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严律南

月刊

1007-9424

zgpwzz@vip.163.com

028-85422072

610041

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ases and Clinics in General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2全球癌症统计报告》解读:中国与全球对比

    姚一菲孙可欣郑荣寿
    769-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及时了解2024年4月在《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发表的《2022全球癌症统计报告:全球185个国家36种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估计》中报告的全球癌症最新统计数据,为我国及时调整癌症预防及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整理并分析了 GLOBOCAN2022中的统计数据,对分年龄、性别、类型及地区的癌症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全面解读,重点对中国癌症与世界癌症水平的比较进行分析,并结合可能的危险因素流行情况和现行癌症预防及控制措施进行讨论.结果 ①从全球看,2022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 997.6万例、标化发病率196.9/10万,死亡病例974.4万例、标化死亡率91.7/10万;所有癌症的标化发病率在欧洲最高(268.1/10万)、东南亚最低(109.6/10万),所有癌症的标化死亡率在欧洲最高(106.3/10万)、东南亚最低(71.0/10万);全球发病前3位的癌症分别是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死亡前3位的癌症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肝癌;所有癌症的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全球男性的新发病例数和标化发病率以及癌症死亡例数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肺癌和乳腺癌分别是男性和女性的第1位常见癌症和第1位癌症死亡原因.②在中国,2022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482.5万例、标化发病率为201.6/10万,死亡病例257.4万例、标化死亡率96.5/10万,按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顺位排序在185个国家中均位于第65位,癌症新发病例数顺位前3位者分别为肺癌、结直肠癌及甲状腺癌,癌症死亡例数顺位前3位者分别为肺癌、肝癌及胃癌.结论 2022年全球癌症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均较2020年(196.9/10万比201.0/10万、91.7/10万比100.7/10万)有所下降.我国新发癌症第1位与全球一致(均是肺癌),而第2、3位与全球不同,我国第2、3位分别是结直肠癌和甲状腺癌,全球第2、3位分别是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我国与全球的首位癌症死因均为肺癌,而第2、3位与全球不同,我国第2、3位癌症死因分别为肝癌和胃癌,而全球第2、3位分别是结直肠癌和肝癌.通过对中国癌症与全球癌症的流行病学特征比较,了解了我国癌症负担的特点,为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癌症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癌症发病死亡GLOBOCAN全球中国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24年第7期封面简介

    780页

    全球及中国的肝癌流行病学特征:基于《2022全球癌症统计报告》解读

    郝运李川文天夫彭伟...
    781-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全球及中国最新的肝癌流行病学特征情况.方法 本团队通过对2024年4月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团队在其旗下权威杂志《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发布的《最新全球癌症统计报告》及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慢性病和非传染性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研究团队在Lancet Public Health上发表的《2005-2020年中国癌症负担变化》这2篇报告中的结果进行整理并做简要解读,分析了2018-2022年肝癌在全球和中国的流行趋势变化、2022年全球不同人类发展指数和收入水平国家肝癌的ASIRW(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和ASMRW(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变化情况、2022年全球和中国不同年龄段肝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以及2005-2020年中国肝癌的疾病负担变化.结果 2022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865 269例,死亡病例757 948例,是全球第6大新发癌症及第3大癌症致死病因.全球和中国2018-2022年肝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均趋于平稳或呈下降趋势,它们在男性人群中均高于女性,而且在中国总体人群和男性人群中均明显高于全球.2022年肝癌ASIRW和ASMRW在高人类发展指数和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国家人群中均最高.全球及中国2022年的肝癌ASIRW和ASMRW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我国2005-2020年所有年龄段死亡例数、ASMRW、生命损失年和年龄标准化生命损失年率的平均年度百分比变化均为负值,提示各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而2020年我国男性和女性的肝癌ASMRW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结论 肝癌在中国和全球仍面临巨大的疾病负担,在未来贯彻落实肝癌一级和二级预防策略仍是防治肝癌的重要措施,同时仍需继续做好肝癌全程多学科规范化管理.

    肝癌全球估计中国估计发病率死亡率GLOBOCAN2022

    2022年中国甲状腺癌流行情况分析:基于《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005-2018年数据

