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

夏国良

双月刊

1009-508X

010-62732619

100193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路2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是教育部主管、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本刊主要刊登生物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农业机械工程、信息与电气工程、水利与土木工程及农业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和研究快报等。读者对象为国内外高等院校师生、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及管理干部。欢迎有关单位及有关学科的科研人员、教师及研究生订阅。 本刊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其他多家数据库和文摘杂志收录。本刊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在全国农业科技期刊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在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的“农业综合类核心期刊”中位居第三;本刊2006年入选教育部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杀菌剂'Cabrio'和'Opera'对夏玉米穗粒数的调控效应

    顾双呈王媛媛张萍黄收兵...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阐明植物杀菌剂'Cabrio'和'Opera'对玉米的增产机理,2011-2015年采用植物杀菌剂对低密度(67 500和75 000株/hm2)和高密度(90 000株/hm2)种植的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9叶期喷施植物杀菌剂在不同密度下均能提高玉米产量,且高密度下增产8.83%,效果更显著.PCA主成分分析表明,增产幅度与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显著相关,但主要取决于稳粒数.穗粒数的增加主要与籽粒败育减少和结实率的提高显著相关.结合受精结实数据分析,喷施杀菌剂后,低密度和高密度处理的玉米粒败育率分别降低30.20%和36.60%.籽粒败育率的降低与Pn的提高和干物质的积累有关.进一步分析发现,低密度玉米植株棒三叶(穗位叶、穗上叶和穗下叶)吐丝期Pn平均增加49.10%,高密度灌浆中期的Pn平均增加43.49%.喷施杀菌剂后,V6(6叶期)-R1(吐丝期)干重增量与穗粒数的相关性(r=0.669**)高于清水处理(r=0.517*),均呈显著正相关.综上,玉米9叶期喷施杀菌剂可以增强玉米花后光合能力,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促进物质向籽粒中转运,减少籽粒败育,从而显著地提高结实率和穗粒数.同时,有利于延缓植株后期衰老,提高粒重.

    玉米杀菌剂穗粒数粒重产量

    河北省水资源变化及可持续性评估

    李腾刘晴隋鹏
    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河北省水资源的变化趋势及可持续性,通过梳理2004-2018年河北省水资源动态变化,根据水资源供需现状,引入水资源生态足迹及承载力模型,分析多年水资源盈亏状况.结果 表明,相较2004-2011年,虽然2012-2018年水资源总量平均值变化不大,但年际间的波动增强,变异系数增加;在用水结构方面,用水总量稳中有降,农业用水比例虽然逐年降低,但所占比例仍然很大,2004-2018年造成618.28亿m3的总水资源亏缺量;从供水结构的角度,地表水供水的比例逐年增大,但仍以地下水供水为主,导致地下水埋深持续增加;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显示,河北省多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呈下降趋势,承载力呈缓慢上升趋势.总体来看,河北省用水压力依然很大,但正向好的趋势发展.科学有效的节水方式是促进水资源持续向好发展的保障,采用多种节水措施并行,加快构建新的用水结构,尽早达到水资源采补新平衡.

    水资源农业用水水资源赤字节水用水结构

    远红光辐照对盐旱胁迫下水稻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朱梅栗昕羽张天彤陈雷...
    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盐旱胁迫下,远红光不同间断辐照次数及单次辐照时长对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水稻为试验对象,以聚乙二醇(PEG)和氯化钠(NaCl)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和盐胁迫,试验研究远红光补光条件下水稻生长发育的干旱界限值与盐害界限值;基于界限值设置盐旱交叉胁迫试验,以无远红光辐照为对照组,分别设计远红光间断辐照1~4次试验组及单次辐照时长5、10、15、20 min试验组,测算水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根长、株高、茎粗、干物质量与叶绿素质量分数,比较远红光辐照对盐旱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 表明:PEG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的干旱界限值质量分数为18%,NaC1溶液模拟盐胁迫的盐害界限值浓度为0.05 mol/L.干旱、盐害界限值条件下,随着远红光间断辐照次数增加,水稻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增长了9.1%、10.5%和25.7%,根长、株高、茎粗分别增长了29.2%、7.2%和8.9%,干物质量与叶绿素质量分数分别增长了50.6%和85.8%.延长单次辐照时长,水稻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增长了10.2%、10.5%和34.3%,根长、株高、茎粗分别增长了91.6%、14.4%和7.8%,干物质量与叶绿素质量分数分别增长了48.8%与68.1%.增加远红光间断辐照次数及单次辐照时长可显著促进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

