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唐华俊

双月刊

1005-9121

quhuabjb0141@sina.com

010-82109637,82109628;8210963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CHSSCD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指导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刊物,主要宣传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计划、农业发展规划、农村区域开发、商品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介绍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划、农村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持续农业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国内外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生猪产业链垂直整合发展特征、驱动机理及建议

    林挺刘畅周亮朱增勇...
    171-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我国生猪产业链垂直整合程度和全产业协同发展特征,分析其驱动机理,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对促进生猪全产业链健康发展、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中观视角,利用投入产出表法,测算2015—2022年我国生猪产业链不同环节垂直整合程度及方向,分析产业链垂直协同的驱动机理.[结果]总体来看,我国生猪行业垂直整合程度总体震荡提升,前向整合速度快于后向整合速度,2021年产业链开始由后向整合转向前向整合.从垂直整合度来看,屠宰及肉类加工环节最高,但生猪养殖端垂直整合发展速度远高于其他环节.外部冲击、市场风险、市场红利和政策红利等影响了产业链垂直整合进程、方向和整合度.[结论]目前我国生猪产业链垂直整合主体是饲料和养殖企业,仍处于中期发展阶段,企业盲目扩张、合作模式不稳定和消费市场规模有限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升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质量,需要加强政府政策引导,鼓励积极创新垂直整合模式,提升企业垂直整合质量和效益.

    生猪产业链垂直整合发展特征驱动机理投入产出表法

    饲料价格波动对畜产品价格的时变冲击效应研究

    王鑫王明利
    179-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高饲料成本与低畜禽价格的双重挤压导致养殖户利润持续下滑,甚至亏损.研究饲料价格波动对畜产品价格的传导效应及影响程度,有助于为政府、养殖户提供调控策略,确保养殖户利润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方法]文章基于2008年1月至2023年8月中国主要饲料和畜产品价格,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饲料与畜产品市场之间的价格波动传导响应机制和传递时效.[结果](1)饲料价格波动冲击并非畜产价格长期波动的主要原因,应对饲料价格波动时,猪肉市场和鸡肉市场的反应相似,羊肉市场和牛肉市场的反应相似;(2)饲料价格波动对猪肉价格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效应,玉米、豆粕价格每上涨1%,猪肉价格增长率分别约下降0.003%、0.006%,玉米价格波动冲击对鸡肉价格存在短期为负长期为正的反转效应;(3)饲料价格波动冲击对猪肉市场的影响持续10个月左右,对鸡肉、羊肉、牛肉市场影响持续15个月左右,除鸡肉市场外,玉米价格波动对畜产品市场的冲击作用较豆粕而言更为迅速.[结论]基于此,提出鼓励养殖户使用风险管理工具;加强非常规原料替代力度、加强战略性采购;完善价格参数采集体系和采集标准,逐步建立价格保险机制等政策建议.

    饲料价格畜产品价格冲击价格传导TVP-SV-VAR模型

    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

    张乐
    190,204页

    中国渔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及影响因素

    陈雨格卢泓钢郑家喜
    191-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中国渔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与影响因素,为区域渔业协调发展与低碳渔业发展提供科学支撑.[方法]文章基于关系数据和网络视角,以考虑非期望产出的随机块模型(Stochastic Block Model,SBM)测度2011—2020年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渔业碳排放效率,构建渔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引力矩阵,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分析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与属性特征,最后通过二次指派程序方法(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QAP)探究空间关联网络的影响因素与作用.[结果](1)渔业碳排放效率在全国范围内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现象与溢出路径,形成了复杂的网络状空间关联关系,协同发展现象明显;(2)渔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相对松散,且存在一定的等级梯度特征,渔业碳排放效率的区域间合作有待进一步增强与优化;(3)上海、天津、北京、四川等发达省市区在空间关联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对低碳渔业发展所需资源要素的掌控与支配作用较强,位于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的省市区位于关联网络的边缘位置,获取低碳渔业发展资源的能力偏弱;(4)渔业发展水平差异、社会消费水平差异、能源强度差异与空间邻接关系能够显著推动渔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税负水平差异、对外开放水平差异、交通运输水平差异越小,越有利于形成空间关联网络.[结论]应探索渔业发展的区域联动机制,建立跨区域合作平台,强化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在制定和实施政策和措施时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和潜力,提高整体效率水平;控碳治碳需要地区间相互协调、共同治理,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碳减排目标.

