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唐华俊

双月刊

1005-9121

quhuabjb0141@sina.com

010-82109637,82109628;8210963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CHSSCD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指导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刊物,主要宣传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计划、农业发展规划、农村区域开发、商品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介绍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划、农村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持续农业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国内外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粮食产业链风险研究综述与展望

    朱湖英汤诗婕肖国安
    14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的意义重大.通过对粮食产业链风险已有研究的梳理,从文献特征、热点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为推动粮食产业链风险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文章运用CiteSpace软件,选取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733篇相关文献与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与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中国粮食产业链风险主题的335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绘制出研究机构、作者、期刊以及高频关键词知识结构图谱.[结果](1)在时间序列上,中国粮食产业链风险研究的发文量呈现波动性增长趋势.(2)英文文献中载文最多的期刊是《Food Control》,主要发文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国际作者间与机构间的学术交流较为紧密.中文文献载文量最多的期刊是《经济纵横》,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及吉林大学是主要发文机构,机构间与作者间的学术联系较弱,尚未形成高产的作者群.(3)研究热点从单一农作物或企业为研究起点,再到全产业链与风险管理,粮食安全、供应链、风险分担等热点则成为最新趋势.(4)研究主要议题有粮食产业链风险、粮食产业链风险的治理机制、粮食产业链风险防范的政策保障等.[结论]相关研究数量随着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的变化呈增长趋势,但研究成果与学术关注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研究合作网络不够紧密;未来应强化对中国粮食产业链风险的基础研究、中国粮食产业链风险的政农企合作机制研究和粮食产业链风险管理政策保障体系构建.

    粮食产业链产业链风险粮食安全供应链CiteSpace

    科教兴农中英语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朱权泉
    155页

    消费者畜产品质量属性认知及其对消费的影响——以鸡肉为例

    魏凯双刘晨阳辛翔飞
    15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以鸡肉为例,基于5省份931个微观样本调研数据,研判消费者对畜产品营养和安全两个质量属性的认知状况.[方法]通过构建Gologit模型实证分析消费者质量安全认知对消费的影响.[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客观上鸡肉作为白肉具有显著的"三低一高"营养健康优势,但消费者主观上对鸡肉营养价值的知晓度和认可度不高,同时对鸡肉质量安全的评价也较低.消费者对鸡肉质量属性的认知显著影响着消费行为,随着消费者对营养属性和安全属性评价等级的提升,低频次和中等频次消费的概率会降低,高频次消费的概率会增加.[结论]增强消费者对鸡肉营养和安全属性的信心,将带动提升消费者的鸡肉消费频次.基于分析结果,该文从加强相关科普与宣传、加强对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和科技攻关、提升畜禽产业信息化水平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畜产品质量属性认知水平消费行为Gologit模型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土文化的重拾与重塑

    詹婷
    165,186页

    农地细碎化问题研究综述与展望

    周春芳赵宇鸾杨钢桥龙明顺...
    166-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梳理农地细碎化问题研究现状和热点,探究其研究前沿与主题,提出农地细碎化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文章以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为研究手段,基于1990—2022年CNKI和WOS数据库中的核心期刊农地细碎化领域论文样本,绘制农地细碎化研究领域核心关键词、突变词和关键词共现时间轴等知识图谱,对热点研究主线以及研究主题进行归纳.[结果](1)2000年以来,在城镇化加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农地细碎化研究总体呈波动增长趋势;(2)已有研究聚焦于细碎化的影响因素与景观格局、细碎化与土地利用管理关系、细碎化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以及土地流转、土地整理等细碎化整治模式热点领域,有6条研究主线;(3)国内刊物关于农地细碎化研究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最新突现词为乡村振兴;而国际刊物上更关注粮食安全和技术效率;(4)研究历程分为3个阶段:细碎化效应初显阶段(1990—2007年)、细碎化响应增强阶段(2008—2013年)和细碎化系统治理阶段(2014年至今).[结论]我国农业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仍将提高,中国农地细碎化问题进一步凸显,未来研究可遵循区域细碎化"特征—成因—治理"框架,优化评价方法,划分农地细碎化类型;并基于细碎化分区,确定治理优先序和标准;强化多学科融合、多主体参与,构建农地细碎化协同治理机制.

    农地细碎化CiteSpace效应乡村振兴治理路径

    乡土文化的价值意蕴与理念创新

    王晓利
    178页

    生态敏感地区"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现状及实施困境——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

    刘宇舒杨新海孙嘉麟陈丹祺...
    179-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苏州吴中区生态敏感区"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的开展情况、编制质量、实施困境,以满足地方政府监测村庄发展、检视规划有效性、服务规划管理的现实需求.[方法]文章运用实地走访与内业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取"整体推进+抽样调查"工作组织形式,客观、全面地分析吴中区村庄规划工作的实际情况.[结果]生态敏感区村庄面临生态管控要求、多元化复垦整治、流量指标归还等多重挑战,村庄规划推进工作困难重重;村庄规划编制仅完成"规定性"动作,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并未解决;村庄规划与实施普遍存在脱节问题,规划效能未能充分发挥.[结论]洞察生态敏感地区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施的关键问题与矛盾症结,是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和解决区域发展不均衡、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与建设的有效途径.

    村庄规划村庄规划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生态敏感地区吴中区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杜经纬谭光万王秀东
    187-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探究其消费促进效应的区域异质性并对消费促进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行检验,为更好地发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消费促进效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基于2007—2019年775个县的面板数据和多期PSM-DID模型,验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消费促进效应,并对其异质性进行探究.[结果](1)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消费促进效应存在时滞性,随着时间推移,消费促进效应愈发显著.(2)消费促进效应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具体而言,消费促进效应目前只在发达地区显著,而在欠发达地区,消费促进效应并不明显.(3)消费促进效应的重要中介机制之一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结论]各地政府应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进行长期支持,保证相关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各地在支持相关产业发展时要注意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充分发挥特色休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在评价产业发展成效时应将体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指标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之中,推动发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消费促进效应.

    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城乡居民消费PSM-DID模型消费促进效应

    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李玉琴
    195,221页

    1990—2020年塔里木河流域五地州不同作物生产与种植结构的分析与评价——基于水足迹的视角

    林馨园许峰马学花陈燕...
    196-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整与优化区域作物生产与种植结构,提高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用水利用水平与效率,是缓解农业用水矛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方法]文章采用水足迹的方法分析了1990—2020年塔里木河流域五地州不同作物生产与种植结构调整下作物生产水足迹的变化特征,包括蓝色、绿色及灰水水足迹.[结果](1)1990—2020年作物生产的总水足迹、蓝水足迹、灰水足迹分别增加了29.7%、7.9%、199.7%,绿水足迹减少了36.6%.(2)2020年作物生产的总水足迹为7.41km3,棉花、小麦、玉米为耗水量最多的3种作物.豆类的水足迹强度最大,其次是棉花,甜菜最小.(3)小麦、玉米、棉花对灌溉水的消耗最多,其蓝水足迹占总蓝水足迹的93.5%.[结论]通过作物结构情景模拟发现,调整作物种植面积,将水稻降为0%、小麦占83.08%、玉米占5%、棉花占10%,甜菜和豆类保持不变,有助于促进五地州可持续发展.该情景下将节约4.24%的灌溉水,还可保证当地小麦、玉米、棉花的供应.

    种植结构调整塔里木河流域水足迹耗水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