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全科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全科医学
中国全科医学

梁万年

旬刊

1007-9572

zgqkyx@126.com

010-63052088;83525550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A座907

中国全科医学/Journal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国内首家公开发行的中央级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刊号:CN13-1222/R,ISSN 1007-9572)。刊物的宗旨和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探讨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和实践的工作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刊物主要面向基层广大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广大师生,以及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科研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低密度衰减区分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和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高思洁陈泽霖武思羽王正...
    1468-1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异质性疾病,哮喘-COPD重叠(ACO)同时具有哮喘和COPD相关临床特征,部分患者无法配合行肺功能检查,难以判断气流受限程度.目的 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及ACO患者不同低密度衰减区(LAA)分级的临床资料,分析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与LAA分级的关联性,为肺功能检查受限患者提供参考指标.方法 收集 2020 年 3 月—2022 年 5 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AECOPD及ACO患者的临床资料,LAA≥2 级归为肺气肿型,LAA<2 级归为支气管炎型,共分为 4 组:(1)支气管炎型AECOPD组(84 例):LAA 0 级 33 例和LAA 1 级 51 例;(2)肺气肿型AECOPD组(150 例):LAA 2 级 55 例、LAA 3 级 63 例和LAA 4 级 32 例;(3)支气管炎型ACO组(59 例):LAA 0 级 26 例和LAA 1 级 33 例;(4)肺气肿型ACO组(47 例):LAA 2 级 21 例、LAA 3 级 17 例和LAA 4 级 9例.比较AECOPD和ACO患者各组及组内不同LAA分级患者的临床特点.ACO患者及AECOPD患者的FEV1%pred影响因素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与支气管炎型AECOPD组比,肺气肿型AECOPD组BMI、氧合指数(PaO2/FiO2)、FEV1%pred更低,吸烟量、男性、吸烟比例更高(P<0.05).支气管炎型AECOPD组:与LAA 0 级组比,LAA 1 级患者BMI、FEV1%pred、PaO2/FiO2、血清白蛋白(ALB)更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白介素(IL)-6更高(P<0.05).肺气肿型AECOPD组:与LAA 4级患者相比,LAA 3级患者年龄、BMI、FEV1%pred更高,LAA 2级患者BMI、FEV1%pred更高,住院天数更短;LAA 3 级患者NLR、hs-CRP、FEV1%pred高于LAA 2 级(P<0.05).与支气管炎型ACO组相比,肺气肿型ACO组年龄、吸烟量、男性比例、吸烟比例更高,BMI、FEV1%pred更低(P<0.05).支气管炎型ACO组:与LAA 1 级患者相比,LAA 0 级患者应用全身激素、激素总量更高,FEV1%pred更低(P<0.05).肺气肿型ACO组:LAA 4 级组FEV1%pred低于LAA 3级和LAA 2级,LAA 3级患者FEV1%pred低于LAA 2级(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ECOPD和ACO患者LAA分级与FEV1%pred呈负相关(P<0.05).结论 在AECOPD和ACO患者中,LAA分级不同,临床特征不同.ACO患者LAA 1 级比LAA 0 级对激素更不敏感.LAA分级与FEV1%pred呈负相关,LAA分级可以为肺功能检查受限的AECOPD和ACO患者在评估气流受限程度方面提供参考.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低密度衰减区肺气肿多重线性回归

    不同类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病例特点与诊治分析

    王超侯征李华军李蓉...
    1475-1479,1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现行剖宫产瘢痕妊娠(CSP)分型依据仅参照超声影像特点,目前尚缺乏该分型标准下不同类型CSP病例临床特点的分析总结.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CSP的病例特点及诊治差异.方法 纳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 2014 年 7 月—2022 年 6 月收治的CSP患者共 862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分型标准分为Ⅰ型、Ⅱ型、Ⅲ型组,并对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CSP患者中Ⅰ型组占 36.5%(315/862),Ⅱ型组占 53.1%(458/862),Ⅲ型组占10.3%(89/862).3组患者的年龄、孕产史、既往宫腔手术史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SP患者中腹痛发生率为 24.2%(209/862),阴道出血发生率为 65.0%(560/862).3 组CSP患者腹痛及阴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61、0.062).Ⅲ型组患者诊断时停经时间为 55(46,64)d,妊娠物中位径线长 29.6(19.1,43.3)mm,术前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为 60 673(17 164,122 203)mU/mL,需辅助药物杀胚治疗、腹腔镜监视下手术、子宫动脉阻断率分别为27.0%(24/89)、33.7%(30/89)、32.6%(29/89),手术时长 101(67,125)min,住院时间 4(3,7)d,治疗花费 11 933.7(8 760.7,15 250.6)元,术后 24 h累计出血量、出血≥200 mL发生率及输血率分别为 83(33,178)mL、24.7%(22/89)、7.9%(7/89),均高于其他两组(P<0.001).所有患者持续性CSP发生率为3.1%(27/862),3组持续性CS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53,P=0.187).结论 不同类型CSP患者的年龄、孕产史、既往宫腔手术史及腹痛、阴道出血等临床特点无明显差异.Ⅰ型和Ⅱ型患者治疗侵入性较小,Ⅲ型患者的医疗资源消耗较多,对多学科团队及个体化管理有较高要求.不同类型患者经规范管理,其治疗预后均较理想.

