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王义

双月刊

1008-3642

0532-85908507 85908508

266071

青岛市宁德路18号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CHSSCD
查看更多>>《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是由中共青岛市委主管、中共青岛市委党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二十多年来,在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广大作者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先后荣获“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第五届山东省优秀期刊” 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欧互联互通合作:现状、挑战和应对

    鞠维伟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欧互联互通合作取得积极成果,体现在陆海空交通运输、数字和新能源合作、人文交流和贸易投资等领域.在中欧互联互通合作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欧洲以"泛安全化"眼光看待"一带一路"、对"一带一路"贴地缘政治标签、担忧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等.同时,中欧互联互通合作又面临"美国因素"的干扰,中欧之间的互联互通理念也不尽相同.应对上述问题,需要从理念、思路、策略等多方面进行调整、创新.

    中国欧洲互联互通

    试论红色文化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张守珩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红色文化的视角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有助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价值观念的塑造与提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把握与引导;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研究环境、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构建中面临一定的困境,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红色文化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需要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环境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方面下功夫.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环境优化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以青岛市城阳区H社区为例

    王猛刘婷婷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通过访谈法,获得青岛市城阳区H社区"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的一手调研资料,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建构分析框架,剖析H社区"五社联动"模式发展过程中行动者网络建构过程.研究发现,H社区治理过程中形成了以城阳区党委、政府为核心行动者,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等人类行动者和社区智慧管理平台、志愿者制度规范等非人类行动者参与的异质性网络.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应从核心行动者的确定、异质性行动者之间的资源依赖、可转化为共同愿景的强制通行点三个方面加以构建.

    行动者网络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五社联动社区治理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意义、实践探索、发展举措——以青岛市为例

    孙涛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具有极为丰富的理论内涵和较为完善的制度安排,是未来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向.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西方民主的超越与创新,引入了人民广泛参与,具有显著制度优势.青岛市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助力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取得了显著成效.青岛市还需要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地生根,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全过程人民民主民主政治地方实践

    以法治思维推动城中村治理

    李婉平陈佳栋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村庄逐渐演变为城中村的形式.城中村的治理模式面临从传统农村向新型城镇的转变,存在相关法律碎片化、法律服务与村民需求失衡化、管理手段滞后化、法律人才队伍空心化等问题.法治思维强调通过法律手段实现社会治理.在城中村治理中引入法治思维、法律手段,就要依法规范城中村发展、保障居民权益、有效解决城中村存在的诸多问题.应强化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城中村领导体制、构建以村规民约为主体的法律制度、健全村民自治法律制度、加强村级法律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城中村民主监督.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城中村治理,应正确处理好"他治"与"自治"之间的关系,以提升对城中村的治理水平.

    城中村治理法治思维村规民约基层自治

    教育督导与教育行政执法联动机制的完善

    宋敏蔡晓梦
    11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建立教育督导与教育行政执法一体化协同联动机制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环节.目前教育督导与教育行政执法两者职能定位不清晰,造成二者的联动基础不牢靠.为实现教育督导与教育行政执法机制的联动协同,教育督导与教育行政执法的改革应借鉴现有经验,重点破解二者法律法规致送规定不明确、教育督导与教育行政执法的职能定位难、队伍建设不合理等问题,通过对教育督导与教育行政执法法律法规的细化、优化督导队伍与执法队伍的结构,搭建起法治理论与实践应用的桥梁.

    教育督导教育行政执法联动机制地方实践

    央地事权划分视角下流域生态治理的法治进路

    李明耀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域生态治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明晰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央地事权配置是重要基础和保障.我国宪法以及相关法律已为流域生态治理提供了一般化的央地事权框架,但未能回应流域的复合空间系统属性.《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等专门流域立法虽初步划分了特定流域治理中的央地事权,但囿于条款的原则性,具体事权划分不清晰、中央与地方流域协同治理难以操作等问题并未得到妥善解决.构建我国流域生态治理的事权配置机制,应秉持权责利相匹配、适度弹性化等理念,并就中央地方的纵向事权作出科学划分.此外,还应从资金保障、协商沟通、与其他制度的衔接等方面完善流域生态治理事权的配套保障机制,建立与现代流域生态治理体系相适应的央地事权划分模式.

    生态治理流域法治央地事权流域管理机构

    价值·挑战·进路: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文化自信自强

    王前军谢进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自信自强深刻映照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主体的实践向度、特征的题中之义和成效的关键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波助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的征程中持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但与此同时,通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道路总是布满荆棘.实现文化的自信自强面临着资本因素介入文化领域引发价值偏离、网络主体道德缺位造成乱象丛生以及重塑世界文化格局面临重重压力等系列挑战.为此,应从坚定思想航向,厚植全体人民共同价值信仰、提升文化品质,以"第二个结合"推进文化创新、净化虚拟文化空间,夯实网络主体道德基石以及完善叙事体系、提升中华文化影响等方面协同发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自信自强文化强国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重点选题方向

    封3页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