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范云六

双月刊

1008-0864

nykjdb@163.com

010-82106118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是由科学技术部主管,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办,具有权威性和导向性的国家级综合学术期刊。本刊以促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为宗旨,主要报道农业高科技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发展态势及政策导向,设置综述专论、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前沿动态和信息交流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肉牛生产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赵春平昝林森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相继采取隔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但是也对经济发展带来影响.为了掌握新冠肺炎疫情对肉牛产业的影响,2020年2月,通过调研全国肉牛主产区21个省市的263个肉牛场,发现疫情对我国肉牛养殖造成了严重影响:在饲草料储备方面,48%的肉牛场精饲料储备量不足1个月,45%的牛场粗饲料不足2个月,95%的牛场酒糟等副产品断货;在架子牛收购和育肥牛出栏方面,95%的育肥牛场不能按计划补栏,育肥牛延迟出栏,饲草料消耗加大,导致饲草料紧缺的问题更加突出;活牛交易市场关闭,造成活牛收购价下滑;在繁殖方面,繁殖母牛错过1~2个情期;在疫病防控方面,70%的牛场兽药储备不足,春季防疫工作不能按计划进行.针对当前肉牛生产中突出问题,建议养殖企业(场、户)认真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确保人员和生产安全;做好应对预案;完善精细化饲养管理和标准化生产流程,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各级政府全面贯彻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为养殖业开辟“绿色通道”,保障物资和产品运输;尽快出台专项补助资金政策,银行提供小额信贷,帮助养殖企业提升信心,尽快恢复生产.

    新冠肺炎肉牛生产影响对策建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生猪产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王祖力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生猪产业带来的影响,从生猪生产、猪肉消费和生猪价格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疫情导致饲料及畜产品流通不畅、养殖企业经营成本上升、饲料企业和屠宰企业开工难等问题,阻碍了生猪产能恢复进程,可能影响全年生猪产能恢复目标的实现;猪肉户外消费大幅减少、消费总量降幅明显、但禽肉和禽蛋消费量的下降间接增加了猪肉消费比例;生猪价格总体上涨,区域价差有所拉大.产业发展短期内面临非洲猪瘟疫情防护形势依然严峻和产业扶持政策陷入基层落实困境等问题,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生猪生产猪肉消费生猪价格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粮食产业的影响分析

    宋莉莉张琳杨艳涛侯丽薇...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粮食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推动粮食生产有序开展,保障粮食安全,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粮食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发现,疫情之下农业用工难、农资供应紧张、传统的技术下乡服务停滞、跨区耕作受阻,加之今年病虫害呈重发态势,国际形势也更加复杂多变,稳定粮食生产的压力和挑战加大.建议将粮食安全当成“头等大事”来抓,支持春耕生产和双季稻面积恢复,保障重要物资运输通道畅通,开展多形式农业科技服务,健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预警机制,构建新型粮食生产支持体系,进一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

    新冠肺炎疫情粮食产业生产消费供需

    陆地棉Ghuhrf1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杨江涛王旭静哈斯阿古拉王志兴...
    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分子育种过程中,优良基因和组织特异表达启动子的缺乏是制约棉花纤维品质改良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转录组数据库中差异基因表达谱发现,Ghuhrf1为开花当天胚珠优势表达基因,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或调控棉纤维的合成.根据其EST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ACE技术获得Ghuhrf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Ghuhrf1在开花当天的胚珠中显著表达.通过同源序列分析获得Ghuhrf1的上游启动子Ghuhrf1-Pro.Ghuhrf1-Pro全长为1 417 bp,含有GC-box、CAAT-box、CAT-box、CCGTCC-box和ACGT-motif等顺式作用元件和组织特异性调控元件.根据组织特异性调控元件的分布位置构建了4个不同程度的缺失体转化烟草和拟南芥进行分析.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全长启动子Pro和缺失体Pro1(-1 180~+226 bp)、Pro2(-867~ +226 bp)、Pro3(-726~ +226 bp)都能特异地驱动Gus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的叶片边缘尖部和莲座叶基部等分化生长旺盛部位表达,说明与分生组织表达相关的CAT-box元件和CCGTCC-box元件在启动子种子特异表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启动子缺失分析也表明,Ghuhrf1基因可能不是直接参与棉纤维的合成,而是间接的参与棉纤维原始细胞分化起始的调控.该结果为棉花纤维品质基因Ghuhrf1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参考,并为棉花分子育种工程提供了新的调控元件.

