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路文如

半月刊

0578-1752

zgnykx@mail.caas.net.cn

010-82109808 82106279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农业科学/Journal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农牧业科学学术刊物。主要发表我国农牧业科学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重要科研成果和专题报告及各学科研究进展综述等。主要栏目有作物栽培的理论与实践、作物育种与品种资源、生物技术、植保、土肥、畜牧、兽医、研究简报等。读者对象为农牧业科技工作者、农业院校师生和农业管理干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MODD增强水稻休眠性

    郭乃辉张文忠圣忠华胡培松...
    227-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休眠是水稻重要的农艺性状.适当的休眠可以抑制水稻的穗发芽现象,是确保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然而,水稻休眠调控的基因及其调控网络仍需进一步研究.已知基因MODD编码未知功能的蛋白,负向调控水稻脱落酸信号和抗旱性,但其调控水稻休眠的功能未知.研究MODD在调控水稻休眠中的功能,有助于完善水稻休眠调控网络,同时为抗穗发芽遗传育种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种质资源.[方法]根据RGAP数据库公布的基因序列,构建MODD的CRISPR-Cas9敲除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转化中花11(ZH11)愈伤组织,从而获得水稻转基因植株;利用PCR扩增、测序技术及qRT-PCR技术筛选并鉴定MODD敲除纯合系;根据 2 个突变系(KO-1 和KO-2)的CDS得到突变系的氨基酸序列,然后,用DNAMAN对比ZH11和 2个突变系(KO-1 和KO-2)的蛋白序列;利用Linux系统筛选出MODD在水稻中的同源基因;取开花后35 d的种子,调查ZH11 和敲除系的发芽率;利用酵母单杂和LUC试验验证MODD的上游基因.[结果]查找到水稻中有6个MODD的同源基因,分别为LOC_Os07g41160、LOC_Os03g30570、LOC_Os03g53630、LOC_Os04g35430、LOC_Os03g17050和LOC_Os06g01170;成功构建了敲除载体,并转入ZH11中,获得2个纯合突变系(KO-1和KO-2);qRT-PCR结果表明,2个突变系(KO-1和KO-2)的 MODD表达量显著降低;蛋白序列分析表明,KO-1 和 KO-2 的移码突变造成了蛋白翻译的提前终止;发芽率结果显示,2个突变系(KO-1 和KO-2)的发芽率在吸水第 3 天比ZH11 分别显著降低了 15%和 15%;之后差异逐渐扩大,在第 6 天差异达到最大,比ZH11 分别显著降低 35%和 35%;2 个突变系(KO-1 和KO-2)的穗发芽现象显著低于ZH11;酵母单杂试验结果表明,在酵母中,ABI5 可以结合MODD的启动子区域,并且进一步把结合范围缩小至 300 bp以内;LUC结果显示,加入ABI5的荧光值是单独加NONE空载荧光值的 2.6 倍,说明ABI5 可以激活MODD的表达.[结论]敲除MODD可以增加种子的休眠,MODD可能通过ABA信号途径调控种子休眠.

    水稻休眠ABI5MODD

    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SSR和SNP分子身份证的构建及应用

    张茗起王蕊张春宵孙擘...
    236-249,中插1-中插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库主要存储具有北方春玉米区特色的种质资源.鉴于在传统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过程中难以获取真实身份信息的现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可以有效鉴定种质资源真实身份,强化种质资源的分类管理.通过深度发掘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库的优异资源,推动共享利用.[方法]以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库中的 2 918 份玉米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玉米品种鉴定检测标准中推荐的 40 对SSR标记,以及 61 214 个SNP标记来构建其分子身份证.根据获得的分子身份证信息将种质资源划分为核心、同近源、异质和群体等类进行管理,并进一步针对核心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为 2 918 份种质资源构建了SSR分子身份证,为除异质性种质外的 2 502 份种质资源构建了SNP分子身份证.分别制定了玉米种质资源SSR和SNP分子身份证的建设规范.其中,SSR分子身份证由 40 个SSR位点指纹转化为三位数字和一位字母的编码组合构成,并以二维码形式存储;SNP分子身份证由 61 214 个SNP位点指纹转化为可视化的条形码.根据样品纯合度和指纹特异性等特征,将样品划分为 1 561 份核心类、705 份同近源类、416 份异质类及 236 份群体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以旅大红骨群、黄改群为代表的国内种质资源是该库的主要种质资源,占全部核心种质资源的 64.38%.[结论]提出了玉米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构建流程,为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库 2 918 份种质资源构建了全部的 SSR 分子身份证和 2 502 份 SNP 分子身份证;建立了核心、同近源、异质、群体四类种质资源筛选方案,实现了种质资源的分类管理.