    何林烨王艺超李志辉
    790-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及《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报道的甲状腺癌登记数据分析2005-2018年我国甲状腺癌的流行趋势,同时了解中国2022年估计甲状腺癌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纳入符合质量审核的约700个全国肿瘤登记处2018年的数据及《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报道的2005-2018年的数据,按性别、年龄、城市和农村以及地区分别分析甲状腺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同时结合2020年的中国人口统计数据分析2022年中国甲状腺癌的估计发病和死亡情况.结果 ①2005-2018年期间我国甲状腺癌的中国人口年龄标准化发病率(简称"标化发病率")和中国人口年龄标准化死亡率(简称"标化死亡率")情况:在全人群中,标化发病率整体呈较快速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呈缓慢上升趋势;男性的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均低于女性且变化趋势也更平缓;城市全人群甲状腺癌的标化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且城市和农村分别以6.31%和0.38%的平均年增长速度增长,而标化死亡率在城市和农村人群相比无明显差别(平均年增长速度分别为3.23%和2.33%);我国甲状腺癌的标化发病率以东部地区最高且增长程度也最为明显但其标化死亡率却增长较为低缓,在西部地区标化发病率增长较为低缓且标化死亡率也呈现下降趋势,而中部地区的标化死亡率增长程度较为明显.②2022年我国甲状腺癌的估计发病和死亡情况:全人群的估计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在2022年相较于2018年均处于上升趋势(标化发病率:24.64/10万比12.01/10万;标化死亡率:0.45/10万比0.37/10万);2022年甲状腺癌估计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在女性中远高于男性(标化发病率:36.51/10万比13.25/10万;标化死亡率:0.55/10万比0.35/10万);在城市与农村人群中,城市估计标化发病率仍远高于农村(标化发病率27.87/10万比17.66/10万),而估计标化死亡率差别不明显(0.41/10万比0.52/10万),与2018年相比,标化发病率发展趋势仍处于增长趋势(城市:27.87/10万比15.58/10万;农村:17.66/10万比8.95/10万).2022年甲状腺癌年龄别标化发病率呈明显的性别差异,即女性自20~30岁组开始快速上升,至45~50岁组时达高峰(最高标化发病率为97.00/10万);而男性从0~20岁组一直处于缓慢上升趋势,而从20~25岁组开始出现了快速上升,在30~35岁组时达高峰(最高标化发病率为31.60/10万).2022年甲状腺癌年龄别标化死亡率在男性与女性中整体趋势相似,从0~35岁开始缓慢上升,至85岁及以上时仍持续上升.结论 我国甲状腺癌发病和死亡均呈上升趋势,疾病负担仍较严重且存在城乡、性别、年龄及地区差异,防控形势复杂且严峻.

    甲状腺癌肿瘤登记发病率死亡率中国

    全球及中国乳腺癌的流行病学趋势及防控启示:2018-2022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解读

    邬昊吕青
    796-8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和美国癌症学会联合编制的全球癌症统计报告2018、2020、2022年版,总结全球乳腺癌及中国乳腺癌的负担与流行病学趋势.方法 整理分析全球癌症统计报告2018、2020、2022年版中全球乳腺癌与中国乳腺癌的数据.结果 2022年全球新发乳腺癌估计约230.9万,居第2位,乳腺癌粗发病率为54.1/10万,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ge-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e,ASIR)为46.8/10万;2022年全球乳腺癌死亡估计约66.6万,居第4位,粗死亡率为11.3/10万,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ge-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ASMR)为12.6/10万.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地区/国家间存在较大差异,且与人类发展指数相关:在经济发达地区粗发病率较高,同时粗死亡率相对呈现增加的趋势,但ASMR较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粗发病率相对较低,同时粗死亡率相对呈现降低的趋势,但ASMR较高.2022年中国乳腺癌新发病例数估计约35.7万,居第4位,粗发病率为51.7/10万,ASIR为33.0/10万;2022年中国乳腺癌死亡病例估计约7.5万,居第7位,粗死亡率为10.9/10万,ASMR为6.1/10万.2018-2022年期间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现出下降趋势.结论 全球及中国均面临严峻的乳腺癌疾病负担,乳腺癌的防治道路任重道远.

    乳腺癌发病死亡预防危险因素报告解读

    《2005-2020年中国国家和地方癌症负担趋势:国家死亡率监测数据分析》要点解读

    冯薇张伟
    803-8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2005-2020年我国癌症负担变化趋势,为我国制定癌症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5-2020年中国癌症负担变化》报告进行解读,了解我国的总体癌症死亡变化情况,同时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城市和农村以及全国不同地区的癌症死亡变化情况.结果 2020年相较于2005年我国癌症负担变化趋势:①在全人群中,我国与癌症相关的死亡例数和生命损失年数分别增加了 21.6%和5.0%,癌症死亡率顺位排序前3位依次是肺癌、肝癌及胃癌.②在不同性别人群中,男性的癌种死亡顺位排序前5位较2005未发生变化(均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及结直肠癌),前10位癌症中年龄标准化死亡率的平均年度百分比变化增加的癌种有4种,从高到低依次是前列腺癌、胰腺癌、淋巴瘤及结直肠癌(其值分别为1.70/10万、0.95/10万、0.33/10万及0.31/10万);女性的癌种死亡顺位排序除了肺癌仍是排第1位外,其他癌种死亡顺位排序较2005发生了明显变化,如胃癌由第2位下降至第3位、肝癌由第3位上升至第2位、结直肠癌由第5位上升至第4位、乳腺癌由第6位上升至第5位、胰腺癌由第9位上升至第8位;前10位癌症中年龄标准化死亡率的平均年度百分比变化增加的癌种只有1种即胰腺癌(其值为0.67/10万).③不同年龄段人群中,我国因癌症相关死亡率在年轻人(18~44岁)和中年人(45~59岁)中远低于老年人(60岁及以上).④城市和农村地区,癌症死亡率和生命损失年数率均是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癌症死亡率:177.62/10万比161.30/10万;生命损失年数率:4204.02/10万比3 791.52/10万).⑤不同地区,安徽等11个省或直辖市的癌症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河南和青海的男性以及江苏、河南、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上海的女性所有癌症类型的死亡率、年龄标准化死亡率、生命损失年数率、年龄标准化生命损失年数率在2020年较2005年均有所下降,部分省份或地区结直肠癌和胰腺癌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增加幅度较大.结论 总体而言,2005-2020年我国癌症相关死亡例数和生命损失年数呈增加趋势,且癌症负担存在性别、年龄、城乡和地区分布差异,防控形势严峻,亟待全面的癌症防控策略来应对我国不断变化的癌症负担状况.

