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南大学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南大学

吕新生 王志明

月刊

1005-6947

pw4327400@126.com

0731-84327400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刊物。是集述评、专题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综述、动态与展望,简要论著,临床报道,技术改进与创新,经验与教训,病例报告为一体的普通外科专业学术刊物。办刊宗旨是:传递学术信息,加强相互交流;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学科发展;注重临床研究,服务临床实践。是以实用性为主,兼及理论,以面向全国广大从事临床,教学,科研的普通外科工作者为目的,以报道普通外科领域新知识、新技术、临床研究进展及实用性强的临床经验为特色的专业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在免疫调节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曾小强周菁黄晏骁徐佳伟...
    840-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研究发现,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不同于传统的核受体,是第三种独立作用的雌激素受体,它属于七次跨膜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成员.雌激素通过GPER介导G蛋白信号通路活化从而在正常生理及多种异常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等.GPER表达于多种免疫细胞中,通过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或调节免疫细胞之间的互动从而在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同样,GPER还可参与炎症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近期研究进一步揭示GPER不仅参与正常免疫系统的维持、异常免疫性疾病及炎症性病变,而且在肿瘤免疫调节中或有重要价值.笔者研究团队前期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证实GPER介导的下游信号通路及其生物学功能,并发现GPER在乳腺癌和肝癌的肿瘤微环境中可能通过能量代谢重塑调节肿瘤免疫,以及血液肿瘤免疫治疗中靶向GPER有协同抗肿瘤药物的正向作用.综合现有研究发现,GPER可通过多样化的调节方式参与多种癌症的肿瘤免疫过程,包括乳腺癌中GPER通过调节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影响肿瘤免疫逃逸;肝癌中GPER调节免疫微环境和免疫细胞浸润,增加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影响肿瘤免疫调节;结直肠癌中GPER增强免疫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和促进免疫细胞的细胞毒杀伤能力;血液肿瘤中GPER影响不同免疫细胞之间的"交叉对话"增强抗肿瘤免疫治疗等.因此,GPER为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尽管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但GPER作为新靶点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药物的研发充满了临床潜力.本文综述当前GPER相关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为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受体,雌激素免疫调节免疫疗法综述

    无充气后入路经锁骨下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学习曲线及短期临床疗效

    陈浩浩刘岩岩马小鹏赵沨...
    848-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与目的:无充气后入路经锁骨下腔镜甲状腺手术由于切口隐蔽和术后吞咽障碍轻的优点,已被患者广泛接受.但中央区淋巴结后界的清扫仍存在不少的困难.笔者采用后入路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显露并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本文通过累积和分析法(CUSUM)分析手术时间,探讨该术式应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的学习曲线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8月连续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甲乳外科接受无充气后入路经锁骨下腔镜甲状腺手术的1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CUSUM拟合学习曲线,并依此结果比较不同阶段各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随着手术例数增加呈前期下降,后期趋于平稳的趋势.学习曲线最佳拟合为三次方曲线,拟合曲线在手术例数增加至33例时到达顶点,以此为界将学习曲线分为学习阶段和熟练阶段.学习阶段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熟练阶段[(151.85±39.46)min vs.(93.88±19.04)min,P<0.01].两个阶段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方面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随访过程中无复发.结论:无充气后入路经锁骨下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安全可行,中央区显露良好,学习曲线短,适合推广开展.

    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切除术内窥镜学习曲线

    关于一稿两投和一稿两用问题处理的声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编辑部
    855页

    基于倾向评分匹配法的甲状腺结节患者日间手术实施效果评价

    刘雍容吴垠刘敏韩赛...
    856-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与目的: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需求的提升,日间手术逐渐成为甲状腺结节治疗的重要选择.因此,本研究评价甲状腺结节患者日间手术的实施效果,为临床提供实践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22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 日 946例行甲状腺结节日间手术和非日间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实施日间手术模式的患者作为日间手术组,实施住院手术模式的患者作为非日间手术组.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为日间手术组在非日间手术组中以1∶1匹配到最接近的样本,确保两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麻醉分级、手术级别、TI-RADS分级、结节直径、结节涉及范围、病理类型)均衡可比,然后对匹配后的样本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匹配前946例患者中,日间手术组102例,非日间手术组844例,两组的年龄、结节直径、TI-RADS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1∶1的比例在非日间手术组匹配102例后,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均P>0.05).匹配后的数据显示,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日间手术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伤口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方面均优于非日间手术组(均P<0.05);与非日间手术组比较,日间手术组总住院费用(18 657.21元vs.24 664.35元)、检查费用占比(14.50%vs.19.34%)、药品费用占比(10.42%vs.12.69%)及住院时间(2dvs.4d)均明显降低,但劳务价值占比(31.14%vs.28.53%)和耗材费用占比(31.2%vs.26.87%)更高(均P<0.05).结论:对于符合日间手术准入标准的甲状腺结节患者,日间手术安全性好,可有效降低甲状腺结节患者住院费用,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可有效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和患者满意度.

    甲状腺结节门诊外科手术倾向性评分

    充气式经腋窝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全腔镜甲状腺手术临床效果分析

    王景阳王文进邱空军周鸿业...
    861-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与目的:传统的充气式经腋窝胸锁乳突肌前缘入路全腔镜甲状腺手术,由于受胸锁乳突肌的阻挡,暴露甲状腺不充分,为操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此,笔者近年来将该手术改良为充气式经腋窝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全腔镜甲状腺手术.本研究比较该改良术式与传统术式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于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甲状腺头颈外科进行充气式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39例行充气式经腋窝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全腔镜甲状腺手术(改良入路组),另39例行充气式经腋窝胸锁乳突肌前缘入路全腔镜甲状腺手术(传统入路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术后1、3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入路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1d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颈部恢复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入路组(均P<0.05).改良入路组术后1、3 d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传统入路组(均P<0.05).改良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5.13%,传统入路组12.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入路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入路组(89.74%vs.66.67%,P<0.05).结论:充气式经腋窝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全腔镜甲状腺手术操作相对更容易,可以改善手术状况,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术后疼痛感低,并发症较少,患者术后满意程度也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切除术腋窝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