    玉米种质资源吉林SSRSNP分子身份证

    多源中高分辨率影像协同下时间合成窗口对农作物识别的影响

    童婉婷魏浩东杨靖雅金文捷...
    250-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中高空间分辨率(≤30 m)影像是在耕地破碎、种植结构复杂的中国南方开展农作物遥感识别研究的重要数据.然而,要克服中高分辨率传感器重访周期较长以及南方多云雨天气的影响,对影像进行时间窗口合成以协同使用多源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是获取时空连续农作物制图结果的必要保障.由于不同卫星影像获取的周期不同,且不同农作物物候季相节律存在较大差异,如何选择影像合成时间窗口是农作物准确识别的关键前提.[目的]通过探究影像合成时间窗口对于农作物识别的影响机制,为大尺度复杂农作物种植结构制图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以农作物类型多样且云雨天气频繁的湖北省江汉平原为研究区,通过协同Landsat-8 和Sentinel-2A/2B卫星影像,设置 7 种时间合成窗口(15、20、25、30、40、50 和 60 d)情景,分别从影像的覆盖度、不同农作物时序光谱特征以及不同农作物分类精度等角度,深入分析影像时间合成窗口对农作物遥感识别的影响.[结果]在影像 20 d 时间合成窗口的情景下,江汉平原农作物(冬油菜、冬小麦、水稻、稻虾田和其他作物)的总体分类精度最高,为 93.13%.对比而言,在影像较短时间合成窗口(如 15 d)的情景下,时间序列密集但高质量影像覆盖度较低,农作物总体分类精度较低(90.91%);而在影像较长时间合成窗口(如 60 d)的情景下,影像覆盖度高但时间序列稀疏,导致农作物识别的关键物候信息丢失,降低了总体分类精度(86.06%).此外,不同农作物的识别效果受影像时间合成窗口的影响程度不同,依次为其他作物>冬油菜>水稻>冬小麦>稻虾田.其他作物类内时序光谱特征变异性较大,因此对时间窗口极其敏感.油菜准确识别的关键物候期为开花期,该时期长度较短,影像合成时间超过 30 d会极大降低其识别效果,主要体现为与小麦的混淆.区分稻虾田与单季稻的关键物候期为稻虾田的稻闲季淹水期,其持续时间较长,受时间合成窗口影响较小.[结论]影像时间合成窗口 20 d时可兼顾高质量影像覆盖度和捕获农作物识别的关键物候特征,但不同作物识别的最优时间合成窗口受到作物关键物候期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多源中高分辨率影像协同下时间合成窗口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支撑,进而有效服务于宏观尺度农作物高精度遥感制图研究.

    农作物遥感识别时间合成窗口随机森林Sentinel-2Landsat-8

    种植密度与施肥水平对甜荞光合特性、产量及抗倒伏的影响

    雷新慧吴怡欣王家乐陶金才...
    264-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合理密植与施肥,可有效协调个体间的竞争,改善群体光环境,构建高产群体,是提高作物高产的重要途径.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甜荞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为荞麦抗倒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等花柱甜荞新品种西农D4103 为试验材料,黄土高原主栽品种西农 9976 为对照,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因素为 2 个栽培密度,分别为D1:90万株/hm2、D2:135万株/hm2;副因素为低、中、高3个施肥水平,分别为F1(N:120、P2O5:76.8、K2O:56.4 kg·hm-2)、F2(N:180、P2O5:115.2、K2O:84.6 kg·hm-2)和F3(N:240、P2O5:153.6、K2O:112.8 kg·hm-2),于2021-2022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小杂粮试验站进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甜荞群体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倒伏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2年大田试验表明,提高种植密度,使甜荞群体叶面积指数(LAI)显著增加,光合有效辐射(PAR)和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显著下降,并减弱了叶片光合能力.施肥显著提高了甜荞群体LAI、SPAD和光合能力,降低了PAR,中肥水平较低肥水平的LAI、SPAD、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平均增加 14.6%、6.7%、15.3%、15.2%和 16.6%,PAR和胞间CO2 浓度(Ci)平均减少 4.5%和 6.7%.D2 较D1 处理的株高、重心高度、第 2 节间长、倒伏率和倒伏指数平均增加 9.6%、12.5%、24.7%、19.8%和 26.2%,而第 2 节间粗、充实度、抗折力和整株鲜重减少 13.1%、7.4%、18.3%和 8.5%.同等密度下增加施肥量,使甜荞株高、重心高度、第 2 节间长、整株鲜重、倒伏率和倒伏指数逐渐增加,第2 节间粗、第2节间充实度、第2 节间抗折力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提高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使甜荞产量显著增加,西农D4103的产量在D2F2处理下达最大值,较D1F1增产15.1%,较对照品种在同等施肥量下增产17.0%.[结论]构建合理的甜荞群体结构有利于增加群体受光面积,改善光合特性,降低田间倒伏率,从而提高产量.因此,黄土高原地区等花柱甜荞品种西农D4103推荐种植密度为135万株/hm2,肥料施用量为中等施肥水平(N:180 kg·hm-2、P2O5:115.2 kg·hm-2、K2O:84.6 kg·hm-2).