    渔业碳排放效率超效率SBM模型空间关联网络低碳渔业

    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碳排放动态演变及公平性分析

    张永强张涛
    205-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畜牧业碳排放动态时空演变,测度区域间公平性,促进畜牧业低碳、绿色和现代化转型.[方法]文章基于2000—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相关面板数据,运用IPCC排放因子法计算的畜牧业碳排放量,用核密度估计方法与莫兰指数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了碳排放时空演变,最后从畜牧业碳排放经济效率与生产效率两个维度运用洛伦兹曲线构建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来分析畜牧业碳排放的公平性情况.[结果](1)研究期内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碳排放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核密度曲线表明各盟市碳排放由集中向分散演化,区域间差异性加强.(2)研究期内内蒙古自治区盟市间区域空间相关性不断增强,呼和浩特市减碳效果最为突出,锡林郭勒盟畜牧业碳排放涨幅最为明显.(3)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碳排放经济效率的基尼系数为0.44,生产效率的基尼系数为0.42,均超过了0.4的警戒线,畜牧业碳排放公平性低.从经济效率与生产效率对畜牧业碳排放公平性分类结果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和乌兰察布市属于"高一高"型;兴安盟属于"低一高"型;锡林郭勒盟属于"高一低"型;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和阿拉善盟属于"低一低"型.[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畜牧业碳减排的相关政策;优化饲料配比与管理方式;建立畜牧业低碳示范园区;建立畜牧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方式来促进畜牧业低碳发展.

    畜牧业碳排放动态演变公平性内蒙古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教育评价现状分析

    周娟
    216,228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田—畜牧系统氮素流动与平衡时空变化特征

    马思琪李浩刘晓彤武淑霞...
    217-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宁夏的农牧系统氮素流动及平衡特征,为农牧业绿色、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文章以"农田—畜牧"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2002—2021年的统计数据,运用NUFER(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模型,开展对宁夏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及利用效率的研究.[结果](1)2002—2021年宁夏畜牧系统氮素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从9.3万t增长到26.0万t;(2)宁夏农田系统氮素总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13年均达到峰值,从94.8万t增长到2013年的126.0万t,2021年为118.3万t,其中化肥氮输入的占比最大,占氮素总量的80.9%~86.4%;(3)宁夏农牧系统氮素总量从99.6万t增长到126.7万t,趋势与农田系统一致.农牧系统氮素利用率为12.1%~19.7%,较我国其他地区偏低;环境排放量在2013年最高,为130.9万t;(4)氨挥发为氮素环境排放量的主要损失形态,占氮素总投入的40%~50%.(5)从空间分布上看,2002年和2021年宁夏农牧系统氮素总量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在空间上氮素投入总量平罗县、青铜峡市、利通区和贺兰县区域明显大于其他地区,盐池县氮素总量最少,整体看农牧系统氮素投入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结论]宁夏农牧系统化肥投入比例偏高,畜禽粪尿利用效率偏低,本地饲料供给不足,应减少化肥投入比例,增加氮素在农田和畜牧系统内的循环,减少外源氮素投入,合理分配氮素资源,提高农牧系统氮素利用率.

    NUFER模型农牧系统氮素平衡宁夏氮素利用率

    基于文献计量的"耕地"和"农田"应用场景辨析

    冯芯蕊余强毅张晓光段玉林...
    229-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耕地"和"农田"词义相近,但应用场景稍有差异.学术文献中存在对二者混合使用的情况,导致检索文献时难以全面覆盖,也容易造成人们对特定用语的认知偏差.通过对使用"耕地"和"农田"的学术文献梳理,以区分二者在应用场景中的差异,为进一步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两个词语提供指导.[方法]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文献为数据来源,采取文献计量方法,对检索到的2267篇论文的发表时间、作者、期刊来源等方面进行分析,综合判别两个词语的使用特点、发展趋势、受关注程度以及主要出现的学科领域等.[结果](1)"耕地"的使用频次高于"农田",2267篇论文中,使用"耕地"的论文1425篇,使用"农田"的论文765篇,两者都使用的论文31篇;(2)"耕地"更常用在农业经济学科与宏观研究领域,与土地利用、粮食安全等研究关键词紧密联系;(3)"农田"更多出现在农业基础科学学科与微观研究领域,与灌溉、土壤、重金属等关键词紧密联系.[结论]该文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理解并区分"耕地"和"农田"的应用场景差异,尤其有助于研究生等初级科研人员全面了解学科特点、高效检索科技文献、顺利发表科研成果.

    耕地农田学科领域文献计量辨析

    论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价值共通

    李维维
    238,248页

    极端旱灾、经营规模与农户适应性行为——基于江淮分水岭地区农户调查数据分析

    宋亮杨健翔王志杰王轲...
    239-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随着经营规模扩大,清晰农户面对自然灾害的适应行为变迁特征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基础.[方法]文章以2022年江淮分水岭地区发生极端旱灾为背景,基于342份农户调研数据,探讨经营规模对农户适应性行为的影响.[结果](1)经营规模对农户采取适应性行为具有正向影响;(2)经营规模对农户采取不同类型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其中经营规模正向影响农户采取抗旱新品种和加强灌溉;经营规模负向影响农户采取补苗和调整种植结构,经营规模对农户调整播种日期的影响不显著.(3)内在机制为:随着经营规模扩大,农户资源禀赋构成发生变迁,倾向于采取资本偏向型和技术偏向型的适应性行为;此外,农户资产专用性水平提高,调整种植结构面临更多的沉没成本.[结论]在自然灾害频发背景下,进一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水平,加强规模经营主体应对自然灾害的技术培训和投资支持,促进相关社会化服务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经营规模旱灾适应性行为资本偏向型技术偏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