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唐华俊

双月刊

1005-9121

quhuabjb0141@sina.com

010-82109637,82109628;8210963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CHSSCD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指导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刊物,主要宣传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计划、农业发展规划、农村区域开发、商品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介绍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划、农村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持续农业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国内外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质量发展目标下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

    徐邵文赵玙璠钱静斐
    6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厘清我国农业绿色发展领域研究现状、总结研究热点、把握研究趋势,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章采用文献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2000-2022年1 437篇农业绿色发展领域文献进行分析,描绘农业绿色发展领域研究现状.[结果](1)国内农业绿色发展领域研究文献数量可分为波动增长和稳步增长两个阶段.研究内容主要与农业经济、农业基础科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三大学科相关;(2)农业绿色发展研究热点分为农业绿色发展政策目标与水平评价、制度支撑与外部动能、农业资源保护利用与环境建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绿色农产品供应与产业链建设五个方面;(3)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任务经历了由农业资源保护利用与绿色农产品供给到补齐农业绿色发展短板,再到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农业绿色发展领域研究将集中在统筹发展目标、拓宽发展领域、评价发展成效三个方面.[结论]农业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关键路径,未来应以多学科结合为思路,实现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新的突破.

    农业绿色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生态环境CiteSpace

    水价对农户灌溉用水投入的影响——基于要素替代视角

    董小菁钟甫宁纪月清
    7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农户灌溉行为分析,考察水价对农户灌溉用水投入的影响,基于不同生产要素与灌溉用水的要素替代弹性揭示农户节水的路径与机制.[方法]文章运用多元回归模型,选取新疆地块层面323个农户地块调查数据,首先探索水价变动对农户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及灌溉次数的影响,其次分析水价变动对农户种子与毛管单位面积投入的影响,最后计算两种生产要素与灌溉用水的要素替代弹性.[结果](1)当水价上升时,农户可能会通过减少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以及灌溉次数的方式以减少灌溉用水投入;(2)当水价上升时,农户不会改变种子投入,主要倾向于增加毛管投入来减少灌溉用水量;(3)而相对灌溉用水而言,种子的替代关系较弱,而在玉米生产中毛管替代关系较弱,棉花毛管替代关系较强.[结论]定价机制作为促进农业节水的政策工具是有效的,水价可作为鼓励农民增加灌溉技术投入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当水价上升时,灌溉用水相关的要素配置的情况取决于两者之间要素替代关系的强度,要素替代弹性越强的生产要素增加幅度越大.

    水价灌溉用水要素价格弹性种子毛管

    乡建与艺术设计的互动生成机制

    李良箫
    86,98页

    农户节水技术采纳行为与意愿悖离研究——基于行为意向与技术环境视角

    陈宏伟穆月英
    8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促进农户节水技术采纳意愿向行为转化,有助于提升节水技术应用水平,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法]文章基于冀鲁豫粮食种植户调查数据,从行为意向和技术环境的视角,运用Oprobit-ISM模型分析农户节水技术采纳行为与意愿悖离的影响因素及其逻辑层次关系.[结果](1)行为意向中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技术环境中的农技宣传、政策补贴、加入农民用水协会对农户节水技术采纳行为与意愿悖离均有显著负向影响;(2)农技宣传能够强化行为态度对农户节水技术采纳行为与意愿悖离的抑制作用,政策补贴、加入农民用水协会在主观规范对农户采纳行为与意愿悖离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3)逻辑层次关系表明,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是影响农户节水技术采纳行为与意愿悖离的直接驱动因素,农技宣传、政策补贴、加入农民用水协会是中间层间接因素,而风险偏好、灌溉面积是深层根源因素.[结论]行为意向与技术环境是农户节水技术采纳行为与意愿悖离的重要影响因素,应通过提升农户节水技术采纳的行为意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技术环境与行为意向的互补效应,以推动农户节水技术采纳意愿向行为转化.

    节水技术悖离行为意向技术环境Oprobit-ISM模型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整体及分类时空格局特征研究

    刘丙章罗淑玲李传武朱天明...
    99-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中国是一个具有丰富自然资源的传统农业国家,有很多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能够合理利用当地的农耕文化的同时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方法]文章基于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信息查询系统中的2021年3 454条农产品地理标志信息,再通过地名查询经纬度获取产品地理标志点位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法和标准差椭圆法对2008-2021年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整体时空分布特征及种植、畜牧、水产分类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1)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在研究内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但环比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数量由2008年的121个增加至2021年的3 454个,环比增长速度则由2009年的67%下降至2021年的38%,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三大类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构成比变化不明显.(2)种植业类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由2008年的102个增加至2021年的2 669个,畜牧业类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由16个增加至515个,水产业类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由3个增加至270个.[结论]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整体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非均衡的"东多西少"特征,主要集中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东部沿海的"两横一纵"的三轴上,空间集聚方向基本保持"东北—西南"方向,但离散度有所增加.种植业类农产品地理标志空间分布格局与整体空间分布格局类似,畜牧业类农产品地理标志空间集聚方向由"东北—西南"方向聚集逐渐演变成方向性不明显的"东—西"向分布,水产业类农产品地理标志空间集聚方向主要呈"南—北"向分布,与我国大陆海岸线分布具有较强的贴和度.

