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学通报
中国农学通报

石元春

旬刊

1000-6850

edit@agri.org.cn

010-59194705

100125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中国农学会期刊处

中国农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稻米品质研究进展

    孟嘉楠段海燕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简述了国内外稻米品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了稻米品质形成的遗传基础、调控分子机制以及优化稻米品质的策略,揭示了淀粉、蛋白质、脂质、香气及颜色相关基因与稻米品质之间的关联,阐述了基因编辑技术、分子标记辅助技术2种提升稻米品质的具体对策。指出稻米品质研究过程中面临的稻米品质与产量不平衡、稻米品质改良技术转化与推广难、育种过程中水稻存在地区适应性、育种成本高周期长以及消费者对改良稻米的接受程度等挑战,并从多方合作和资源共享、强化基础研究和创新技术、高效筛选和评价方法、考虑多样化需求以及推动产学研结合与技术转化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以期为优化水稻品质和培育高品质稻米品种提供理论参考。

    水稻稻米品质育种遗传基础分子机制

    氮硫配施对强筋小麦品质、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

    孙允超冀传允张新李海斌...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氮硫配施对强筋小麦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影响,以强筋小麦品种'洲元9369'为试验材料,设施纯氮150、300、450 kg/hm23个氮肥水平,纯硫20、40、60、80 kg/hm2 4个硫肥水平,研究氮硫配施对'洲元9369'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构成因素、部分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150~300 kg/hm2水平时,提高硫肥用量可增加'洲元9369'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施氮量在450 kg/hm2水平时,'洲元9369'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随硫肥用量增加而降低;施氮量在150~300 kg/hm2水平时,提高施硫量可增加籽粒蛋白含量,改善面粉的加工品质;施氮量在450 kg/hm2水平,施硫量小于40 kg/hm2时,籽粒蛋白含量随施硫量增加而增加,施硫量超过40 kg/hm2时,籽粒蛋白质含量开始下降。增施硫肥与氮肥均可提高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含量,相同氮肥水平下施硫增加了籽粒蛋白分子中硫氢键与二硫键的含量,相同硫肥水平下硫氢键与二硫键含量随施氮量先增后减。强筋小麦生产中,常年产量在8200 kg/hm2左右的地块,氮肥宜控制在150~300 kg/hm2水平,硫肥宜控制在60~80 kg/hm2水平,以获得较为理想小麦产量与品质。

    氮硫配施强筋小麦品质性状产量构成因素

    耕作方式和药剂处理对小麦产量和赤霉病发生的影响

    吴晓丽李朝苏刘淼李明...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明确不同耕作措施和药剂处理对小麦产量以及赤霉病防控效果的影响。2019-2022年,设置2种耕作方式(深旋+秸秆旋埋和免耕+秸秆覆盖)、3种药剂(对照、化学药剂和生防制剂)以及5个小麦品种,研究不同耕作和秸秆利用方式下,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药剂防治效果以及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2022年赤霉病发生较2020年重,主要与花后的降雨量有关;免耕+秸秆覆盖处理的产量较深旋+秸秆旋埋处理高11。76%~58。82%,主因是穗数较高,免耕+秸秆覆盖的土壤禾谷镰刀菌含量和病籽率明显低于旋耕处理,但病穗率和子囊壳数量显著高于深旋+秸秆旋埋处理;在赤霉病发生较轻年份,生防制剂防控效果最佳,其次是化学药剂处理,但在赤霉病发生偏重年份,化学药剂的防治效果略优于生防制剂;'绵麦902'产量高但易感染赤霉病,'川麦618'产量较高且赤霉病抗性好。总体来看,免耕秸秆覆盖产量高,选用抗性品种和合理运用药剂能够有效抑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耕作方式生防制剂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子囊壳

    苗期甘蓝型油菜对不同湿害环境的响应

    叶文伟米洛李飞霞刘然金...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筛选耐湿性较强的甘蓝型油菜品种,为四川及其他稻-油轮作模式地区推广优质、耐湿油菜品种提供依据。试验以川、渝、云主推的甘蓝型油菜品种'川油36'、'川油46'、'川油83'、'川早油1号'、'渝油35'和'春喜1402'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淹水培养3、5、7 d分别模拟不同湿害程度下的田间环境,研究苗期各油菜品种对不同湿害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综合湿害指数与发芽率和苗鲜重呈显著正相关,与主根长和株高相关性不显著;甘蓝型油菜苗期耐湿性表现为'川油83'>'渝油35'>'春喜1402'>'川油36'>'川早油1号'>'川油46'。综上,甘蓝型油菜苗期的耐湿性可通过发芽率和苗鲜重判定;甘蓝型油菜苗期综合湿害指数可直接用于评价其抵御湿害胁迫的能力;本试验筛选出苗期耐湿性较强的甘蓝型油菜品种为'川油83'。