    甜荞种植密度施肥水平光合特性抗倒伏产量

    黑龙江、四川和海南省稻作区水稻穗腐病病原比较分析

    张亚玲付忠举李雪孙宇佳...
    278-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中国黑龙江、四川和海南省稻作区水稻穗腐病病原种类及优势致病菌,为水稻穗腐病的精准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在黑龙江、四川和海南省的 13 个水稻主要生产区采集水稻穗腐病样品,通过组织分离和单孢分离法,共分离纯化到568个菌株,对各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及科赫氏法则验证,明确13个水稻主要生产区穗腐病病原菌种类,分析其优势菌株及致病特征.[结果]黑龙江省水稻穗腐病病原有弯孢菌属、链格孢属和镰孢菌属3类,分别占总病原菌数的1.10%、83.43%和15.47%,链格孢属为该省份的优势菌种.海南省水稻穗腐病病原有弯孢菌属、镰孢菌属、黑孢霉属、毛色二孢属及蠕孢菌属 5 类,分别占总病原菌数的 1.62%、89.47%、0.81%、1.62%和 6.48%,镰孢菌属为该省份的优势菌种.四川省水稻穗腐病病原有弯孢菌属、链格孢属、镰孢菌属、黑孢霉属、蠕孢菌属 5 类,分别占总病原菌数的23.57%、13.47%、22.86%、16.43%和23.57%,无优势菌种.根据分生孢子及菌落形态差异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23 个菌株,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及科赫氏法则验证,明确了水稻穗腐病的致病菌有弯孢菌属的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链格孢属的细交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链格孢(A.alternata)、芸薹链格孢(A.brassicae),镰孢菌属的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新知镰孢(F.andiyazi)、木贼镰孢(F.equiseti)、变红镰孢(F.incarnatum)、厚垣镰孢(F.chlamydosporum),黑孢霉属的稻黑孢(Nigrospora oryzae)、球黑孢霉(N.sphaerica),毛色二孢属的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及蠕孢菌属的嘴突凸脐蠕孢(Exserohilum rostratum).分别于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接种穗腐病致病菌,发现无论是粳稻还是籼稻品种,海南省致病菌在水稻抽穗扬花期接种后平均病情指数均高于孕穗期接种的平均病情指数;黑龙江和四川省的致病菌在抽穗扬花期接种的平均病情指数略低于孕穗期接种的平均病情指数.[结论]中国黑龙江、四川和海南省稻作区水稻穗腐病致病菌具有多样性,黑龙江省以链格孢属为优势菌种,海南省以镰孢菌属为优势菌种,四川省优势菌种不明显.

