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严律南

月刊

1007-9424

zgpwzz@vip.163.com

028-85422072

610041

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ases and Clinics in General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手术诱导肝脏体积增生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苏语吴泓刘畅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阐述常见手术诱导肝脏体积增生方法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方法 对临床采用的门静脉栓塞术、肝静脉系统栓堵术、钇-90选择性内照射治疗、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分阶段肝切除术等手术诱导肝脏体积增生的术式进行综述和总结.结果 各种诱导肝脏体积增生的术式均能有效诱导肝脏的体积增生,能为剩余肝脏体积过小的患者提供更多的手术机会,但各种术式在创伤程度、增生效率和推广接受程度方面存在不同的差异.结论 各类术式均为术后剩余肝脏体积过小的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各术式间的优劣比较与最佳适应证尚无统一意见,有待进一步研究.

    肝脏体积增生入肝血流

    化生性乳腺癌的治疗研究进展

    张淋星侯令密钱双强侯京...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目前化生性乳腺癌(metaplasticbreast cancer,MBC)的局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及全身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进展情况,为MBC的临床治疗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近年来MBC治疗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目前,MBC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组织病理学较为复杂,预后差,与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相比,其发病年龄更大、肿瘤直径更大、生长速度更快、侵袭性更强;对其手术治疗多采用乳房单纯切除术,因其腋窝淋巴结受累率较低,因而前哨淋巴结活检被广泛应用;化学物药治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对其作用有限;然而由于近年来对MBC的基因组分析揭示了其独特的分子表达再加上精准医学逐渐兴起,使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提供了潜在的治疗策略.结论 由于MBC组织病理学较为复杂且预后差,而且当下多数关于MBC的研究均为回顾性研究,缺乏样本量足够的前瞻性研究,因此MBC的最佳治疗方案目前尚无明确定论.为了改善MBC患者的预后,未来还需更深入研究MBC的组织病理学、进行样本量充足的前瞻性研究,开发具备针对性和有效的治疗药物.

    化生性乳腺癌治疗进展靶向治疗

    胃癌肝转移分子机制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李贤佴永军吕成余
    11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目前胃癌肝转移的分子机制和相关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的治疗提供思路.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胃癌肝转移分子机制和治疗策略研究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大多数胃癌患者初诊时已属晚期或已发生远处转移,其中肝脏是胃癌转移的常见部位.胃癌肝转移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包括非编码RNA、循环肿瘤细胞、外泌体、肿瘤微环境、信号通路等在内的不同水平的分子机制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为胃癌肝转移提供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目前胃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主要分为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局部治疗以手术治疗、射频消融和质子束治疗为主,全身治疗包括全身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其中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最近的研究重点.结论 胃癌肝转移是肿瘤细胞与转移部位微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这些机制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具有重大意义.目前胃癌肝转移没有统一的治疗标准,想要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不能只依靠单一治疗,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状况和肿瘤的性质,采用多学科和个体化治疗方案.

    胃癌肝转移非编码RNA循环肿瘤细胞外泌体肿瘤微环境信号通路治疗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稿约

    125-128页

    人物介绍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