    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农产品地理标志时空格局空间集聚

    基于数字技术的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王小记
    108,132页

    城镇化背景下黄土高原农业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

    李梦飞谭远慧马耀壮刘晓琳...
    10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城镇化影响到农业系统诸多要素,科学探究城镇化对农业系统的影响对于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的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方法]文章以黄土高原县域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框架构建农业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00-2018年黄土高原农业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格局;其次采用情景重置法分别探究了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背景下农业系统脆弱性演变特征,并由此探讨了不同城镇化变化强度下农业系统脆弱性的变化规律.[结果](1)黄土高原农业系统脆弱性呈东西两侧高、中间低的空间格局.时间上,农业系统脆弱性明显降低,系统发展趋势好转.(2)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增加了农业系统脆弱性,这主要是乡村劳动力及耕地资源减少所致.经济城镇化背景下农业系统脆弱性下降明显,这主要得益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在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综合作用下,黄土高原农业系统脆弱性有所减少,且减少县域集中于研究区中西部.(3)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增加农业系统脆弱性.随着人口城镇化变化幅度的扩大,农业系统脆弱性变化幅度呈逐渐下降趋势.当土地城镇化变化幅度增加时,农业系统脆弱性变化幅度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经济城镇化使其降低,随经济城镇化变化幅度的扩大,其变化幅度呈先增大后减少的变化趋势.[结论]城镇化对农业系统脆弱性的影响是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2000-2018年黄土高原城镇化显著降低农业系统脆弱性.研究结果有助于发挥城镇化引擎作用,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系统脆弱性城镇化演变黄土高原

    加快农产品产地冷藏及冷链物流设施建设

    胡子瑜
    121,132页

    南方"旱改水"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

    姚冠荣刘陶红邹金浪徐龙...
    12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自上而下大规模实施的"旱改水"构成了南方乡村地域系统的重要驱动/干扰因素.及时开展"旱改水"的社会效应评价,诊断其对主要利益人群的影响,对于在共同富裕视域下促进"旱改水"政策优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基于湘赣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PSM-DID模型,实证分析"旱改水"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厘清具体的作用机制,并识别人力资本改善的调节效应.[结果](1)"旱改水"整体上有助于促进农户增收,其中,非农收入、农业收入和租金收入显著增加,补贴收入无显著变化;(2)"旱改水"显著提高农业专业户和兼业户收入、降低传统纯农户收入,而不影响脱农户收入,存在拉大农户间收入差距的不良社会影响;(3)"旱改水"促进种植结构单一化带来的减收效应小于其促进规模经营、土地转出与劳动力非农化导致的增收效应;(4)人力资本改善有助于强化"旱改水"的农户增收效应.[结论]应将农户生计影响评估纳入"旱改水"项目适宜性评价,同时配套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政策,建立针对生计转型困难农户群体的兜底保障措施.

    旱改水农户收入生计调整农户异质性PSM-DID南方地区

    非正式契约对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增行为的影响

    姚志谭光万王文韬李辛一...
    13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中国耕地质量下降和土地污染日益严重已是不争的事实,"藏粮于地"战略下保护耕地地力迫在眉睫,探寻农地流转非正式契约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方法]文章采用Tobit模型对2017-2018年的地块调查数据样本进行了实证估计.[结果](1)相比短期契约期限,达成农地流转的长期契约期限将提高转入地块的有机肥施用量;相比非正式的人情租流转形态,货币租流转也提高了转入地块的有机肥施用量;(2)在转入地块上签订的流转时间越长,秸秆还田量可能就越大.[结论]地块产权归属越清晰越有利于耕地质量保护.为实现"藏粮于地"战略目标,在未来农地流转契约形式选择中,建议选择货币租流转形态和长期流转契约协议,能够改变农户的"掠夺式经营"模式,促进耕地的营养平衡,保护耕地地力可持续.

    粮食安全非正式流转租金形态契约期限耕地质量保护化肥施用产权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