    甘蓝型油菜耐湿性品种筛选综合湿害指数

    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对烤烟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积累的影响

    张阳夏冰蔡奇谢会雅...
    2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对烤烟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的调控效应,以'云烟87'为例,设计施肥模式、微生物菌剂的双因素试验,比较不同处理的烤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氮磷钾养分积累与分配及肥料利用效率差异,采用η2值分析施肥模式、微生物菌剂及其互作对烤烟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积累及肥料利用效率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可提高烤烟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积累量,提高氮、磷、钾肥干物质积累效率、利用效率和吸收效率,提高氮肥烟叶生产效率。施肥模式、微生物菌剂及其互作对干物质积累贡献率分别为41。90%、29。34%、28。76%,对氮积累贡献率分别为41。98%、27。49%、30。53%,对磷积累贡献率分别为34。63%、34。47%、30。90%,对钾积累贡献率分别为24。17%、32。95%、42。87%。南方多雨烟区,采用减少基肥比例和基肥穴施的减氮施肥模式,并配施微生物菌剂,可提高烟叶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及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稻茬烤烟早生快发。

    减氮施肥微生物菌剂烤烟干物质积累养分积累肥料利用效率

    硒对硼毒害下萝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袁伟玲陈卫芳刘志雄陈磊夫...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明确不同浓度硒和硼对萝卜幼苗生长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硒对硼毒害下萝卜幼苗生物量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旨在为减轻萝卜幼苗硼毒害提供技术支撑。以'雪单1号'萝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5个硒浓度(0、2。5、5、7。5、10μmol/L)和5个硼浓度(0、125、250、500、750 μmol/L),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硒和硼对萝卜幼苗生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取2个硼处理(250、500 μmol/L),通过叶面喷施清水和适量硒(5 μmol/L),研究适量硒对硼毒害下萝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萝卜幼苗鲜重随叶面喷施硒和硼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萝卜幼苗适宜的硒喷施浓度为5μmol/L、叶面喷施硼浓度为500 μmoUL时,萝卜幼苗出现中毒症状;与正常施硼(250 μmol/L)相比,硼毒害(500 μmoUL)显著降低了萝卜幼苗干物质重,增加了硼含量和硼累积量,降低萝卜幼苗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增加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叶面喷施适量硒(5 μmol/L),与无硒处理相比,硼毒害处理萝卜幼苗硼含量、硼累积量分别降低40。06%、37。36%,幼苗POD、CAT、APX抗氧化酶活性分别增加14。82%、17。45%、18。05%,非酶抗氧化物GSH、抗坏血酸(ASA)含量分别增加13。89%、5。88%,H2O2、MDA含量分别降低28。43%、20。45%。适量硒可以提高萝卜幼苗抗氧化作用,降低活性氧累积,减轻过量硼对萝卜幼苗产生的毒害,扩大植株对硼的适应范围。

    萝卜硼毒害抗氧化酶活性非酶抗氧化物含量

    不同管理措施和栽培基质对盆栽沙葱的影响

    严子柱姚泽姜生秀徐高兴...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沙葱人工栽培技术,按照多因子裂区试验设计进行播种和栽培试验,将不同配比沙土和黏土作为栽培基质装入陶制花盆,并将沙葱种子按处理与不处理进行分区,观测沙葱的出苗率和苗高。同时选定沙土和黏土配比为1:1的栽培基质为研究对象,将1年生沙葱苗移栽至陶制花盆,培育1年后进行松土、不松土及不同灌水处理试验,观测沙葱鲜生物量和株高。结果表明,种子处理对沙葱出苗影响很大,进行过处理的沙葱种子出苗率显著高于未处理过种子的出苗率(P<0。01);栽培基质对沙葱出苗率的影响较大(P<0。05),栽培基质为纯沙的种子出苗率显著高于沙土各半和纯黏土处理。松土和不松土管理对盆栽沙葱的鲜生物量影响极小,两者差异极不显著(P>0。01);灌水处理对沙葱株高生长影响较大,灌水量为600 mL/次的处理株高生长量大,但与灌水量为800 mL的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他处理差异均显著(P<0。05)。