    水稻盐旱胁迫远红光LED光源

    NtCPS2基因对顺-冷杉醇与赤霉素合成代谢途径的影响

    贺凌霄何雷李洪臣李芳芳...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顺-冷杉醇合成基因NtCPS2对萜类代谢途径的影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 9编辑烟草顺-冷杉醇合成基因NtCPS2,并筛选出纯合突变植株,命名为'8306'编辑系;比较'8306'编辑系(T2-26、T2-45、T2-48)与野生型(WT)在顺-冷杉醇、赤霉素含量及合成关键基因的生物信息学方面的差异.结果 表明:'8306'编辑系(T2-26、T2-45、T2-48)顺-冷杉醇含量平均减少86.20%,赤霉素含量平均增加27.05%;顺-冷杉醇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表达量显著减小,赤霉素合成途径中正调控关键基因GA20ox表达量显著增加,负调控关键基因GA2ox表达量显著减小,并且GGPP(栊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的关键基因DXR表达量增加.NtCPS2基因不仅影响赖百当类二萜代谢途径,有效降低顺-冷杉醇的含量,并且影响赤霉素萜类代谢,增加赤霉素的含量.

    烟草'8306'编辑系NtCPS2冷杉醇赤霉素

    棘孢木霉菌剂对黄瓜生理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

    廉华马光恕李梅张帆...
    4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黄瓜生理特性,保证其高产栽培,利用苗期和成株期盆栽试验,以无菌水为对照,分别施入103、104、105、106和107 cfu/g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菌剂,测定不同菌剂施用量后的黄瓜幼苗形态建成、生理指标、质量和产量性状.结果 表明:棘孢木霉菌剂不同施用量均能有效提高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全株鲜重、全株干重、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其中106 cfu/g棘孢木霉菌剂处理对黄瓜幼苗形态建成和物质积累的促进效果最好;棘孢木霉菌剂不同施用量均能改善黄瓜幼苗的生理特性,其中106 cfu/g棘孢木霉菌剂处理对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态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促进效果最好;同时,棘孢木霉菌剂不同施用量均能促进黄瓜品质和产量形成,其中106 cfu/g棘孢木霉菌剂处理对黄瓜品质和产量促进效果最好,黄瓜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产量分别比CK提高了78.43%、31.55%、38.47%、8.63%和26.20%.综上,棘孢木霉菌剂通过改善黄瓜幼苗生理特性,促进幼苗生长,提高了黄瓜产量和品质性状,以106 cfu/g棘孢木霉菌剂应用效果最好,研究成果可为木霉菌剂的开发利用和黄瓜的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黄瓜棘孢木霉菌剂形态建成生理指标产质量

    猪活动区域多孔介质模型及其阻力系数的CFD模拟

    刘德钊辛宜聪荣莉王朝元...
    5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尝试将躺卧姿势下的猪体简化成不同几何形状以求取其阻力系数,并分析它们的差异性.本研究采用校核过的CFD模型,模拟探究了简化猪模型、半椭球模型、椭球模型和半圆柱模型4种不同躺卧猪模型对猪群区域在X、Y和Z3个垂直方向上阻力系数的影响,分析了4种模型对猪栏内气流以及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 表明,椭球模型的惯性阻力系数相比半椭球模型与半圆柱模型更加接近简化猪模型,其在X、Z和Y方向上的惯性阻力系数与简化猪模型之间的相对误差分别为-4.0%、-12.2%和14.7%,并且气流与压力分布基本一致.因此,采用椭球模型代替简化猪模型进行建模计算不仅能保证准确度还能有效提高计算效率.

    躺卧猪模型多孔介质模型阻力系数计算流体力学

    长期饲喂柑橘提取物对肥育猪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以及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崔艺燕田志梅鲁慧杰邓盾...
    6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研究长期饲喂柑橘提取物对肥育猪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游离氨基酸的影响.选取108头56日龄19.73士0.39 kg杜×长×大猪,公母各半,设置3组.空白组为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上添加75 g/t金霉素,柑橘提取物组在基础饲粮上添加柑橘提取物(56~112 d添加250 mL/t,113~194 d添加200 mL/t).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生化指标和丙二醛、总抗氧化能力等抗氧化指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白介素和免疫球蛋白等免疫指标.结果 表明:1)与空白组相比,柑橘提取物组和抗生素组血浆尿素氮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19.66%和15.53%(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柑橘提取物有降低总胆固醇含量的趋势(0.05≤P<0.10).2)与空白组相比,柑橘提取物显著提高了血浆的总抗氧化能力(P<0.05).3)与空白组相比,抗生素和柑橘提取物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的浓度分别显著提高了13.17%和15.50%(P<0.05),抗生素组显著降低了IgM的浓度(P<0.05).4)与空白组和抗生素组相比,柑橘提取物组显著提高血浆亮氨酸浓度(P<0.05),有提高脯氨酸浓度的趋势(0.05≤P<0.10);与空白组相比,柑橘提取物显著提高了天冬酰胺、谷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P<0.05),与抗生素组的功效相似.综上,长期饲喂柑橘提取物降低了肥育猪血浆尿素氮含量,提高了血液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游离氨基酸水平.

