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唐华俊

双月刊

1005-9121

quhuabjb0141@sina.com

010-82109637,82109628;8210963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CHSSCD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指导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刊物,主要宣传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计划、农业发展规划、农村区域开发、商品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介绍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划、农村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持续农业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国内外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障碍因素分析

    郭秀琪李如霞刘妍
    207-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乡村振兴和"十四五"规划对于农业现代化的有关要求,构建河北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时空差异及障碍因素进行测度及评价.[方法]文章依据现有发展成果,综合运用熵权法和K-means均值聚类分析法,从综合生产能力、产业经营能力、优质高效能力3个维度选取15个代表性指标构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找出影响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对2015-2020年河北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结果](1)2015-2020年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由0.133增长到0.784,发展趋势十分迅速;(2)就区域发展而言,通过K-means均值聚类分析出,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冀中地区发展水平高;(3)从障碍因素来看,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影响河北省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产业结构,其次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结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强化粮食生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技术装备、以第三方物流为依托,保障全产业链对接等建议,以更好地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向农业强省迈进.

    农业现代化区域差异障碍度模型熵权法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吴亮亮
    217,227页

    陕西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及空间分布差异研究

    王珍
    218-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定量评估陕西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演变特征和区域差异,以期为该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选择2010-2021年陕西省各区域相关指标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取极差法、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指数法来测算不同年份下陕西省及各区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同时结合ArcGIS软件和Dagum基尼系数法对其空间分布、区域差异以及差异来源进行深入探析.[结果](1)2010-2021年陕西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在波动中略呈上升态势,其中,农业现代化增长幅度和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农村现代化的增幅和速度.(2)发展优势在于农业产业体系和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发展水平提升较快,而主要短板为农业生产体系、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4个维度.(3)陕西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并表现为一定的固化态势.关中地区发展水平最高,陕北地区最低;地级市中以西安市、咸阳市最高,宝鸡市、渭南市次之,渭南市、宝鸡市和榆林市3市水平提升较快.(4)陕西省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区域内和区域间差异均更加趋于平衡,其中关中区域内差异以最大,陕南发展最为均衡;从演变趋势来看,关中区域内差异变化不大,陕北逐年缩小,而陕南有增大趋势;关中—陕南、关中—陕北区域间差异大大缩小,而陕南—陕北略有增大.[结论]陕西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提升空间较大.未来应加强合理布局和区域间合作交流,强化高水平区域的示范作用,打破地理和资源限制,加强多维度共同发展,因地制宜实施推动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测算空间格局区域差异及差异来源

    乡村民宿外来经营者投资风险感知对效益期待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

    吴文智崔春雨戴玉习
    228-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时的风险认知如何影响心理预期和后续行为决策以及这一关系是否存在代际差异对于乡村民宿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文章以现代民宿发源地莫干山地区为例,首先基于社会认知理论识别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的特殊性风险要素,其次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个体风险要素识别能力与投资效益期待的影响关系及其代际差异.[结果](1)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的风险结构包括系统性经营风险、乡村环境风险及其个体身份特征风险等;(2)外来经营者对不同风险的认知差异化影响了其投资效益期待程度;(3)投资风险认知对效益期待的影响在新生代群体与亲代群体中存在代际差异,其中新生代群体风险认知较强但对投资乡村民宿的效益期待呈悲观倾向,亲代群体则相反.[结论]未来需引导我国乡村民宿投资市场回归理性,通过政策细化使新生代外来经营者重拾投资信心,并通过民宿经营者互动平台建设增强亲代外来经营者风险预警意识,以减少投资失败情境、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民宿外来经营者投资风险识别效益期待代际差异

    以电商销售带动农产品出村进城

    张晗
    238,248页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潜力评价及障碍因素诊断

    陈航王跃伟
    239-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民生维度目标与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是相呼应的,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文章构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潜力的测度体系.[方法]运用熵权法、TOP-SIS、障碍度模型分析我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潜力水平的时空特征及障碍因素.[结果]我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潜力水平总体不高,且区域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与省域相比,上海、北京和天津等大都市的潜力水平处于较高等级,高水平地区从点状分散向集聚分布格局转变,部分省域的等级呈现动态变化.[结论]经济、文化、社会维度是准则层的主要障碍因素,其中文化维度的障碍度呈降低趋势,环境、社会维度的障碍度呈增大趋势;环境治理、绿化覆盖、客源市场消费能力、产业规模、居民消费水平是指标层的主要障碍因素.

    乡村振兴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潜力评价障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