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学通报
中国农学通报

石元春

旬刊

1000-6850

edit@agri.org.cn

010-59194705

100125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中国农学会期刊处

中国农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粤西地区水稻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何国和陈海斌杜建军张伟丽...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稻生产过程中化肥施用过量、养分吸收利用率低和面源污染风险高等问题,通过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植株养分吸收量、肥料偏生产力、土壤养分平衡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提出稳产条件下适宜的化肥施用量以及有机无机肥配比措施,以期为水稻化肥减量增效与土壤培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于2021年在粤西地区早稻生长季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当地4种优化施肥方式:优化施肥处理(OPT)、增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处理1(OM1)、增施有机肥处+化肥减量处理2(OM2)、增施有机肥处+化肥减量处理3(OM3)对水稻产量、肥料偏生产力以及养分平衡的影响,从生产目标、环境效应和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下水稻籽粒产量和谷杆比分别在5667~5967 kg/hm2和1.09~1.31之间,氮肥、磷肥、钾肥偏生产力分别在30.4~47.2、96.0~122.1、47.2~105.9 kg/kg之间;农田氮素、磷素、钾素表观平衡在54.2~115.3、17.1~29.8、1.2~67.0kg/hm2之间.4种施肥措施氮素、磷素和钾素平衡均处于盈余状态.在增施有机肥的处理中,随着化肥施用量的降低,水稻籽粒产量、谷杆比、氮肥、磷肥、钾肥偏生产力、磷素吸收率、钾素吸收率逐渐增加,氮素、磷素、钾素表观平衡逐渐降低.各有机肥替代处理秸秆钾素含量、钾肥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OPT处理(P<0.05).与农户常规施肥措施相比,优化施肥和增施有机肥措施均可以起到稳产效果,并且谷杆比、籽粒和秸秆含磷量、含钾量均较农户常规施肥措施提高.结合谷杆比、磷、钾肥偏生产力考虑,OM3处理效果最好;从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吸收率、土壤中氮素表观盈余率和产投比考虑OPT处理效果最好.

    水稻化肥减量有机肥无机肥配施产量养分利用

    不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和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丁豪高海涛毕香君李升东...
    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不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光合特性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冬小麦产量提供理论依据.以'济麦44'为试验材料,于2018-2019年和2019-2020年在潍坊市农业科学院昌邑试验农场和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岳洋专业合作社进行,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了 4种播种方式:冬小麦精播半精播(PS)、冬小麦宽幅精播(WPS)、冬小麦苗带少耕播种(LTS)和冬小麦耙压一体单粒匀播(SUS).分别于小麦苗期、返青期、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测定不同播种方式下冬小麦分蘖成穗率、叶片SPAD值、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有效光强辐射以及产量,并分析不同播种方式下,冬小麦种群结构和生理特性之间的差异.试验表明,2年2点SUS平均分蘖成穗率相较于PS、WPS和LTS分别提高了 14.94%、29.37%和15.03%;旗叶叶绿素含量于扬花期和灌浆中期分别提高了 7.54%、7.06%、5.79%和8.30%、8.15%、5.50%;叶面积指数于扬花期分别提高了 13.8%、8.88%和6.32%;旗叶净光合速率于扬花期分别提高了 13.15%、11.50%和12.23%;冠层光合有效辐射量于扬花期分别提高了 17.10%、18.96%和10.73%;产量方面,SUS相较于其他3种播种方式,2年2点穗数、千粒重和产量分别增加了 5.17%~8.93%、5.33%~9.52%和6.11%~14.86%.综合来看,SUS相较于PS、WPS和LTS可显著提升小麦的分蘖成穗率和旗叶光合特性,并最终通过穗数和千粒重的增加,实现了籽粒产量的增加.冬小麦耙压一体单粒匀播方式(SUS)可显著改善冬小麦的光合能力,增加冠层截获的有效光辐射量,是实现冬小麦高产较合理的播种模式.