    柑橘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免疫能力游离氨基酸

    驴肉在低温成熟过程中理化特性及抗氧化性能的变化规律

    张心壮林靖凯刘宇芒来...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驴内在低温成熟过程中理化特性及抗氧化性能的变化规律,选择10头育肥德州公驴,屠宰后取背最长肌,在0~4℃低温环境下熟化72 h,分别在0、1、6、24、48和72 h测定驴肉理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结果 表明,驴肉pH在72 h内低温成熟期间发生极显著变化(P<0.0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显著的一次线性下降(PL<0.001),24 h显著低于1和6h,24 h以后差异不显著;驴肉L*值在72 h低温成熟期间有显著差异(P<0.001),且随着排酸时间呈现一次线性增加的显著性变化(PL<0.001),a*值在低温成熟期间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曲线变化规律(PQ<0.001),a*值在6h时达到最大值,b*值在低温成熟期间差异不显著(P=0.141);驴肉TVB-N和AV值在72h低温成熟期间没有显著变化(P=0.880,P=0.857),符合国家新鲜肉标准;驴肉PV值随着低温成熟时间延长呈现一次线性增加(PL<0.001),24h显著高于0和1h,TBARS含量在低温成熟期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788),-SH含量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曲线变化(PQ =0.024),T-AOC、SOD、CAT和GSH-Px呈现相同的一次线性降低的变化规律(PL<0.05),48 h后出现显著降低(P<0.05).综上,驴内在72 h低温成熟过程中pH和肉色发生改变,抗氧化性能降低,需要在肉色稳定性以及提高驴肉抗氧化性能方面进一步研究.

    驴肉低温成熟理化特性抗氧化性能

    功能性非编码RNA调控反刍家畜乳脂代谢的研究进展

    母童虎红红冯小芳顾亚玲...
    8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脂既是影响鲜奶质量的关键因素,又是奶牛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为探索乳脂形成规律及其调控的理论和途径,收集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阐述功能性非编码RNA对反刍家畜乳脂代谢的表观遗传学调控.结果 表明:1)乳脂合成过程中PPARγ是至关重要的调控因子,在牛上miR-29 s、miR-454、miR-34b和miR-27a均与其存在结合位点,分别在启动子区和3'-UTR等位置发挥重要功能,进而影响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甘油三酯(TAG)的合成.2)众多调控山羊乳脂代谢的microRNA,其靶基因很多都来自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家族,提示该家族对山羊乳脂合成和分解代谢起着关键调控作用.3)miR-27a目前在反刍家畜牛和羊中均已被鉴定出通过调控PPARγ来抑制TAG的合成及相关成脂基因的表达.4)lncRNA和circRNA调控反刍家畜乳脂代谢机制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侧重于lncRNA和circRNA对乳脂的调控是通过microRNA间接作用于成脂基因,对基因的表达具有积极效应.综上,lncRNA、circRNA和microRNA调控乳脂代谢的研究仍在继续,具体的作用机制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进一步为反刍家畜乳脂调控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microRNAlncRNAcircRNA反刍家畜乳脂

    捻转血矛线虫丙硫咪唑敏感虫株和耐药虫株miRNA-mRNA关联比较分析

    王腾宇陈昕迪翟帅石雅琴...
    9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比较分析捻转血矛线虫敏感虫株和耐药虫株miRNA表达谱,探讨miRNA与捻转血矛线虫丙硫咪唑耐药性相关基因之间的调控机制.运用Illumina Hiseq2000平台进行测序并进行eDNA文库的构建,利用RNAhybrid、Miranda和TargetScan对测序得到的数据进行靶基因预测,并取交集作为miRNA的靶基因预测结果,使用Bowtie、RepeatMasker、MIREAP、Rfam、miRBase和DAVID等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和权威数据库系统,筛选出差异的miRNA以及与捻转血矛线虫耐药相关的miRNA并进行靶基因预测,同时对KEGGpathway和GO功能富集到的靶基因和可能参与调控的通路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表明,敏感虫株和耐药虫株共筛选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共294个,其中113个上调,181个下调.对miRNA和其靶向调节的mRNA进行关联分析,共关联到1 770个miRNA-mRNA对为负调控关系,其中涉及到274个差异的miRNA和603个差异的mRNA.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靶基因被注释到了1 430条GO terms和327条KEGG pathway,富集到FoxO信号通路(FoxO signaling pathway),mTOR信号通路(mTOR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等与耐药相关的一些抗性通路.综上,通过对miRNA表达谱分析以及miRNA-mRNA靶向分析,发现捻转血矛线虫敏感虫株和耐药虫株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和其对应的靶基因,并对部分耐药相关通路中存在的靶基因及显著差异的靶基因所在的通路进行筛选和分析,为后续进一步通过转录组学深层次挖掘捻转血矛线虫产生耐药性的关键基因及相关调控分子提供科学依据.

    捻转血矛线虫丙硫咪唑耐药性转录组mi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