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

夏国良

双月刊

1009-508X

010-62732619

100193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路2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是教育部主管、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本刊主要刊登生物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农业机械工程、信息与电气工程、水利与土木工程及农业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和研究快报等。读者对象为国内外高等院校师生、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及管理干部。欢迎有关单位及有关学科的科研人员、教师及研究生订阅。 本刊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其他多家数据库和文摘杂志收录。本刊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在全国农业科技期刊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在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的“农业综合类核心期刊”中位居第三;本刊2006年入选教育部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LED脉冲光对生菜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梅延豪刘齐李琦虞慧彬...
    10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LED脉冲光对作物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玻璃生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14个频率(1、2、4、8、16、32、64、128、256、512、1024、2048、4096和8192 Hz)和5个占空比(20%、40%、60%、80%和100%)组合的脉冲光,利用双通道PAM-100荧光仪测定了不同脉冲光处理下生菜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 表明:低频率(<256 Hz)低占空比(≤60%)处理的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量子效率(Fv/Fm)、有效光量子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额(ΦPSⅡ)和光化学淬灭(qP)显著低于连续光,非光化学淬灭(NPQ)和PSⅡ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ΦNPQ)显著高于连续光处理;2 Hz以下低占空比处理的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ΦNO)显著高于连续光;256 Hz及以上和256 Hz以下的部分高占空比处理的荧光参数与连续光的荧光参数无显著差异.综上,低频率低占空比的脉冲光会降低生菜叶片的光合活性,2 Hz的低占空比会导致PSⅡ发生损伤,高频率以及低频高占空比的脉冲光处理不会对生菜叶片的PSⅡ活性、光合电子传递及能量分配造成影响.本研究可为LED节能补光灯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生菜脉冲光叶绿素荧光频率占空比

    新疆地区牛分枝杆菌29个毒力基因的突变分析

    董玉慧罗力嘉李梦莹欧喜超...
    110-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我国新疆地区牛分枝杆菌的毒力基因变异情况并初步评估其毒力变化,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临床分离的66株牛分枝杆菌的29个毒力基因,经Sanger测序后与标准株AF2122/97和本实验室保存的两株牛分枝杆菌(M.bovis C68004和M.bovis N)进行序列比对,对基因突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基因突变对其编码蛋白功能和结构的影响.结果 表明:1)临床分离株与本实验室保存的高毒力菌株M.bovis N毒力基因突变位点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在检测的29个毒力基因中,50%以上临床分离株与M.bovis N共有25个基因序列一致;2)临床分离株广泛存在的Mb2958、Mb2982C和Mb1553C基因突变PROVEAN评分均低于-2.5,可能改变其编码的酶催化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壁脂类合成;3)Mb0607、Mb0609、Mb0606、Mb2979C和Mb1214基因突变分别造成哺乳动物细胞入侵蛋白、甲基转移酶和酰基转移酶蛋白二级结构改变,或许对细菌的胞内生存产生影响.综上,本研究筛选出8个关键毒力基因,这些基因的突变可能在新疆地区牛分枝杆菌流行菌株的毒力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本研究揭示了关键毒力基因的突变特征,为进一步研究牛分枝杆菌遗传多样性及进化规律奠定了基础.

    牛分枝杆菌毒力基因临床分离株基因突变

    MIF在不同直径猪卵泡的表达变化规律

    陈彦宏曾申明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在不同直径健康猪卵泡上的表达变化规律,将收集到的90个健康母猪卵巢,通过ELISA检测不同直径卵泡液中MIF质量浓度,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颗粒细胞中MIF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检测MIF在颗粒细胞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显示:1)中等直径卵泡(3~4 mm)液中MIF的质量浓度(54.17±7.86 ng/mL)显著高于大卵泡(>6 mm,32.29±1.47 ng/mL)和小卵泡(1~2 mm,38.89±0.98 ng/mL) (P<0.05) ;2)中等直径卵泡颗粒细胞中MIF基因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也显著高于大卵泡和小卵泡的表达量(P<0.05);3)MIF也在不同直径卵泡颗粒细胞中的细胞核和细胞质表达,但多集中于细胞质中.综上,随着猪卵泡发育过程,MIF在中等直径卵泡中表达量最高.本研究为母猪卵泡发育和排卵提供新的线索.