    恶性肿瘤死亡率癌症负担流行病学

    病例分析:1例Carney三联征的影像学表现

    胡肃王永芹旦增卓嘎尹源...
    810-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Carney三联征是一种罕见的肿瘤综合征,相关报道较少.现向读者展示1例罕见的年轻女性Carney三联征(含胃间质瘤、肾细胞癌、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及肺软骨瘤)的增强CT及MRI图像,旨在为此病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通过本病例提醒影像诊断医师及临床医师,在有原发性胃肠间质瘤的病史下,特定部位发生的肿瘤性病变(肺软骨瘤、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细胞癌等),需警惕合并Carney三联征的可能.

    Carney三联征胃肠间质瘤肾细胞癌嗜铬细胞瘤肺软骨瘤影像征象

    术前营养状态对新辅助治疗后极限保肛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基于DACCA数据库的分析研究

    许勤宸夏榛蔓林雨昕阿伊孜巴克孜·麦木塔吾拉...
    815-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术前营养状态对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联合极限保肛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通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肠癌数据库(Database from Colorectal Cancer,DACCA)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受新辅助治疗联合极限保肛手术的直肠癌患者,然后根据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评分工具评估的营养状态分为无(NRS2002评分<3分)和有(NRS2002评分≥3分)营养风险进行分析,分析有或无营养风险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存情况.其中术后并发症分为早期(术后30 d内发生的并发症)、中期(术后30 d以后且180 d以内发生的并发症)和长期(术后180 d及以后发生的并发症),生存情况指标为总生存和疾病特异性生存.结果 从DACCA数据库中检索到符合本研究纳入条件的患者680例.其中评估为无营养风险者500例(73.5%)、有营养风险者180例(26.5%).术后随访时间为0~152个月(平均48.9个月),生存543例(79.9%),其中无瘤生存患者471例(86.7%),带瘤生存患者72例(13.3%);死亡137例(20.1%),其中癌性死亡患者122例(89.1%),非癌性死亡患者15例(10.9%).术后早期并发症48例(7.1%)、近期并发症51例(7.5%)及长期并发症17例(2.5%),这3种并发症在有和无营养风险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3.749.P=0.053;x2=2.205、P=0.138;x2=0.310、P=0.578),术后不同时期发生的具体并发症除了术后早期的吻合口漏在有营养风险患者中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P=0.034)外,其他具体并发症发生率在二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的生存曲线显示,有和无营养风险患者的总生存和疾病特异性生存曲线比较差异均未见有统计学意义(x2=3.316、P=0.069;x2=3.712、P=0.054).结论 从本研究分析结果看,对接受新辅助治疗后进行极限保肛手术的直肠癌患者,术前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在术后30 d内容易发生吻合口漏,虽然未发现有和无营养风险患者间在其他术后并发症和长期生存结果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对患者术前的营养管理仍不可忽视.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极限保肛营养风险术后并发症预后DACCA数据库

    不同受训医师参与外科手术情况的分析:以甲状(旁)腺外科手术为例

    李根棚杨加彬杨霄魏涛...
    82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甲状(旁)腺外科手术为例,探讨不同受训医师轮转期间参与外科手术情况,为优化临床外科医师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前瞻性随机抽取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腺外科行手术治疗病例,分析年轻受训医师(实习医师、专业型研究生及规培医师)和年长受训医师(进修医师以及本院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参与外科手术情况.结果 在抽取的787台甲状(旁)腺外科手术中,相较于年长受训医师,年轻受训医师手术参与率较低,手术参与时长较短,且更倾向于参与每日第1~第3台手术并作为第二或第三助手参与手术.结论 实习医师、专业型研究生、规培医师等年轻受训医师的外科手术培训仍有待完善.

    受训医师外科手术甲状(旁)腺

    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加速康复外科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佳霏任秋平叶佳怡陈雨文...
    827-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肝部分切除手术后加速康复外科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行肝部分切除术同时采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进行围手术期管理的3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索肝部分切除术后加速康复外科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 344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ERAS失败44例,ERAS成功300例.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合并慢性疾病[OR=2.32,95%CI(1.07,4.93),P=0.03]和术中补液量≤2475 mL[OR=2.16,95%CI(1.06,4.42),P=0.03]是ERAS方案失败的危险因素.结论 合并慢性疾病和术中补液量≤2 475 mL是肝部分切除术后ERAS失败的危险因素,影响患者预后.

    加速康复外科失败肝部分切除术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