    水稻穗腐病真菌病原优势致病菌

    解淀粉欧文氏菌噬菌体Kuerle的分离、基因组测定及其裂解功能分析

    陈妞余成敏崔百明任彩霞...
    295-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是仁果类果树火疫病的病原体,对全球苹果和梨的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随着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出现,火疫病的防治面临巨大的挑战.[目的]分离一种新的裂解解淀粉欧文氏菌的噬菌体,并分析该噬菌体裂解相关基因的功能,为火疫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选择.[方法]以解淀粉欧文氏菌Ea102 为宿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从流行火疫病的果园土壤中分离噬菌体.通过噬菌斑和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用 PacBio 测序技术测定噬菌体基因组,SPAdes组装序列,RAST注释基因组.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分析噬菌体Kuerle的裂解机制.[结果]分离纯化出一株裂解解淀粉欧文氏菌的噬菌体,命名为Kuerle.Kuerle由二十面体衣壳的头部和短尾组成,潜伏期约为50 min,裂解量约为 240 pfu/cell.噬菌体基因组全长 75 599 bp,GC含量 48.0%,末端有 393 bp的重复序列,未发现与溶原调控相关的基因.共预测到 85 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其中 33 个已知功能蛋白中包含一个由 3 550 aa组成的巨大病毒颗粒相关的RNA聚合酶(virion-associated RNA polymerase,vRNAP),该vRNAP是Schitoviridae科噬菌体的主要特征之一.病毒粒子和基因结构表明噬菌体Kuerle属于有尾噬菌体类的Schitoviridae科病毒.聚集在DNA晚期表达区的 3个裂解相关基因holin、endolysin和spanin组成了"裂解盒".在大肠杆菌中Kuerle-holin的表达会抑制细胞的生长,而Kuerle-endolysin的表达可裂解细胞.二者共表达时Kuerle-holin会加速Kuerle-endolysin引起的细胞裂解.用叠氮化钠抑制细菌的一般分泌系统(Sec)或Kuerle-endolysin N端信号序列的缺失均会导致endolysin裂解功能丧失.上述结果表明噬菌体 Kuerle 具有 pinholin-SAR endolysin 裂解系统.Kuerle-holin(pinholin)使细胞质膜去极化以激活分泌的Kuerle-endolysin(SAR endolysin)降解肽聚糖层.[结论]Kuerle是一株烈性噬菌体并且Kuerle-endolysin 抑菌效果显著,为后续火疫病生防试剂的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材料.

    解淀粉欧文氏菌噬菌体分离基因组分析裂解系统holinendolysin

    施氮量对谷子产量、氮素利用及小米品质的影响

    董二伟王媛王劲松刘秋霞...
    306-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不同施氮量下谷子产量、干物质分配和氮素累积转运特征,分析氮用量对小米糊化特性和有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植株氮素累积的关系,探究植株氮素营养对小米品质的影响.[方法]于2020-2021年在山西省沁县研究4 个施氮水平(0、75、120 和 150 kg·hm-2)对春播谷子产量、氮素吸收与利用特征及小米品质的影响.[结果]施氮提高谷子收获穗数、穗粒数和植株的干物质生产能力,增加了氮素由营养器官向籽粒的转运率,促进了干物质及氮素向籽粒的分配,从而提高产量.施氮也提高了小米中铁、锌、钙、镁和硒的含量,其中,施氮75 kg·hm-2 时上述元素含量的增幅最大,氮利用率最高.与不施氮相比,施氮75 kg·hm-2时谷子收获穗数、穗粒数、产量、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指数、氮素累积总量和氮素转运率增幅最高,增幅分别可达 7.5%、23.3%、31.0%、21.2%、8.6%、40.3%和 9.2%,小米中铁、锌、钙、镁和硒含量的增幅分别为37.2%、43.6%、56.0%、30.5%和16.9%.过量施氮(150 kg·hm-2)不利于谷子穗粒数和收获指数的提高及氮素由营养器官向籽粒的转运,与施氮量 75 kg·hm-2 比较,两年氮素转运率分别降低了 23.1%和 28.2%;氮素施用过量也降低了小米支链淀粉含量,淀粉形成受限,抑制了小米粉最终黏度、回升值和峰谷黏度,影响糊化品质,同时氮肥利用率低至25%左右.谷子地上部氮吸收量与小米中铁、锌、钙、镁和硒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但与小米中支链淀粉含量、小米粉的最终黏度和峰谷黏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施氮量在75-120 kg·hm-2,能促进谷子干物质及氮素向籽粒的分配,实现籽粒产量、小米糊化品质和有益微量元素含量的同步提升.

    谷子施氮量氮素利用产量糊化特性微量元素

    灌溉水温与施氮量对滴灌棉田土壤水热及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何静王振华刘健马占利...
    319-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热环境和棉花生长对灌溉水温与施氮量的响应机理,旨在确定北疆滴灌棉花合理的灌溉水温和施氮量.[方法]以新陆早 42 号棉花为试验材料,设置 4 个灌溉水温:15℃(T0)、20℃(T1)、25℃(T2)和 30℃(T3);3 个施氮水平:250 kg·hm-2(F1)、300 kg·hm-2(F2)和 350 kg·hm-2(F3),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析不同灌溉水温条件下施氮量对棉田土壤水热环境、棉花生长、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常规灌溉水温与低氮处理降低土壤温度,抑制棉花生长,单株铃数降低并导致籽棉产量下降.适宜的灌溉水温和施氮量可以改善土壤水热环境,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提高籽棉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与 15℃常规灌溉水温相比,增温灌溉显著提高了土壤温度0.58-3.30℃,土壤储水量降低1.2%—7.2%,土壤呼吸速率显著提高5.7%—28.0%;随灌溉水温升高,棉花株高、叶面积指数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先增高后降低,在灌溉水温为25℃时达最大.随施氮量增加,土壤储水量降低3.3%—6.7%,土壤呼吸速率显著提高 3.6%—9.5%,棉花株高增加 3.2%—4.9%,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 5.8%—11.0%,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 1.2%—2.2%,均在施氮量为 350 kg·hm-2 时达最大.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及籽棉产量随灌溉水温升高均先增加后减少,随施氮量增加分别表现为增加、减少、增加的趋势.通径分析表明,土壤温度对籽棉产量直接作用最大,而施氮量通过促进棉花生长对籽棉产量间接作用最大.籽棉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均在T2F2处理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 652.3 kg·hm-2、1.17 kg·m-3,且T2F2 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22.17 kg·kg-1)显著大于T2F3 处理(18.80 kg·kg-1).[结论]综合考虑灌溉水温与施氮量对土壤温度,土壤呼吸速率,棉花生长、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推荐北疆棉区适宜灌溉水温为25℃,施氮量为300 kg·hm-2.

