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严律南

月刊

1007-9424

zgpwzz@vip.163.com

028-85422072

610041

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ases and Clinics in General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胃癌胃切除术后微量营养素缺乏症的研究进展

    许兆万董博
    1135-1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胃癌胃切除术后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其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胃癌胃切除术后微量营养素缺乏症相关研究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微量营养素缺乏症在接受部分或全胃切除术后的胃癌患者中较为常见,尤其是铁、锌、铜、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维生素B12、叶酸等关键营养素的缺乏.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手术对胃肠道解剖结构或生理功能的改变,因为多数微量营养素是通过十二指肠或空肠吸收,全胃或部分胃切除术后绕过了微量营养素的主要吸收部位;此外,术前营养不良、新辅助治疗、术后早期和晚期其他并发症、术后辅助治疗以及胃酸分泌的减少均可能导致一系列微量营养素的吸收障碍.对于胃癌胃切除术后关于微量营养素补充的文献研究相对较少,但是仍有部分研究者支持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在手术前后提供营养支持,少有文献报道对接受胃切除术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不良后果.结论 目前关于胃癌胃切除术后微量营养素缺乏和补充研究的相关文献仍不充分.随着临床医生对微量营养素对疾病或健康影响的关注,2022年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制定了《ESPEN微量营养素指南》以及2024年我国发布了《恶性肿瘤微量营养素缺乏与补充专家共识》,在当前相关研究较为不足的情况下,建议临床医师参照这些指南或共识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对微量营养素缺乏症患者采取个体化的干预措施.

    胃癌胃切除术微量营养素缺乏症

    钙离子/钙调蛋白/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Ⅱ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调控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刘双飞张熙冰焦凌峰冉江华...
    1141-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钙离子(ionized free calcium,Ca2+)/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CaM依赖的蛋白激酶Ⅱ(Ca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Ⅱ,CaMK Ⅱ)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为治疗肝纤维化提供理论支撑.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Ca2+/CaM/CaMK Ⅱ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进程中作用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Ca2+/CaM/CaMK Ⅱ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过程的作用表现为双向调控,可能通过协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或转化生长因子-βl相关途径促进肝星状细胞激活和诱导肝细胞凋亡实现双向调控.结论 目前对Ca2+/CaM/CaMK Ⅱ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进程中作用研究较少,相关认识仍存不足,未来研究应聚焦于该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特别是其上游基因或下游靶标蛋白,这将有助于制定出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的治疗策略,以期实现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逆转,从而为肝纤维化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钙离子钙调蛋白钙调蛋白依赖激酶Ⅱ肝纤维化细胞外基质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进展

    满家豪唐博
    1147-1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目前关于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ISMAD)腔内治疗的研究现状,为血管外科医生及患者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ISMAD腔内治疗相关研究的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目前ISMAD腔内治疗方法主要有置管溶栓术和支架置入术.置管溶栓术对于真腔内血栓形成、真腔闭塞及分支血管部分栓塞的ISMAD患者,通过局部持续泵入尿激酶溶解血栓,以改善远端血供.支架置入术则包括裸支架置入术和覆膜支架置入术两大类,均旨在通过机械支撑和血流导向作用促进真腔再通、假腔血栓化及血管重塑.裸支架具有发展成熟、可选择范围广、性能稳定等独特优势.而覆膜支架则在维持中期通畅率和防止支架内再狭窄方面优于裸支架.结论 随着技术的发展,血管腔内治疗已成为ISMAD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来自国内外的多中心的大量病例报道结果为腔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支撑.置管溶栓术和支架置入术(裸支架置入和覆膜支架置入)为不同类型的ISMAD患者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微创和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肠系膜上动脉动脉瘤夹层支架治疗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