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全科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全科医学
中国全科医学

梁万年

旬刊

1007-9572

zgqkyx@126.com

010-63052088;83525550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A座907

中国全科医学/Journal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国内首家公开发行的中央级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刊号:CN13-1222/R,ISSN 1007-9572)。刊物的宗旨和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探讨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和实践的工作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刊物主要面向基层广大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广大师生,以及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科研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成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基层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北京社区健康促进会...
    3453-3475,3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血压、2 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被统称为"三高",常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中,显著增加了患者的住院和死亡风险,以及相关疾病负担.因此,有必要对三者进行共同风险管理和规范治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慢性病防治的"主战场",现有临床证据对"三高"人群的基层预防、治疗及管理具有重要启示,但目前国内外尚无适用于基层的"三高"共管规范、共识和指南.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等4家学/协会组织基层医务人员,并邀请心血管、内分泌、药学及公共卫生等诸多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广泛征询基层医务人员临床实践需求,在整合与评价"三高"基层防治相关证据的基础上,经过多轮讨论、修订与投票表决,形成了包含21条推荐意见的"三高"基层防治专家共识.本共识的推荐意见旨在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三高"防治意识和能力,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三高"防治提供科学的策略支持,为实施具有基层特色的"三高"共管奠定坚实基础.

    高血压糖尿病2型血脂异常慢性病共病"三高"防治初级卫生保健专家共识

    近十年中国全科医生继续教育研究的系统评价

    侯姝羽曾欣王婷婷牟彪...
    3476-3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随着居民疾病谱的改变和国家分级诊疗的推进,全科医生在疾病诊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持续变化,需要全科医生不断参与继续教育培训,给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决策和疾病管理.目的 分析近十年(2013-2022 年)我国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培训研究的发展现状、培训质量与研究质量.方法 2023年1月,以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ERIC、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 8 个中英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获取有关中国全科医生继续教育的培训研究,进行阅读、分析、整理和总结,检索时限为 2013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利用医学教育研究质量量表(MERSQI)对文献的研究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本综述共纳入文献 49 篇,其中英文文献 11 篇,中文文献 38 篇.继续教育的培训主题集中于心脑血管疾病(22.4%)、急救相关内容(6.1%)、精神疾病(6.1%);培训形式较为单一,以传统的专家授课为主(69.3%),仅 6.1%采用技能培训的形式,4.0%的研究采用PBL/TBL教学的培训形式;通常缺乏严格的评价:有 31 项(63.2%)研究采用问卷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其中 19 项未经信效度检验.研究设计中,单组前后对照的研究设计占比最大(53.1%),随机对照前后测占比 26.5%,对照前后测占比最小(4.1%).明确提及进行伦理审批的研究有 9 项(18.3%),大多数研究未进行伦理审批(81.7%).评估集中于针对全科医生培训前后的知识和技能提升(85.7%),较少涵盖实际行为改变(14.2%)及对于患者和医疗机构的获益(22.4%).结论 近 10 年全科继续教育研究的关注度不足,但发展空间较大.未来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拓展培训主题、采取多元的培训方式,利用信效度佳的评估工具,并关注培训后所带来的实际行为改变,以此让患者获益,多维度提升全科医生继续教育培训的质量.

    教育,继续全科医生系统评价质量

    我国全科医生本科阶段的培养现状与问题反思——基于全国10所高校的调研

    朱雪波雷灿灿林瑾
    3483-3484,3494页

    全科医生本科阶段人才培养方案

    我国订单定向医学生履约、留任意愿率的Meta分析

    孔燕左延莉刘江华吴华贝...
    3485-3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为改变基层全科医生数量不足的问题,我国从 2010 年开始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以下简称订单生)培养项目,当前我国五年制本科订单生的整体履约意愿、履约情况、留任意愿仍不清楚,需要有更可靠的证据支持.目的 系统评价我国本科订单生的履约意愿率、履约率、留任意愿率,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2年1-6 月,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数据库,以获取与我国订单生基层服务意愿、履约情况、留任意愿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设定为2010-2021年,文献语种限定为中、英文.由 2 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4 软件进行单组率的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9篇文献,调查时间为2010-2020年,涉及22 413名订单生.订单生的履约意愿率为62%[95%CI(55%~69%)],履约率为 95%[95%CI(93%~96%)],留任意愿率为 16%[95%CI(12%~1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2011 年发表文献的履约意愿率[90%,95%CI(84%~96%)]高于其他年份发表的文献(P<0.01),华北地区的履约意愿率[87%,95%CI(84%~90%)]高于其他地区(P<0.01),在校学生的履约意愿率[68%,95%CI(67%~69%)]高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生(P<0.01);2020 年发表文献的履约率[99%,95%CI(99%~100%)]高于其他年份发表文献(P<0.01),华中地区履约率[100%,95%CI(99%~100%)]高于其他地区(P<0.01);2015年发表文献的留任意愿率[36%,95%CI(2%~70%)]高于其他年份发表文献(P<0.01),华南地区的留任意愿率[23%,95%CI(4%~41%)]高于其他地区(P<0.01),在校学生的留任意愿率[18%,95%CI(13%~22%)]高于规培生和基层服务生(P<0.01).结论 我国订单生的实际履约率较高,但履约意愿和留任意愿不高,地区、时间、所处医学教育阶段是影响因素.