    沙葱栽培基质种子松土灌水量

    国内南方设施塑料大棚内水培生菜生长模型研究

    朱怀卫何博翰郑泽华王广伦...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南方地区设施塑料大棚内水培生菜数字化生产管理措施,于2021年11月—2022年2月以'意大利生菜'为供试材料,在广东省农业气象试验站设施大棚内分批开展水培种植试验,测定大棚环境指标和生菜生长数据,分别以有效积温(EAT)和累积辐热积(TEP)2个农业气象指标构建模型预测水培生菜生长指标,使用试验采样数据对模型做检验。结果表明:(1)用EAT构建模型预测水培生菜叶片数、单株叶面积、叶片鲜重和叶片干重,预测值与实测值决定系数依次为0。911、0。963、0。948和0。934,均方根误差依次为3。194片、398。298 cm2、26。488 g和1。934g。(2)基于TEP构建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决定系数依次为 0。940、0。972、0。965 和0。956,均方根误差分别为 1。260 片、170。672 cm2、9。261 g和0。464 g。从总体上看,南方设施塑料大棚内构建水培生菜生长模型TEP模型优于EAT模型,TEP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精度更高。

    水培生菜塑料大棚累积辐热积有效积温模型

    2种砧木对'优瑞卡'蓝莓果实品质及矿质营养的影响

    余冉郭佩佩伍双双朱心怡...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明确不同砧木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兔眼蓝莓'精华'和'巴尔德温'高接换种南高丛蓝莓'优瑞卡'的果实品质性状、光合特性及矿质营养变化,测定单果鲜重等7个果实品质性状并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利用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光合参数,应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果实和叶片矿质元素P、K、Ca、Mg、Fe、Mn、B、Zn和Cu含量。结果表明,'精华'砧'优瑞卡'果实的花青苷和维生素C含量均居最高,其果实综合品质为良,'巴尔德温'砧'优瑞卡'及其自根植株果实综合品质均为中。'精华'砧'优瑞卡'的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均显著低于自根植株,而2种砧木嫁接的'优瑞卡'与自根植株的胞间CO2浓度(Ci)并无显著性差异,且Pn仅与Gs呈极显著正相关,推测'精华'砧'优瑞卡'Pn值相对较低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的。2个砧木嫁接的'优瑞卡'及其自根植株叶片Ca和Mn、'精华'和'巴尔德温'砧嫁接的'优瑞卡'叶片Mg以及'精华'砧'优瑞卡'叶片B和Cu含量均居于低量水平,其他均居于适量或高量范围。研究认为,'精华'砧显著提高了'优瑞卡'果实品质,但引起Pn值显著降低;'精华'和'巴尔德温'砧均降低了'优瑞卡'叶片Mg含量,'精华'砧还降低了'优瑞卡'叶片B和Cu含量。在'优瑞卡'蓝莓生产中除注意增施Ca和Mn肥外,对2种砧木嫁接的'优瑞卡'还需增施Mg肥,对'精华'砧'优瑞卡'还需增施B和Cu肥。

    砧木'优瑞卡'蓝莓果实品质光合特性矿质营养

    非转基因番木瓜新品种比较试验

    吴夏明林伟杨敏周陈平...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筛选到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宜在广东及相近气候产区大面积推广的非转基因番木瓜新品种。以非转基因番木瓜新品种'紫晖'、'黄花佑'、'贮丰'和'泰国红'为对象,调查其两性株组培苗种植后的物候期、植株生长势、结果特性、果实商品性、果实品质、丰产性及抗性表现,并进行比较分析。参试品种生长势旺盛,综合农艺性状在各试点表现稳定,其中'紫晖'与'黄花佑'番木瓜具有结果部位低、花序主轴长度中等、节位坐果率高、丰产稳产、果实一致性好、果面光滑、色泽度好等优点;'贮丰'具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丰产稳产、耐贮藏等优点;'紫晖'、'黄花佑'和'贮丰'3个品种品质均表现优良。'黄花佑'与'贮丰'番木瓜适宜鲜食,'紫晖'既可以作鲜食也可以作加工型非转基因优质高产型新品种,以上3个品种均适宜在广东及相近气候产区推广种植。

    番木瓜非转基因新品种产量品质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