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唐华俊

双月刊

1005-9121

quhuabjb0141@sina.com

010-82109637,82109628;8210963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CHSSCD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指导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刊物,主要宣传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计划、农业发展规划、农村区域开发、商品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介绍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划、农村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持续农业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国内外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推进以乡村振兴为目标指向的职业教育

    张萍萍
    189,199页

    京津冀畜牧业碳排放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尚莉媛崔姹赵慧峰
    190-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京津冀畜牧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明晰畜牧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促进畜牧业低碳可持续发展.[方法]文章基于2000-2020年京津冀13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EBM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畜牧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1)2000-2020年京津冀畜牧业碳排放效率均值由0.45增长至0.88,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地区之间的碳排放效率差异呈现缩小趋势.(2)2000-2020年京津冀畜牧业碳排放效率呈现由"低值区集中连片,高值区分散"的格局向"高值区集中连片"的布局过渡的趋势,且相异空间集聚程度逐渐减弱.(3)乡村从业人员文化程度、畜牧业碳排放强度分别为当地碳排放效率的主要驱动与抑制因素,城镇化水平和乡村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能改善邻近区域碳排放效率值.饲料用量、畜牧业技术进步、畜牧业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效率的阻碍作用逐步显著加强;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政策对其的驱动作用逐步显著加强.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和畜牧业产业结构对邻近区域碳排放效率的负向影响逐步显著加强.[结论]京津冀畜牧业碳排放效率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并加强区域合作,推动畜牧业低碳高效发展.

    畜牧业碳排放效率超效率EBM模型时空演变空间计量模型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生计效率的影响

    苏芳胡玲梁秀芳
    200-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随着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农户家庭生计资本和生计产出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文章主要探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生计资源要素配置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进而为缓解农业老龄化危机、提高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基于2021年陕南秦巴山区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DEA-Tobit二阶段模型验证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陕南秦巴山区农户生计效率的规模效率最高,纯技术效率略低于规模效率,综合效率最低.大部分农户生计活动呈现规模收益递减状态,生计产出的增长低于生计投入的增长.(2)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抑制了生计效率的提高,且在低收入水平家庭和户主低受教育程度家庭表现更为明显.(3)农业资金投入的增加能够缓冲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生计效率的负向影响.[结论]因此,要正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引导农户合理配置生计资源,提高农业资金投入使用效率,促进农户家庭自我发展能力.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生计效率农业资金投入DEA-Tobit陕南秦巴山区

    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实现路径研究

    庄强
    211,230页

    实施"一户一田"对农民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基于山东省506个农户的实证分析

    张成鹏邹晓蔓孙小龙郭沛...
    212-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一户一田"对农民非农就业的影响.[方法]文章基于山东省506个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通过基准回归、异质性分析、内生性讨论研究"一户一田"对农户非农就业的促进作用.[结果](1)实施"一户一田"对农户非农就业具有稳定的正向影响,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实施"一户一田"村组的农户非农就业人数更多.(2)异质性分析表明,实施"一户一田"对经济关联度高的农户非农就业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村庄距离县城近的农户实施"一户一田"后非农就业人数增加更多.(3)在选用村干部支持率作为"一户一田"的工具变量后,估计结果依然稳健.(4)实施"一户一田"可能在增加非农就业人数的同时提升非农就业质量.[结论]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在即,政府应给予村组和农户更多自主权,允许并鼓励适宜地区通过实施"一户一田"缓解农地细碎化问题,减少农业劳动时间,促进农户非农就业,进一步释放土地制度改革红利.

    农地细碎化"一户一田"土地调整非农就业工具变量

    超大城市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耦合协调性及障碍度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徐梦琳张嘉一刘佳奇张洋...
    220-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乡村治理效能的提升是实施乡村振兴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根基,研究超大城市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的耦合协调发展对促进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方法]文章选取拥有超大城市典型特征的北京市为例,通过构建北京市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以熵值法和加权法对2001-2020年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发展水平展开了评价,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两者之间的耦合发展演变规律,运用障碍度诊断模型对制约北京市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水平的障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1)2001-2020年北京市乡村振兴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产值和教育经费是制约该市乡村振兴发展进程中的主要障碍因子.(2)同时北京市乡村治理评价分值呈现为扩散的"W"型结构,2009-2018年乡村治理协调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缓慢发展阶段,直到2019年,开始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是该超大城市乡村治理水平的主要障碍因素.(3)2001-2020年北京市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结论]超大城市乡村区域需要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继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生态建设,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创新治理方式,提高自治能力;充分发挥治理内生动力,挖掘乡土文化价值;促进产业振兴,实现人才回流,以协调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共同发展.

    超大城市乡村振兴乡村治理耦合协调度障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