    Ghuhrf1基因启动子缺失分析克隆顺式作用元件

    胡麻株高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功能分析

    宋夏夏王利民张建平张天豹...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胡麻(Linum usitatissimum L.)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具有较强的耐旱、耐寒、耐贫瘠特性,株高不仅影响胡麻产量,同时与植株倒伏性相关,对胡麻籽品质也有一定影响.以加拿大油用亚麻品种Macbeth和中国纤用亚麻品种黑亚14号为亲本构建的包含155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统计了该群体在甘肃兰州和景泰、云南元谋及河北廊坊四点的株高性状,挑选在四个环境株高表现一致的高、低单株构建混合池进行QTL-seq.将分析结果和QTL定位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后确认了QTL候选区段,锁定了一个胡麻株高候选基因LuCWINV1-1,其属于酸性转化酶中的细胞壁转化酶,包含保守的结构域NDPNG、RDP和MWECP.亲本中LuCWINV1-1基因组序列发生突变,导致Macbeth中第21位谷氨酸和第523位异亮氨酸在黑亚14中分别为甘氨酸和丙氨酸.通过转化拟南芥发现,两个亲本的等位基因对株高起着不同的效应作用,LuCWINV1-1Mac转基因株系的株高变低,LuCWINV1-1Hei转基因株系变高,表明该基因在胡麻中控制株高.上述结果为解析胡麻株高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探索出在小基因组作物中利用QTL-seq快速能有效克隆QTL候选基因,为后续鉴定克隆控制胡麻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提供技术支撑.

    胡麻株高QTL-seq细胞壁转化酶

    蚕豆幼苗内生固氮菌促生长特性的研究

    王新南罗家豪郝俊杰张晓艳...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蚕豆内生固氮菌的促生长特性,对蚕豆幼苗叶和根中的内生固氮菌进行分离纯化,并测定这些菌的溶磷溶钾能力与产固氮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酶的能力,确定潜在的促植物生长菌株.从蚕豆幼苗的叶和根中分离得到了8株内生固氮菌,其中7株有溶无机磷能力,2株有溶钾能力,4株有产纤维素酶能力,2株有产果胶酶能力;叶中SL24-3菌株的固氮酶活最高,还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分泌能力,根中SR23-1固氮菌有溶解无机磷和溶解钾的能力.这些结果表明,蚕豆幼苗内生固氮菌的促生长特性明显,其中SL24-3和SR23-1固氮菌是潜在的优势促生长菌.挖掘了潜在的优良促生菌,为内生菌促进植物生长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实际价值和意义.

    蚕豆内生菌固氮菌促生长特性

    田菁种子内生菌的分离及其对萌发的影响

    张凯晔刘晓琳董小燕刘润进...
    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是改良盐碱地的重要生物策略,其中获得有效的微生物菌株是关键所在.为了获得更多的植物促生菌菌种资源,以滩涂耐盐植物田菁种子为材料分离可培养内生菌.分离纯化得到了79株菌,主要集中分布在Bacillus、Azorhizobium、Cellulosimicrobium三个属.菌株SC45、SC59、SC60、SC24、SC5、SC17六株菌可分泌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SC45、SC59、SC60具有溶解无机磷能力,其中SC60分解无机磷能力最高为(207.9±14.29)mg·L-1,且SC45具有产铁载体能力.种子萌发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SC45、SC60、SC59、SC17对田菁种子的活力系数分别可提高13.3%、14.1%、29.9%、26.7%.且SC60和SC17菌株浸种可显著促进胚根的发育,胚根占比提高了29.5%和13%.上述结果表明,Bacill~ SC60可分泌IAA和溶解无机磷,提高种子活力,促进胚根发育,可作为田菁促生菌应用于农业生产.

