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广东省种植业的碳排放特征及其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预测2022-2060年种植业碳排放趋势,为广东省制定农业减排增汇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农业物质投入和农田土壤利用两大类碳源,采用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碳排放系数法,测算广东省1990-2021年种植业碳排放量、碳汇量、净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净碳排放强度,分析其动态演变趋势,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种植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并利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2022-2060年广东省种植业碳排放量、净碳排放量.结果表明:(1)1990-2021年广东省种植业碳排放量、净碳排放量总体均呈波动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分别为25.23%、30.58%,排放构成方面,农田土壤利用碳排放量占比为63.94%~79.69%,农业物质投入碳排放量占比为20.31%~36.06%,化肥、农药、农膜是农业物质投入碳排放的前三来源,水稻、蔬菜种植是主要的农田土壤利用碳排放源;(2)1990-2021年广东省种植业碳汇量在波动中下降,下降幅度为22.23%,碳汇主要来源于稻谷、甘蔗和蔬菜,三者碳汇量占比为87.23%~94.03%;(3)1990-2021年广东省以农业产值为单位的碳排放强度、净碳排放强度均显著下降,下降幅度分别达93.20%、93.69%;(4)广东省种植业碳排放、净碳排放与农业经济的脱钩状态以强脱钩和弱脱钩为主,农业经济增长与种植业碳排放的协调状态较好;(5)以1991-2021、2001-2021、2011-2021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预测,均发现广东省种植业碳排放量、净碳排放量在2022年后呈持续降低趋势,但降低幅度有所不同,以2011-2021年数据为样本的预测值最小、降低幅度最大.基于此,提出持续实施化肥、农药、农膜减量增效措施,优化稻田管理,强化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科技支撑等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