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背景]脂肪肝综合征(fatty liver syndrome,FLS)是蛋鸡产蛋期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包括"简单脂肪变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多阶段发病过程,给我国家禽产业带来一定经济损失.脂肪肝模型构建是探究FLS发病机理,筛选营养调控措施及后续疾病预防评价的关键.然而,关于家禽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的研究较少.[目的]以鸡胚原代肝细胞(chicken embryo liver,CEL)为研究对象,通过油酸诱导建立原代肝细胞脂沉积模型,并探究FLS不同阶段所需的诱导时间,为家禽FLS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18胚龄的CEL,待细胞生长至铺满皿底80%左右,更换含400μmol·L-1油酸的培养基进行处理,培养24、48和72 h后,对细胞进行油红O染色,并测定脂质含量,同时分析与脂代谢、炎症及纤维化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油酸处理24 h后细胞开始出现大量红色脂滴,且随诱导时间的增加红色逐渐加深(P<0.05),表明细胞内脂滴增多,同时TC、TG水平显著升高(P<0.05).RT-PCR结果显示,油酸诱导24 h后,ACC、FAS、ELOVL6、SREBP等脂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表明油酸处理24 h后细胞发生脂沉积.ELISA结果显示,IL-6、IL-1β和TNF-α含量在油酸诱导24 h时无显著变化(P>0.05),随诱导时间增加,IL-6水平在48 h时有升高趋势(P=0.052),而在油酸处理72 h后,IL-6和IL-1β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油酸处理48 h后细胞开始发生炎症反应并随诱导时间延长而增加.此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48 h油酸处理组IL-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ELISA结果一致.同时促纤维化标志物COL1A1和FIBRONECT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72 h油酸处理组的IL-6、COL1A1和FIBRONECT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鸡胚原代肝细胞培养基中添加400μmol·L-1油酸诱导24 h可建立肝细胞早期脂沉积模型,且48 h时炎症发生,72 h发生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