    膜下滴灌棉花灌溉水温氮肥产量水肥利用效率北疆

    葡萄转录因子VvERF2耐盐功能鉴定

    代瑛姿郭宏扬杨志峰王宪璞...
    336-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葡萄转录因子 VvERF2 进行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基因克隆、同源遗传转化技术,探索该转录因子在葡萄愈伤组织盐胁迫下的功能,为进一步研究AP2/ERF超家族对葡萄的作用机理提供参考.[方法]借助NCBI-Blast(https://blast.ncbi.nlm.nih.gov/Blast.cgi)等在线数据库工具对VvERF2 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无核白'葡萄(Vitis.vinifera L.)愈伤组织为材料,构建葡萄VvERF2同源遗传转化体系,结合生长量、总糖、总酸等理化指标鉴定转基因愈伤组织表型;设定不同盐浓度梯度,通过游离脯氨酸、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鉴定转基因愈伤组织耐盐功能.[结果]对VvERF2 及一致性最高的 7 个直系同源蛋白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VvERF2编码 240 个氨基酸,与番茄、无花果氨基酸序列高度相似,蛋白同源性分别为 78%和 67%.8 种不同物种的氨基酸残基数为 240-348 个,分子量为 26.43-38.60 kDa,理论等电点在 5.54-8.68,脂肪氨基酸指数均大于 66%,均属于不稳定性蛋白;不同物种氨基酸序列理化性质存在差异较大.此外,VvERF2启动子存在多种与脱落酸等激素及MYB等转录因子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VvERF2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在愈伤组织中表达水平最低,且受外源盐胁迫诱导显著上调(为对照组的 3 倍).转基因结果表明,VvERF2在葡萄愈伤组织中过量表达后,生长量、总酸、总酚含量及 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trinitrophenylhydrazine)等抗氧化活性均显著升高,不同浓度外源 NaCl 处理后,转基因愈伤组织总蛋白、游离脯氨酸等含量均高于野生型愈伤组织.[结论]VvERF2过量表达促进葡萄愈伤组织生长量和次生代谢产物相关物如酚类物质的含量积累,从而提高葡萄耐盐性.

    葡萄VvERF2盐胁迫功能鉴定

    土壤质地对菠萝蜜根际微生物碳源利用、线虫群落及果实糖分的影响

    苏兰茜濮秋婕白亭玉吴月仙...
    349-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相同施肥模式下不同质地土壤微环境差异及其与果实关键品质(糖分)的潜在关系,为区域性的果园培肥和增产提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施肥方案一致、土壤质地分别为壤土、砂壤土和砂土的'马来西亚 1号'标准菠萝蜜园,采集养树期、花期和果期的菠萝蜜根周土壤和成熟果实,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线虫群落结构、土壤理化性质及果实糖分的变化及潜在关系.[结果]砂壤土和砂土微生物碳源利用变化趋势均为养树期>花期>果期.壤土微生物碳源代谢强度大小为果期>养树期>花期.土壤微生物主要的碳源利用类型是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和多聚物类碳源.砂土各时期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和各营养类群线虫丰度普遍高于其他两种土壤,且在养树期和果期较高.壤土各时期线虫生态指数和土壤pH、有机质普遍高于其他两种土壤.果实中的葡萄糖含量表现为砂壤土>壤土>砂土,其他糖组分在各质地土壤中差异不显著.采样时期对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土壤质地对菠萝蜜果实糖分有显著的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结论]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异质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影响各异,土壤质地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养树期和果期菠萝蜜根际微生物和线虫群落结构及功能,最终影响土壤养分转化和果实品质.

    土壤质地菠萝蜜微生物代谢多样性线虫群落果实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