    MIF卵泡发育颗粒细胞

    饲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对猪生长、粪便菌群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赵彦光张斌相德才刘韶娜...
    12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添加来源于迪庆藏猪消化道的6种益生菌组合的复合益生菌对猪生长性能、粪便菌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影响.采集不同处理的12头(每组6头,对照组,试验组)猪的粪便,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粪便菌群多样性进行分析,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粪便的差异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1)添加复合益生菌对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2)试验组粪便菌群的d多样性指数中ACE指数和Chao1指数显著提高(P<0.05).3)优势菌群分析发现:门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极显著上升(P<0.01).属水平上,理研菌科RC9肠群(Rikenellaceae_RC9_gut-group)的相对丰度极显著提高(P<0.01).4)多级物种差异判别分析(LDA Effect Size,LEfSe)发现:两组粪便菌群的相对丰度差异显著(P<0.05),LDA值大于2.0时,获得16个生物标记物,其中试验组获得6个生物标记物,对照组获得10个生物标记物.对照组和试验组LDA值最大的分别是毛螺菌科AC2044群(Lachnospiraceae_AC2044_group)和瘤胃球菌科_UCG_014 (Ruminococcaceae_UCG_014).5)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发现,两组代谢物质差异显著(P<0.05),添加复合益生菌后雌马酚(P<0.05)和香豆素K(P<0.01)的含量上调.综上,添加复合益生菌后,丰富了肠道菌群的物种丰度,提高了抗病菌(瘤胃球菌科_UCG_014和理研菌科_RC9肠群)的相对丰度,提高了与抗病(雌马酚)和抗真菌(香豆素K)相关代谢产物的相对含量,具有潜在的益生功能.

    复合益生菌粪便菌群代谢产物

    麦麸阿魏酰低聚糖对大鼠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王文文段元霄王园孟子琪...
    137-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麦麸阿魏酰低聚糖(Feruloyl oligosaccharides,FOs)对大鼠肝脏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40只健康断奶大鼠,随机分为5组,包括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w(Vc)=100 mg/kg)、低剂量组(w(FOs)=20 mg/kg)、中剂量组(w(FOs) =40 mg/kg)和高剂量组(w(FOs) =80 mg/kg).试验期为21 d,每日定时灌胃.试验结束后,收集肝脏组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其抗氧化相关指标,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分析抗氧化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 表明:1)随着FOs剂量增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lutamate cysteine ligase catalytie subunit,GCLC)、醌氧化还原酶1(NAD (P)Hquinoneoxidoreductasel,NQO1)、CAT、SOD、GSH-Px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 p45-related factor 2,Nrf2)的mRNA表达水平二次方增加,Nrf2蛋白表达水平线性增加(P<0.05),而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 deoxyguanosine,8-OHdG)含量线性和二次方极显著下降(P<0.01).2)与Vc组相比,低剂量组中的GSH-Px活性和8-OHdG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而CAT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中剂量组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和8-OHdG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GCLC、NQO1、CAT、SOD、GSH-Px和Nrf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高剂量组中的SOD和GSH-Px活性和8-OHdG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FOs可增强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减少DNA氧化损伤,且可提高Nrf2及其下游抗氧化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且以中剂量40 mg/kg BW的使用剂量效果最佳.

    阿魏酰低聚糖大鼠肝脏抗氧化

    金黄色葡萄球菌SSL7蛋白对补体系统的作用分析

    邓亦宁张云科王朋朋田欣睿...
    146-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Staphylococcal superantigen-like proteins,SSLs)与补体系统相关的生物学特征,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SSL7重组蛋白,并通过补体杀伤试验、Western Blot以及Pull-down对其有关补体系统的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1)重组蛋白SSL7可在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BL21 (DE3)系统中大量可溶性表达,大小约25 ku;2)SSL7可阻断新鲜兔血清对大肠杆菌DH5α的补体杀伤作用;3)SSL7抑制补体激活后攻膜复合体(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的形成,新鲜兔血清无法在金黄色葡萄球菌NCTC 8325菌体表面形成MAC沉积;4)SSL7能捕获健康人血清(Human normal serum,HNS)中的补体C5,阻断补体系统的激活.综上,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SSL7可以通过特异性结合补体C5阻断补体级联反应,逃避宿主免疫应答以达到致病的目的 ,为进一步探究SSL7的感染机制、揭示SSLs蛋白功能奠定基础.