    剖宫产术瘢痕妊娠体征和症状治疗预后

    基于肾小球滤过率的肾上腺醛固酮瘤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研究

    常钰朋耿茜茜火睿孙侃...
    1480-1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醛固酮瘤(APA)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常见类型.对于单侧肾上腺腺瘤者,虽然共识推荐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比值(ARR)作为APA的筛查指标,由于缺乏统一的检测方法和诊断流程,ARR切点值范围变化大.因此临床需要一种可靠、快捷的预测模型协助鉴别APA.目的 探讨肾小球滤过率(GFR)与APA的相关性,基于此构建APA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 收集 2012-2022 年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肾上腺内分泌激素评估后行手术治疗病理回报为单侧肾上腺肿物患者493例,根据APA和肾上腺无功能腺瘤的诊断标准,最终纳入APA组155例,无功能腺瘤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组 113 例.收集患者的病史资料、生化资料等.按照GFR四分位数水平将患者分组,分析GFR与APA的相关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PA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的区分度,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价模型的预测精准度,Hosmer-Lemeshow检测模型的拟合度,运用决策曲线与临床获益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按照GFR四分位数进行分组(Q1~Q4组),Q1 组:≥107.4 mL·min-1·(1.73 m2)-1(n=67),Q2 组:99.7~107.3 mL·min-1·(1.73 m2)-1(n=67),Q3 组:88.6~99.6 mL·min-1·(1.73 m2)-1(n=67),Q4 组:≤88.5 mL·min-1·(1.73 m2)-1(n=67),各组APA发生率分别为 47.8%(32/67)、53.7%(36/67)、58.2%(39/67)、71.6%(48/67).Logistic回归趋势性检验提示随着GFR水平降低,APA患病风险呈趋势性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160 mmHg(OR=5.209,95%CI=2.531~10.720)、高血压病程≥59 个月(OR=4.326,95%CI=1.950~9.595)、血钾<3.25 mmol/L(OR=4.714,95%CI=2.046~10.860)、GFR[Q4 组:≤88.5 mL·min-1·(1.73 m2)-1](OR=4.106,95%CI=1.492~11.300)、基础血浆醛固酮>13.42 ng/dL(OR=8.756,95%CI=4.320~17.749)为AP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0).根据多因素筛选的变量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 0.898(95%CI=0.859~0.936),以此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C-index为 0.898,模型有较好的预测精度.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该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度(χ2=14.059,P=0.080).预测概率阈值在 0.10~0.90 时该模型具有显著的预测效能.结论 随着GFR水平降低,APA患病风险呈趋势性升高.基于收缩压、高血压病程、血钾、GFR四分位分组、基础血浆醛固酮 5 种因素构建的APA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一致性和临床实用性,可帮助识别APA,有助于临床决策.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瘤肾小球滤过率列线图预测模型

    调中益气汤治疗老年气虚型慢传输便秘的疗效研究

    赵红波吴晓晶杨云葛志明...
    1487-1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调中益气汤最早用来治疗脾虚湿滞所导致的胃肠病.多年临证经验发现,调中益气汤加减可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STC).目的 评价调中益气汤治疗老年气虚型STC临床疗效及对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银川市中医医院 2022 年 5 月—2023 年 4 月肛肠科、治未病中心就诊的中医辨证为气虚型STC患者 100 例,选用 1:1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50 例和对照组 50 例.观察组采用调中益气汤煎汤口服,对照组 50 例口服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各治疗 4 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4 周后记录并比较每周完全自主排便次数(CSBM)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积分和 48、72 h标记物排出率,检测胃肠激素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 3 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便秘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 4 周后,观察组每周CSBM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症状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48、72 h标记物排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 5-羟色胺、血管活性肽、生长抑素低于对照组,而胃泌素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4 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031,P=0.046);随访 3 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5.134,P=0.023).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有 2 例服用调中益气汤后出现腹胀,对照组 4 例口服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出现口干、恶心、头晕等,均未进行对症治疗,试验终止后症状自行消失.结论 调中益气汤能够改善老年STC患者中医证候、胃肠传输时间和临床症状,调节胃肠神经激素水平,促进胃肠动力,且临床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便秘慢传输便秘老年人气虚型促胃肠动力药(中药)胃肠激素类

