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唐华俊

双月刊

1005-9121

quhuabjb0141@sina.com

010-82109637,82109628;8210963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CHSSCD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指导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刊物,主要宣传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计划、农业发展规划、农村区域开发、商品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介绍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划、农村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持续农业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国内外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西部地区农村流动人口土地流转行为的决策逻辑——基于推拉理论视角

    许进龙卢新海滕明兰
    228-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农村流动人口土地流转行为的决策逻辑,对于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率、加速农业现代化、加快流动人口市民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推拉理论视角,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并综合实证调研,分析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西部地区农村流动人口土地流转行为的决策因子及决策逻辑.[结果](1)西部地区农村流动人口土地流转比例偏低,仅30.6%的农户发生土地流转行为.未发生土地流转的农户中,将土地闲置或种植林木的比例达21.1%,土地抛荒、非粮化问题较为突出.(2)西部地区农村流动人口兼具"农民"和"市民"双重身份特征,其土地流转行为决策逻辑契合推拉理论,受个人自身特征、流动范围以及流出地、流入地特征"二维四要素"影响.(3)男性、年迈、重视老家风俗习惯、流动空间跨度大、在流出地存在家人照料问题、在流入地面临歧视或存在买房问题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偏低,而在流入地拥有高收入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则较高.[结论]在诸多决策因子的影响下,农户遵循"乡土情怀维系、基本生存保障和流转风险规避"决策逻辑,对于离土离乡卷入城市化浪潮的农户而言,土地财产功能弱化,情感功能、保障功能凸显.

    农村流动人口土地流转Logistic模型推拉理论决策逻辑

    深度挖掘乡土文化形成"接地气"的乡村文创产品

    厉力
    238,248页

    农业技术进步、空间效应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黄大湖丁士军
    239-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2007—2018年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方法]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并设置邻接矩阵、地理距离矩阵和经济距离矩阵,分析农业技术进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将农业技术进步分解为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结果](1)中国省域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呈现出"高—高"和"低—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农业技术进步不仅有利于缩小当地城乡收入差距,还可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邻近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3)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对当地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邻近地区的溢出效应不明显;农业技术效率则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农业技术进步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要继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进行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技术效率,同时加强省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促使区域间农业技术的创新、转化与扩散.

    农业技术进步城乡收入差距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农业技术效率空间杜宾模型溢出效应

    农地确权对农户土地转出的影响机理研究——交易成本和禀赋效应的双重中介作用

    许佳贤皮婷婷郑逸芳
    249-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土地流转发展缓慢而农地确权工作已经完成之际,基于农地确权对土地转出的影响研究中产权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两派观点的分歧,同时引入交易成本和禀赋效应两个中介变量,深入研究农地确权对农户土地转出的影响机理,将有助于推进农地确权成果应用以及农地流转制度的完善.[方法]文章使用CHARLS2018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一元并行多重中介模型实证分析农地确权对农户土地转出的影响机理.[结果](1)确权促进了土地转出,使土地转出的概率提高了6.60%;(2)确权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交易成本,进而抑制了土地转出;(3)确权有利于增强禀赋效应,但禀赋效应反而促进了土地转出;(4)中介效应上交易成本和禀赋效应为部分中介作用,交易成本中介效应比例为-10.46%,禀赋效应中介效应比例为13.35%,从而禀赋效应的中介作用更强并能强化确权对土地转出的促进作用.[结论]农地确权工作有其正面的成效,但还需完善政策并建立配套制度以克服负面效应,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和交易平台,宣传普及农地确权和相关"三农"政策,提高农户认知,同时还需防范禀赋效应过强和流转租金过高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农地确权土地转出交易成本禀赋效应双重中介

    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要求

    任昱
    261,269页

    世界范围内民宿内涵的演变及对我国民宿发展的启示

    戴其文代嫣红张敏巧余钟又兴...
    262-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国内外民宿的兴起、概念、发展历程与演化的梳理和总结,揭示民宿发展的内在逻辑、特征和规律,探讨对中国民宿发展的启示,为同行研究和民宿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调查访谈法和综合分析法,对民宿演化特征和发展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和比较分析.[结果](1)民宿兴起于农户增收的动机,实质是为游客提供自然风光、乡土文化和居家氛围等体验的小型住宿设施,国内外民宿发展历程相似,但所处阶段不同.(2)国外民宿发展早,进入稳定提升阶段,而国内民宿发展晚但速度快,问题比较突出,处于整合转型期.(3)各国民宿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形式、规模、服务对象、经营方式、价格、特色等方面既具有共性,又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并呈现出民宿服务功能复合化、经营主体多元化、主客关系多重化、民宿产业不断壮大的演化特征.[结论]借鉴国外民宿发展模式、制度保障和运行机制的成功做法,提出4点启示:重视民宿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政策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民宿持续发展环境;探索民宿发展规律,创新民宿发展模式,建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宿;强化人才支撑,做好客户经营,提升民宿产品与服务质量;科学规划设计民宿村镇,促进民宿集聚式与集群化发展.

    民宿内涵发展演变文旅融合借鉴启示乡村旅游

    都市休闲农业旅游行为与意愿悖离研究——基于北京市829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

    杨晨钰婧闫少聪薛永基
    270-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休闲农业是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实现农民生活富裕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在城市居民消费转型升级背景下,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消费意愿与消费行为之间的偏差普遍存在,而深入探究休闲农业"行意悖离"背后原因,有利于从消费者角度反思当前休闲农业发展的短板问题.[方法]文章结合文献与调研资料,从消费者的个体特征、认知情况、出行需求三方面选取相关指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市民休闲农业旅游行为与意愿悖离的影响因素,并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各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果](1)家庭特征显著影响休闲农业行为与意愿的悖离:家庭收入水平抑制悖离、家庭同居成员数加剧悖离;(2)消费者亲近自然的需求会抑制休闲农业"行意悖离",但满足好奇及教育子女的需求会加剧悖离;(3)出行需求和感知了解程度是影响休闲农业行为与意愿悖离的表层直接因素,个体责任感知及社会风气感知是中间间接因素,家庭情况和社会效能感知是深层根源因素.[结论]现阶段北京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居民消费需求水平,难以满足都市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因此,需完善休闲农业场所综合服务能力,构建创新性休闲农业旅游范式,营造休闲农业旅游消费良好社会风气.

    休闲农业行意悖离都市消费行为选择解释结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