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是新近暴发的一种引起猪特发性水疱病及仔猪死亡的小核糖核酸病毒.该病毒基因组5′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中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元件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017 年我国出现IRES核心区Domain Ⅱ 12 个碱基非连续插入的自然突变SVA毒株,在病毒复制和致病性方面存在明显改变.[目的]探讨IRES Domain Ⅱ区域发生的突变对SVA的复制及细胞嗜性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SVA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实验室前期构建的含HeN-1/2018株全基因组感染性克隆pHeN-1/2018为基础,通过定点突变的方式,逐步将其IRES Domain Ⅱ核心区域 308-317 nt的 9 个碱基(ACTCAAGCG)替换为GD04/2017 株基因组 308-328 nt的 21 个碱基(CACGCCTGCCGATAGACGATT),构建重组载体pHeN-1/2018-i12并进行了病毒拯救.随后,利用病毒基因组克隆测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Western blot试验对所拯救病毒进行鉴定,同时验证了IRES核心区 12 个碱基插入突变对SVA病毒体外复制能力和细胞嗜性的影响.[结果]将构建完成的重组载体pHeN-1/2018-i12转染细胞,盲传至P2代,获得致使感染细胞病变明显、病变时间稳定的IRES突变病毒rHeN-1/2018-i12.病毒连续传代后测序结果表明rHeN-1/2018-i12 遗传稳定,P5 代病毒基因组序列未发生碱基突变,P10 代病毒IRES区域没有出现突变现象.用低代次的突变病毒rHeN-1/2018-i12 体外感染本体动物猪源细胞系PK-15 和IBRS-2,及仓鼠源细胞系BHK-21,进行细胞感染试验,结果表明rHeN-1/2018-i12 与亲本毒株 rHeN-1/2018 在 PK-15、IBRS-2 和 BHK-21 中均能导致明显的细胞病变,表现出相似的生长曲线趋势,表明 IRES核心区Domain Ⅱ 12 个碱基突变不能够改变对上述细胞的嗜性;但SVA突变病毒和亲本株在不同细胞中的病变时间及病毒滴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rHeN-1/2018-i12株在细胞中生长能力较其亲本株rHeN-1/2018差,诱使细胞病变的时间较晚,在感染24 hpi,两者病毒滴度相差可达10倍.[结论]本研究基于SVA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构建并拯救SVA IRES突变毒株,确定了IRES突变对SVA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SVA致病机制,拓宽我们对病毒Ⅳ型IRES功能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