    左慈丸的化学成分及治疗围绝经期听力损失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

    刁翯白文佩赵立东
    1493-15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近年来,围绝经期听力损失(PMS-HL)症状得到普遍关注,但无针对性治疗.左慈丸治疗耳聋已有百年历史,但尚无该药治疗PMS-HL的相关研究.目的 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初步探讨左慈丸对PMS-HL的作用机制及治疗靶点.方法 检索数据库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2月.根据左慈丸的组方,通过TCMSP和Uniprot数据库挖掘该药物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根据GeneCards、OMIM、TTD、DrugBank、PharmGKB数据库获取PMS-HL的蛋白靶点,取其交集,筛选左慈丸治疗PMS-HL的潜在治疗靶点,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的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功能筛选核心靶点.采用Metascape数据库对蛋白的功能及其通路进行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和Pymol对核心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确定核心靶点与左慈丸的关键活性成分之间的结合能力.于 2022 年 9 月—2023 年 1 月建立绝经大鼠模型:假手术组(SHAM)组、去卵巢组(OVX)组、左慈丸(ZCW)组,并检测血清中关键蛋白白介素1β(IL-1β)水平,使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左慈丸组方中化合物的活性成分 90 个,潜在蛋白靶点 226 个,PMS-HL相关靶点 2 481 个,左慈丸与PMS-HL交集靶点150个.基因本体论(GO)功能中获得生物过程共183个条目,分子功能103个条目,细胞成分103个条目;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前三位分别是癌症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通路和化学致癌的受体激活通路.分子对接显示,左慈丸治疗PMS-HL的主要活性成分有槲皮素、山柰酚、豆甾醇、β-谷甾醇、异鼠李素、薯蓣皂苷、四氢鸭脚木碱和海风藤酮;左慈丸的活性成分与核心靶蛋白: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1(AKT1)、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白介素 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胱天蛋白酶 3(CASP3)、IL-1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雌激素受体1(ESR1)结合能稳定.3组大鼠血清IL-1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73,P<0.001).结论 左慈丸中的槲皮素等 90 个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AKT1 等 226 个潜在蛋白,实现调控组织细胞的抗氧化应激、调节血脂血糖代谢、抗肿瘤等途径,直接或间接地起到保护围绝经期听力功能的作用,IL-1β可能是其中发挥作用的关键靶蛋白.

    围绝经期听力损失左慈丸中药化学成分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活血通络法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囊性变患者血清骨吸收/成血管/成骨蛋白调节作用的研究

    何宪顺韦雨柔何敏聪林锟...
    1504-1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IONFH)中囊性变具有"双刃剑"作用,活血通络法对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疗效佳,但对囊性变骨吸收/成血管/成骨蛋白调节作用尚未明确.目的 探讨活血通络法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囊性变患者血清骨吸收/成血管/成骨蛋白作用的影响.方法 纳入 2019 年 1 月—2021 年 1 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髋关节研究中心收治的 60 例SIONF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30 例.另选取同时期在医院体检正常且无激素使用史 30 例志愿者作为正常组.治疗组给予活血通络胶囊(2 g/次,3 次/d)及碳酸钙(600 mg/次,1 次/d)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碳酸钙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 12 个月,同时患肢加以限制性负重.采集空腹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骨保护素(OPG)、钙黏蛋白相关蛋白(CTNNB1)的表达水平,以门诊复诊方式分别于患者出院后第 6、12 个月进行 2 次随访,以股骨头塌陷定义为终点事件.以髋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坏死面积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3 组研究对象基线RANKL、PDGF-BB、OPG、CTNNB1 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组RANKL、PDGF-BB均高于正常组,OPG、CTNNB1 均低于正常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示,时间和组别对RANKL、PDGF-BB、VEGFA、OPG、CTNNB1 水平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和组别对RANKL、PDGF-BB、VEGFA、OPG、CTNNB1 水平主效应显著(P<0.05).其中第 6 个月治疗组RANKL水平高于对照组,第 12 个月治疗组PDGF-BB水平高于对照组,第 6、12 个月VEGFA、OPG、CTNNB1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 12个月治疗组髋关节VAS评分、坏死面积评分低于对照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第12个月治疗组髋关节VAS评分、坏死面积评分低于治疗前,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髋关节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活血通络法能上调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RANKL、PDGF-BB、VEGFA、OPG和CTNNB1 蛋白表达水平,有效促进SIONFH患者骨修复及改善临床症状,推测该疗法通过"骨吸收/成血管/成骨"三元修复网络促进囊性变骨修复作用.