    冬小麦播种方式耙压一体单粒匀播光合特性产量

    弱筋小麦新品种'宁麦36'的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

    姚金保杨学明张鹏范祥云...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了解'宁麦36'的生产特性和应用价值,采用2019-2022年江苏省农科院科企淮南小麦联合体中间试验和2021-2022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基地进行的品质试验资料为依据,以'扬麦20'作为对照,对'宁麦36'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以及与弱筋小麦密切相关的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年度产量试验中,'宁麦36'的平均产量较对照'扬麦20'分别增产4.02%、5.60%和5.99%,均达极显著水平.'宁麦36'的高稳系数(HSC)和适应度均明显高于对照'扬麦20'.2020年区试混样'宁麦36'的各项品质指标均符合GB/T17893-1999和GB/T17320-1998弱筋小麦标准.'宁麦36'的4种溶剂保持力(SRC)均低于弱筋对照品种'扬麦20',饼干直径较'扬麦20'大0.91 cm.'宁麦36'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弱筋品质优,在江苏淮南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弱筋小麦'宁麦36'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品质性状

    播期播量氮肥三因子对'渭麦9号'群体结构和籽粒品质的影响

    李倩张养利闫苗苗郝双奎...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栽培措施对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渭麦9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开展播期、播量、氮肥三因素试验.于2021-2022年在田间采取裂区和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施氮量分别为210 kg/hm2(A1)、105 kg/hm2(A2)、不施肥(A3),播期分别为10月2日(B1)、10月18日(B2)、10月27日(B3),播量分别为180×104苗/hm2(C1)、270×104苗/hm2(C2)、360×104苗/hm2(C3).结果表明:氮肥施入量对产量影响不显著,播期和播量对产量影响显著.'渭麦9号'在10月18日,270×104苗/hm2和360×104苗/hm2均可以达到合理的群体结构,从而达到高产水平.以氮肥用量105kg/hm2、播期10月18日、播量360×104苗/hm2时,产量最高.相同施肥和播量水平下,以10月2日的品质最佳,除最大拉伸阻力外均达到(中)强筋小麦标准.本次试验结果表明,适期播种可以达到'渭麦9号'的最高产量,适期早播可以提高其品质性状.

    播期播量氮肥小麦产量品质

    甘蓝型油菜高亚麻酸CMS的快速选育方法及效果研究

    张耀文董育红关周博韦世豪...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加速甘蓝型油菜高亚麻酸杂交育种进程.以高亚麻酸油菜种质为试验材料,采用快速选育方法进行油菜高亚麻酸CMS及保持系的选育.结果表明:选育周期从5~6年缩短为4年,亚麻酸含量由11.85%提升至16.96%,含油量由45.0%提升至48.8%,单株亚麻酸产出量由0.98 g提升至1.53 g.与原CMS(陕6A)相比,"YM-1A"的含油量、单株产量、亚麻酸含量、异交结实系数、单株亚麻酸产量分别提高8.45%、4.49%、59.43%、12.8%、80.65%;而自交结实系数降低56.86%.因不育性、农艺、品质等性状显著提高,YM-1A在甘蓝型油菜高亚麻酸杂交育种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甘蓝型油菜高亚麻酸CMS快速选育选育效果

    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山东省棉花产量预报

    侯梦媛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棉花是山东省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开展棉花产量预报对山东省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山东省1990-2020年棉花产量资料及同期山东省17个气象站的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通过膨化处理及相关分析确定影响山东省棉花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建立以候为时间步长的山东省棉花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将全省划分为4个区域,利用模型对全省及各区域1990-2016年棉花产量进行回代检验,对2017-2020年棉花产量进行试报.结果表明,模型回代检验全省平均准确率为94.1%,各区域检验准确率在87.3%~94.1%之间;预报准确率全省平均为95.1%,鲁南、鲁中、鲁西北、鲁东地区预报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2.1%、91.5%、91.5%、90.9%.研究结果为山东省棉花产量的定量、动态、精细化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气象因子因子膨化气象产量动态预报