    金黄色葡萄球菌SSL7蛋白补体系统

    基于文献计量的全球农用无人机研发应用比较

    李红军何雄奎宋坚利杨苡...
    15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掌握全球农用无人机的研发态势,对2000-2019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论文和Derwent数据库中的专利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中国、美国、西班牙、德国、日本和印度是农用无人机研发的主要国家;无人机论文数量前五强机构均来自中国,专利数量前五强机构以美国的公司为主,但农用无人机及植保无人机专利数量前五强机构来自中国的最多;中国在植保无人机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论文和专利数量占全球的比例分别为61%和78%;农用无人机重要论文的产出国为西班牙和美国,而重要专利的产出国为美国和中国;农用无人机研发关注作业系统、测控系统和方法原理等方面,其中植保无人机研发侧重于作业系统和部件;农用无人机在遥感监测、长势监测与估产、植物保护中有广泛应用,在畜禽监管、播种授粉、农业灌溉等方向也逐步得到推广.作业对象信息特征的提取和分析是农用无人机推广应用的关键,未来的研发既要关注终端的作业设备研究,还要深入开展作业对象表型的研究,开发出高敏感度的传感器,适应精准农业的要求.

    文献计量无人机农用无人机植保无人机论文专利

    基于高速摄影技术穴盘苗抛投运动试验与分析

    曾繁地李旭英李祥苏强...
    168-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吊杯式移栽机喂苗机构抛投穴盘苗准确率低下的问题,在吊杯式移栽试验台上进行投苗试验,用高速摄影机对穴盘苗从喂苗机构落苗口到栽植器的运动轨迹进行拍摄,采用图像后处理技术分析穴盘苗质量、穴盘苗植株高度和喂苗杯速度对穴盘苗抛投运动的影响,并进行正交试验,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影响喂苗机构抛投穴盘苗准确率的投苗参数最佳组合.结果 表明:1)穴盘苗高度、穴盘苗质量和喂苗杯速度影响抛投过程中穴盘苗的姿态和运动轨迹,并对水平位移产生较大影响.栽植器接苗时穴盘苗的水平位移区域为[30,50] mm,喂苗机构落苗口相对于栽植器接苗点水平位移(L)为32.1 mm≤L≤42.8 mm;2)影响喂苗机构抛投穴盘苗准确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穴盘苗高度、穴盘苗质量和喂苗杯速度;当喂苗杯速度为0.184 m/s、穴盘苗质量为(20±4)g、穴盘苗高度为(130±10) mm时,投苗准确率达到99%.

    喂苗机构抛投运动栽植器高速摄影水平位移

    基于微波反射法的冬笋探测器设计

    王俊楠吕艳倪忠进黄政晖...
    177-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我国冬笋采收只能依靠传统人工经验法,没有合适的探测设备的问题,根据高频电磁波作用下冬笋与土壤的介电特性差异导致反射系数显著不同的原理,设计基于微波反射法的冬笋探测器.该探测器通过2块贴片天线向土壤发射并接收电磁波信号;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回波序列检测模型,用于所设计冬笋探测器接收回波信号的分类,利用回波信号的电磁波衰减强度判断土壤内是否有冬笋存在.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回波序列检测模型通过冬笋探测器回波信号判断土壤内有无冬笋的准确率为79.08%,漏警率为21.47%,虚警率为20.37%,与支持向量机以及频谱阈值法相比,回波序列检测模型在冬笋探测的准确率、虚警率、漏警率方面均为最优.该探测器能对地下冬笋位置进行预测,可提高冬笋采收效率.

    冬笋探测器介电常数微波反射法卷积神经网络(CNN)

    利用牛粪生产垫料的滚筒结构优化

    王盼柳曹哲李浩施正香...
    18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滚筒发酵生产牛粪垫料过程存在的内部抄板结构不合理、生产效率低、垫料品质差等问题,采用试验与离散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滚筒发酵生产垫料过程的牛粪颗粒运动进行研究,并就滚筒内部抄板结构为2组螺旋线排布且抄板与滚筒中轴线夹角(θ)为0°,2组螺旋线排布且θ=45°和4组螺旋线排布且θ=45°时,固体牛粪在滚筒内的滞留时间及混合状态进行仿真分析.结果 表明:1)离散单元法能较好地描述滚筒发酵生产牛粪垫料过程;2)抄板结构为4组螺旋线排布且θ=45°时,牛粪颗粒在滚筒内的轴向运行速度为1.7×10-4 m/s,较采用其他2种抄板结构时牛粪颗粒轴向运行速度快,此时牛粪在筒仓内的滞留时间为16.2h,满足牛粪垫料生产要求且滚筒生产效率较高.综上,根据离散元仿真结果,可确定滚筒内抄板的最优结构为4组螺旋线排布且夹角θ为45°.本研究为滚筒发酵生产牛粪垫料的结构优化、品质改进及生产效率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牛粪垫料滚筒离散单元法抄板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