    股骨头坏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病活血通络骨吸收/成血管/成骨蛋白

    音乐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张勇王森莉黄荣华徐凤萍...
    1511-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高,病情发展快,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音乐治疗干预AD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缺乏有效的系统评估与分析.目的 对音乐治疗AD患者认知、情绪、生活能力、睡眠障碍等方面的干预效果进行Meta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Medline、Elsevier Science Direct、PubMed、Embase中关于音乐治疗方法对AD患者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3 年 2 月,采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研究纳入15篇RCT文献,共1 0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音乐干预组对AD患者认知功能(MD=4.35,95%CI=1.64~7.05,Z=3.15,P=0.002)、负性情绪(SMD=-0.71,95%CI=-1.26~-0.15,Z=2.51,P=0.01)、生活能力(SMD=-0.91,95%CI=-1.55~-0.27,Z=2.77,P=0.006)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在睡眠障碍干预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04,95%CI=-3.10~1.02,Z=0.99,P=0.3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周期<12周(P=0.01)、治疗时长<45 min/次(P=0.02)、治疗频次≥3次/周(P<0.001)、实施方式为个体(P<0.001)、实施方式为个体+团体(P=0.002)、干预措施为接收式音乐治疗(P<0.001)的音乐干预组对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周期≥12 周(P=0.004)、治疗频次<3 次/周(P=0.01)、实施方式为个体+团体(P=0.02)、干预措施为接收式音乐治疗(P=0.002)、干预措施为主动式音乐治疗(P=0.002)的音乐干预组对负面情绪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音乐治疗能够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精神状况,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不高,仍需要借助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循证研究加以验证.

    阿尔茨海默病音乐疗法治疗结果认知情绪生活质量Meta分析

    成人血清骨钙素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风险的Meta分析

    张娜文黄少敏田利民
    1519-1524,1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血清骨钙素(OCN)是骨形成的标志,可能增加NAFLD的风险.目的 本研究进行Meta分析,以定量评估影像学或活检证实的NAFLD与OCN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ROSPERO以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维普网(VIP)中有关血清OCN与NAFLD的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和队列研究.由 2 名研究人员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0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 13 篇文献,包含 11 772 例参与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NAFLD患者血清OCN水平低于非NAFLD者(SMD=-0.73,95%CI=-1.20~-0.27,P<0.05);血清OCN最低四分位数NFALD发生率高于OCN最高四分位数(OR=2.19,95%CI=1.15~4.17,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合并基础疾病、研究质量、研究设计不是异质性的来源.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删除 1 项研究后Meta荟萃分析的结果没有显著变化,表明结果稳定可靠.Egger's检验未发现统计学发表偏倚(P=0.519).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血清OCN水平与NAFLD发生风险增加呈负相关.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骨钙素观察性研究Meta分析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我国异地就医研究现状与展望

    刘畅王宇菲
    1525-1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在医疗保险碎片化及人口流动常态化的背景下,如何为异地就医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结算服务日益成为实践界和理论界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的 分析我国异地就医问题研究现状、热点及演化趋势,为异地就医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23-06-10以我国异地就医问题为主题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定量分析异地就医领域文献数据,对发文时间、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方面的特征开展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有效文献590篇.我国异地就医领域研究的文献2009年突破个位数(16篇),此后年发文量呈波浪形变化趋势.核心作者(发文量≥3 篇)57 位,合计发文量为 238 篇(40.34%);作者合作网络密度值为 0.051.研究机构以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地方医保管理部门为主;发文量排名第一位的研究机构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22 篇),其次为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9 篇)、华北理工大学(8 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6 篇)、江西中医药大学(6 篇);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密度仅为 0.001 6.关键词词频分析:关键词网络图谱中共有424个节点和1 188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13 2."异地就医""医疗保险""跨省就医""异地结算"在关键词共现网络中占据中心地位.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分析:除"异地就医"外,共形成了"医疗保险""直接结算""管理""新农合""跨省就医""满意度""长三角""分级诊疗"九大聚类主题.结论 我国异地就医领域研究质量与深度在不断提升,但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合作网络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聚焦异地就医难点/热点问题,创新研究方法,不断强化研究者跨机构交流与合作.

    诊室就医异地就医保险,长期医疗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热点研究趋势

    医学中的全科医学——从《柳叶刀》200 年历史看现代医学中的全科医学发展(八):对恩格尔生物心理社会范式的思辨

    杨辉
    前插1-前插4页

    全科医学初级卫生保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恩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