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李小云

季刊

1009-508X

skxb@cau.edu.cn

010-62736933 62732074

100083

北京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一本以社会科学研究为主题的学术季刊。该刊立足于人文、社会学科的学术探索,在学术上以求实、求新为准则,倡导探索求索,欢迎学术争鸣。该刊在农业大命题下,专设三农论坛、农业经济研究、农业社会调查、农村社会研究等栏目,并滚动性开设经济理论与应用、企业经济、管理科学、法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教育研究等栏目。欢迎社会各界研究者、探索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家政权建设进程中乡镇政府负担的生成逻辑——基于中部地区石镇的案例研究

    李尧磊栗伊萱
    125-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厘清乡镇政府负担的生成机制是实现基层有效治理的关键,但现有研究对乡镇政府负担问题背后的生成逻辑关注不足.本文基于国家政权建设理论,采用"国家—乡镇政府—基层群众"三维分析思路尝试阐释这一问题.以H省Y市石镇为例,国家通过多中心工作模式形塑与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两条路径显著提高了对乡镇政府的监控强度,保障了国家意志与基层群众诉求的有效实现.同时,也由于内嵌其中的"功能强化"与"治权弱化"内在张力的加剧,导致乡镇政府负担加重这一非预期后果.乡镇政府负担加重,其背后是国家政权建设对国家、乡镇政府与基层群众三者之间利益关系进行的新一轮深度调整.这一调整遵循国家利益与基层利益优先的基本原则,其结果是在国家与基层群众的双重监控压力之下,乡镇政府的弱势地位更加凸显,乡镇政府的正当利益不断流失,未来的基层体制改革需要正视这一问题以求相应的解决之道.

    国家政权建设乡镇政府负担多中心工作模式12345政府服务热线

    农业社会学的美国传统

    熊春文
    146-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农业转型道路,形成了农业社会学的国别传统.在美国农业社会学的源头,教会、政府和大学是三种重要的影响力量.本组专题的三篇论文从历史的角度对形塑美国农业社会学品格的三种因素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概括了美国农业社会学的突出特点,即综合性、学科交叉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式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入研究他国的农业社会学传统,有助于我国农业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能力提升.

    农业社会学国别传统学科发展

    乡土重建:美国早期农业农村社会学中的教会传统

    傅春晖
    152-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步时代"的美国农村正在经历一场总体性的危机,美国早期的农业农村社会学也是在这个时候兴起的.不同于城市的"拥堵",乡村问题的前提条件是"孤立".当时对乡村问题的研究大致分为两个流派,即"乡村主义"和"乡镇主义",乡村主义认为乡村是一个自足的社会系统,而乡镇主义认为乡村和城市在本质上是一体的,两者之间通过市镇和接近于县城的小城市联结.与此同时,乡村教会也遇到了特定的危机,此时的乡村教会已经不能满足于抚慰人们心灵的传统功能,必须发展出新的形式和功能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牧师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牧师就是一个扎根在乡村中的社会学者,他需要调查社区需求、激励产业发展、维护共同体利益.而"社区制图"则是一种"认定乡村社会"的社会学方法,致力于从社会组织方面画出乡村区域的图形,并寻求何为这个区域团结的主要因素.通过基督教乡村运动,早期美国农业农村社会学的思想也传播到了中国,燕京、金陵、齐鲁等教会大学都积极投身于农业推广和社区改造,并且结合中国本土特点,发展出了一些适合中国社会的本土化理论和方法.

    农业社会学教会社区制图

    政府机构与美国早期农业农村社会学的兴起

    马学军
    167-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农村社会学是美国社会学中较早兴起的分支学科,其兴起过程离不开政府机构的支持.本文考察了美国内战时期农业部的成立及其科学化风格,进步主义时期"乡村生活委员会"与农业农村社会学的诞生,以及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农场人口和农村生活处"的专业化领导与知识生产,分析了美国政府机构对早期农业农村社会学兴起的重要意义.研究指出,美国政府在内战时期开始干预农业农村事务,初期形成了科学化和专业化的施政风格,由专家学者担任部门机构负责人,此后广泛与各院校开展合作协议,培养农业农村社会学的师资力量,拓展农业农村社会学的研究主题,开展农业农村的服务活动,不仅促进了早期农业农村社会学的发展,也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数据.

    政府机构农业农村社会学科学化专业化

    赠地大学与美国农业社会学的发展

    谢彤华
    184-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农村社会学的学科基础建立在赠地大学体系之上,而农业社会学的诞生与发展又深嵌于农村社会学的学科脉络中.本文以赠地大学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学科发展史,重新审视美国农业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赠地大学早期的农业公共实践催生了农村社会学,但农村社会学却由于制度上对赠地大学的依附,逐渐偏离了公共性初衷.为了应对学科危机,农业社会学于20 世纪70 年代末应运而生,以"社会学的想象"重新勾连起现实问题与知识生产.可见,"公共性"是农村社会学以及农业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关键动力之一.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本文认为,以新姿态重返农村社区,找回公共意识,将成为美国农业社会学发展的潜在出路.而中国农业社会学的学科建设也应借鉴这一学术脉络,展开一场有机公共社会学的探索实践.

    赠地大学农业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公共性有机公共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