    'YY021'烘烤特性及其杂种优势

    孙计平王亚乐李丽华李雪君...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烤烟杂交种'YY021'的烘烤特性及杂种优势,以'YY021'及其母本'MSY106'、父本'LY1306'为研究对象,采用暗箱试验研究上部烟、中部烟和下部烟的变黄、变褐特性;采用电烤箱试验,研究中部烟烘烤过程中烟叶的失水特性、叶绿素降解特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评价'YY021'易烤性和耐烤性及其杂种优势.结果表明,上、中、下部位叶片变黄速率均表现为'YY021'>'LY1306'>'MSY106',下部和中部烟叶变褐速率表现为'LY1306'>'MSY106'>'YY021',上部烟叶变褐速率表现为'LY1306'>'YY021'>'MSY106'.'YY021'及其父母本变黄指数和变褐指数均随着叶片部位升高而减小.中部烟叶失水均衡性表现为'LY1306'显著高于'MSY106','YY021'介于父母本中间,有中亲优势.'YY021'中部烟叶绿素降解速率与父母本差异不显著,无杂种优势.中部烟PPO活性均值表现为'MSY106'>'YY021'>'LY1306',品种间差异显著,'YY021'有中亲优势.综合上述各指标并参考生产实际表现,'YY021'中部烟叶易烤性和耐烤性中等,有中亲优势,无超亲优势.

    'YY021'烤烟烘烤特性易烤性耐烤性杂种优势

    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和菌肥对番茄产量及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郑剑超李明董飞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不同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和菌肥对设施番茄产量及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为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和菌肥的可行性和设施番茄种植中减肥增效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置6个处理,CK:空白对照(不施肥);CF:单施化肥;RF1:化肥减施20%配施有机肥20%;RF2:化肥减施40%配施有机肥40%;RFM1:化肥减施20%配施有机肥20%+菌肥;RFM2:化肥减施40%配施有机肥40%+菌肥.结果表明: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和菌肥番茄根际土壤细菌数量提高了 53.05%~134.15%,放线菌数量提高13.94%~26.55%,真菌数量降低了 20.32%~37.92%,并随有机肥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化肥减量增加菌肥能有效提高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真菌的值.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和菌剂提高了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且随有机肥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减施化肥处理对应增加菌肥处理显著减少了番茄有机酸含量,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Vc和番茄红素含量.RF1、RF2、RFM1和RFM2产量较CF增产4.40%、-6.55%、8.13%和0.81%.单株结果数、单果重和产量以RFM1较高.综上所述,化肥减量增加有机肥和菌肥能改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数量,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和酶活性,促进植株生长发育,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结构、酶活性、产量、品质的综合考虑,设施番茄栽培减少20%的化肥用量配施有机肥和菌肥更适宜.

    番茄化肥减量有机肥替代土壤微生物酶活性

    不同磷水平设施菜田上结球生菜的适宜施磷量推荐研究

    刘瑜闫实赵凯丽于跃跃...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结球生菜为试材,采用小区试验对比的方法,研究了高中低3种磷水平设施菜田上,不同施磷量对产量、品质、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磷素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磷菜田上,施磷量(P2O5)为36.54 kg/hm2时结球生菜产量最高;中磷菜田上施磷量(P2O5)54.91 kg/hm2时结球生菜产量最高,硝酸盐含量较低,维生素C含量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低磷菜田上施磷量(P2O5)91.35 kg/hm2时结球生菜产量最高,硝酸盐含量降低.土壤磷含量和施磷量增加,均会造成磷肥农学效率降低.因此,高磷菜田上不施磷肥或少施磷肥,中磷菜田配施中水平磷肥,低磷菜田配施高水平磷肥是提高结球生菜产量、品质和磷肥农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设施菜田结球生菜产量品质

    海藻酸肥对草莓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范珊珊陈娟吴长春王睿...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适用于京郊草莓生产的海藻酸肥,以'红颜'草莓为供试材料,选择市场关注度较高的4种海藻酸肥产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海藻酸肥对草莓生长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海藻酸肥处理均可促进草莓植株的生长,以海藻精海藻酸肥处理(T2)的株高和叶柄长效果最好,与清水对照处理(CK)相比,128号棚株高显著增长32.0%,234号棚叶柄长显著增长25.71%.海藻酸肥可以通过提高果个数提高草莓产量,与CK处理相比,128号棚T2处理产量显著增加18.47%,234号棚T3处理显著增加23.36%,各海藻酸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海藻酸肥可以提高草莓果实品质,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和硝酸盐含量.研究认为,海藻酸肥可以促进草莓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并以T2处理施肥效果最佳.

    草莓海藻酸肥生长性状产量果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