    田菁种子内生菌IAA植物促生菌

    热带土壤中解淀粉芽孢杆菌HNU1的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符可芯杨叶曾耿狄
    49-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金属毒性强、不可降解,在环境中可持续存在,土壤中的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累积,对生物体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土壤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方法具有经济成本低、周期短、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也存在外源微生物在土壤环境中不易存活和繁殖的缺点.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对前期研究中分离保存的一株铜富集细菌HNU1菌株进行鉴定,鉴定该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找出该菌株的最适发酵条件,该菌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蔗糖2 g·L-1,酵母粉4 g·L-1,胰蛋白胨6 g·L-1,MgSO45 g·L-1.培养条件为初始pH为8.0,温度37℃,接种量0.1%,摇床转速180 r·min-1,50 mL三角瓶中装液量20 mL.鉴定的解淀粉芽孢杆菌HNU1菌株对Cu具有良好的富集作用,可进一步开发为微生物肥料用于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对土壤修复和改良具有重大意义.

    解淀粉芽孢杆菌鉴定发酵条件优化

    基于机载高光谱影像的南方水稻土有机质含量估算

    郭晗张序陆洲田婷...
    6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稻土中有机质光谱常常受到水分、秸秆等土壤背景的影响,为了减弱或去除非有机质组分对有机质光谱的影响,构建南方水稻土有机质估算模型.利用机载高光谱(GaiaSky-Mini2-VN)作为数据源,对原始反射率进行单一和组合变换(去除包络线、倒数、对数、一阶微分、二阶微分单一变换和倒数一阶微分、对数一阶微分、倒数对数组合变换)提取一维特征光谱;通过对变化后光谱进行比值和归一化处理,提取二维特征光谱;构建基于特征光谱的线性(多元回归、偏最小二乘)和非线性(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有机质预测模型,监测南方水稻土有机质含量.结果 表明:一维光谱变换能显著增强光谱对有机质响应的敏感度,二维光谱变换能充分挖掘光谱信息,增强有机质与光谱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建模精度.非线性模型(BPNN、SVM)尤其是BPNN对土壤有机质拟合性好,建模精度高.基于原始反射率比值指数建立的BPNN模型建模精度达到0.952,检验精度达到0.889,建模效果最优.该结果适用于南方水稻土有机质监测,对机载高光谱在土壤有机质监测中的特征波段提取和建模方法选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对现代农业发展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南方水稻土机载高光谱土壤有机质特征光谱建模精度

    基于多元岭回归估计小麦种植密度

    刘哲乌伟张善文崔倩倩...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合理的种植密度对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快速、准确的估计小麦种植密度显得尤为关键.提出一种基于多元岭回归估计小麦种植密度的方法.首先,将获取的彩色麦苗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到Lab颜色空间,利用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对麦苗进行分割.然后,选取已知种植密度的50幅麦苗图像作为训练样本进行标准化,获得标准化麦苗图像的面积特征、轮廓特征和LBP纹理特征,将这3个特征参数和已知的麦苗密度作为训练输入,利用多元岭回归得到麦苗密度与特征参数间的函数映射关系.最后,对要测试的麦苗图像,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处理,求出测试麦苗图像的3个特征参数作为输入,代入映射函数得到测试麦苗图像的密度值.结果 表明,该方法在估计4个不同品种小麦种植密度时,田间麦苗单幅图像中小麦种植密度的估计平均精度达到93.99%,平均相对误差为6.01%,对比已有估计小麦种植密度的方法,该方法估计精度显著提高.

    多元岭回归局部纹理特征麦苗密度K-means聚类颜色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