕猴桃温度适宜度变化特征分析

    刘建辰屈振江黄俊芳张勇...
    103-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陕西猕猴桃温度适宜度的变化特征,为陕西猕猴桃产业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提升陕西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陕西猕猴桃全生育期温度适宜度函数,分析评价华县、眉县、城固3个代表县1961-2010年的猕猴桃温度适宜度,并利用RCPs排放情景下的气候变化预估数据对2016-2060年的陕西猕猴桃温度适宜度进行预估.研究表明:1961-2010年陕西猕猴桃温度适宜度呈2-3年缓慢波动变化趋势,1992年后猕猴桃温度适宜度呈升高的趋势;未来在中等和高排放情景下,陕西猕猴桃温度适宜度呈缓慢波动上升趋势,且高排放情景下猕猴桃温度适宜度的趋势强度要强于中等排放情景;中等和高排放情景下陕西猕猴桃温度适宜度分布较1961-2010年均有不同程度北移,除渭北东部地区猕猴桃温度适宜度升高较为明显外,关中和陕南的猕猴桃温度适宜度均有所下降,原有的适宜区范围缩小较为明显,且高排放情景下更为显著.未来陕西猕猴桃产业发展可考虑种植适度北移,同时考虑未来增温对猕猴桃产业造成的威胁,尤其是关中和陕南猕猴桃产区猕猴桃温度适宜度存在下降风险,高温热害对猕猴桃的威胁可能逐步上升.研究结果可为今后陕西猕猴桃产业的布局调整提供一定参考.

    气候变化猕猴桃温度适宜度预估

    保山烟区降水及其干旱风险性评价区划

    钟燕华景元书魏远李维韬...
    11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保山各县区2015-2020年11个烤烟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量和气温数据为基础资料,对云南保山烤烟生长发育过程中降雨风险指标及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构建干旱危险性评价模型,旨在为保山烤烟安全生产及风险防范策略制定提供依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和气候倾向率、趋势系数等相关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保山烟区降水和干旱风险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干旱危险性评价模型,借助GIS平台实现保山烟区的干旱灾害危险性评价区划.结果表明:洪涝高风险地区主要集中在保山西部的龙陵和腾冲地区,龙陵年降水量在1060~1865.6 mm,腾冲年降水量在804~1348.5 mm,均大于烤烟正常需水量的2倍,其中腾冲猴桥地区气候倾向率最大,通过了 0.01显著性检验,逐年上升趋势十分显著.烤烟旺长期干旱风险主要发生在保山中部和东部.施甸旧城和隆阳区附近的干旱风险最高,达到严重风险以上;保山中部和东部大部分地区干旱危险性风险都在中等风险以下,利于烤烟种植.本文研究阐明了保山烟区的水分气候条件对烤烟种植的重要影响,有利于保山地区烤烟优质生产及当地政府气象防灾减灾策略制定.

    保山烤烟降雨干旱风险性区划评价

    农药增效剂对5种杀虫剂物理性质的影响

    孙妍赵红盈石春玲李玉泉...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明确农药增效剂(主要成分为复合型改性植物油,复合型糖醇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对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烟碱·苦参碱、吡虫啉和灭幼脲5种杀虫剂物理性质的作用效果,以探究其增效机制.通过测定农药增效剂对以上5种杀虫剂的表面张力、接触角、扩展直径、最大持留量等物理指标的影响,来阐明其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农药增效剂和5种杀虫剂的混用在物理性质方面都表现出各不相同的改善.由此可见,农药增效剂对5种杀虫剂的物理性质作用效果明显具有增强药效的基本条件,对其杀虫效果的增效作用需进行进一步的生物测定来验证.

    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烟碱·苦参碱吡虫啉灭幼脲农药增效剂物理性质

    粮食储藏环境对储粮害虫影响的研究进展

    宋群韦柳利王增澔陈海鹏...
    127-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食的储藏环境影响储粮害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存活数量及种群动态,主要影响因子有温度、湿度、食料、气体等.为明确不同环境因子对储粮害虫发生发展的影响,综述了近年来不同储藏环境对储粮害虫影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储粮害虫对环境的要求因种而异,其生长发育、生殖潜能、生命力、季节性行为活动等会随着粮食储藏环境的改变而变化.近年来,利用环境因子调控储粮害虫危害的研究越来越多,多注重于通过温湿度和气体调控等方式来防控储粮害虫,以达到绿色储粮的目的.通过分析总结,展望了利用环境因子防治储粮害虫的发展前景,为未来害虫防治手段的选择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以及对技术设备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储粮害虫储粮环境绿色储粮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肺形侧耳和白星花金龟幼虫对11种林果枝条废弃物联合转化能力比较

    赵威赵传岳孔昊谢兴同...
    13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腐生型食用菌——肺形侧耳和腐食性昆虫——白星花金龟幼虫对11种林果木枝条废弃物的联合转化能力,首先利用肺形侧耳PL2菌株对不同林果木枝条进行生物转化,测定其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产量、子实体多糖含量以及子实体浸提液的抗氧化活性;之后采用白星花金龟幼虫对基于11种林果木枝条的肺形侧耳菌糠进行生物转化,并使用Hassan方法综合评价了肺形侧耳与白星花金龟幼虫对11种林果木枝条的联合转化效果.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林果木枝条对肺形侧耳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产量、子实体多糖含量以及子实体抗氧化活性均产生显著差异,在榉木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10.05mm/d),在金银花枝条中生物学效率最高(68.95%),在桃木中多糖含量最高(9.52%),在杨木中综合抗氧化性最强(OD 0.6409).进一步研究发现,肺形侧耳与白星花金龟幼虫对11种林果木枝条的联合转化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对金银花枝条的联合转化效果最优,1 kg金银花枝条可产生846.19 g肺形侧耳子实体,使白星花金龟幼虫虫体增重45.97 g,产生499.54 g虫砂.本研究结果表明,肺形侧耳与白星花金龟幼虫对林果木枝条废弃物的联合转化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为林果木枝条废弃物资源的生态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林果枝条肺形侧耳白星花金龟幼虫生物转化

    水蛭素的HPLC色谱分析条件优化研究

    黄伟邓斌王议娴陈康...
    14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水蛭素的HPLC最佳色谱分析条件,通过对比重组水蛭素的HPLC分析方法的洗脱条件、检测波长、色谱柱的分离效果,拟合水蛭素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方程,优选最佳水蛭素色谱分析条件.结果显示,ODSC18柱分析最佳条件为:采用梯度洗脱,流动相A和B洗脱程序:0~60 min,B:0%~100%,进样量20 μL,柱温35℃,流速为1 mL/min,波长205 nm;TSKgelG2000SW柱最佳分析条件为:流动相磷酸缓冲液(0.02 mol/L,pH 7.0),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05 nm,进样量20 μL.研究表明,水蛭素浓度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直线线性相关关系,采用TSKgelG2000SW色谱柱的分析效果优于ODSC18柱,可为动物活性多肽的分析提供依据.

    水蛭素液相色谱色谱柱色谱条件分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