    订单定向医学生全科医生履约留任影响因素分析Meta分析

    游戏应用于医学教育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张鸿飞赵明一冯怡然肖广芬...
    3495-3499,3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游戏是医学教育中一种新兴的教学工具,其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有吸引力的补充学习形式.近年来对于游戏应用于医学教育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国内相关研究发展较慢.回顾在医学教育中使用游戏的相关研究文献,全面了解该领域发展现状及热点,有利于促进我国医学教育研究领域的发展.目的 分析游戏应用于医学教育研究的现状,为今后游戏应用于医学教育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于2023年2-4月,借助CiteSpace 6.1R6、Microsoft Excel 2019 软件,以"game"and"medical education"为主题,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WoSCC)检索 2013-01-01-2023-02-26 共 11 年间的相关文献,对发文量、作者、国家/机构、关键词、爆发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 652 篇英文文献.近 11 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美国是发文量(201 篇)、中心性(0.48)位居第一的国家,第二和第三分别是加拿大(67 篇,中心性 0.15)和英国(56 篇,中心性 0.47).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以发文量 21 篇成为发文总量最多的机构.高频关键词包括医学教育、教育、严肃游戏、模拟和表演.关键词突现分析中突现程度最高的关键词是严肃游戏(突现强度 3.4).结论 目前,游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不同游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但没有高质量的证据为教育者提供证据式建议.我国在该领域仍需进一步探索,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应用游戏,以更好的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

    教育,医学游戏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全科医生人格特质与工作压力的关系研究——基于工作需求和资源模型的调查分析

    黄文静邱珊娇梁艳嫦郑思华...
    3500-35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息息相关,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医生参与调查时的职业倦怠状况,忽略了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如工作需求、工作资源、人格特质等).目的 工作需求和工作资源是职业健康的驱动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全科医生人格特质在工作需求和资源(JD-R)模型中对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 2023 年 5 月在线招募深圳市罗湖区26家社康中心的全科医生,无记名自填简易工作压力量表(BJSQ)和大五人格模型特质(TIPI)测试,69.6%的全科医生做了有效应答.工作压力量表包含工作需求(8 项目)、工作资源(任务级 8 项目、工作组级别 11 项目、组织级别 8 项目)和相关结果(10 项目).人格特质包括性格外向型、宜人愉快型、认真负责型、情绪稳定型和公开坦率型,采用中位数以及 25%和 75%百分位数表示各项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方差分析检验不同人格特质和JD-R模型相关因子.结果 罗湖区全科医生人格特质类型,无论男女,均以"认真负责型"为最重要的特质,其中 40 岁以下和初级职称者以"宜人愉快型,认真负责型"为主要特质,40 岁以上和高级职称以"情绪稳定型,认真负责型"为主要特质.五种人格特质与人际冲突、角色冲突、工作控制、工作适应性、工作的价值、家人和朋友支持、工作保障、应对组织变动、心理应激、家庭满意程度、工作投入、履行职责相关(P<0.01),与定性工作负荷、工作可预测性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宜人愉快型人格(r=0.295,P<0.01)和情绪稳定型人格(r=0.196,P<0.01)与职场骚扰相关;情绪稳定型人格特质与JD-R模型相关(P<0.01).结论 中国全科医生人格特质与其工作压力、社会心理工作环境和结果有密切关系,可借助工作需求和资源模型作为预测指标,未来的工作倦怠研究应考虑人格因素.建议 在医学院和规培招收学生或学员时,增加人格、情商、逻辑、关系等测试,以遴选和招募更适合医学服务的人进入医学领域;对于不同人格特质的医生,可结合个人特点给予相应的工作需求和工作资源支持,减少职业倦怠的产生,提高工作效率和健康产出.作者提议对中国医生的人格特质与其学习和工作压力和绩效的关系做进一步深入探讨.

    人格全科医生工作压力人格特质工作需求-资源模型

    基于PCAT的签约服务模式下社区儿童健康服务质量研究

    王晰殷涛杨慧敏王皓翔...
    3510-3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其综合、连续、协调、便捷和经济的特点,扮演着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计划免疫以及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要角色,为儿童健康服务奠定坚实基础.开展家庭医生签约管理下的儿童保健服务,对于提升儿童健康服务质量至关重要.然而,我国基层机构在儿童健康服务能力方面存在地区差异,因此,准确评价基层儿童健康服务质量,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推动基层儿童健康服务向更高水平发展.目的 了解签约儿童家长对社区儿童健康服务质量的评价情况,分析质量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儿童健康服务质量、推进儿童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以成都市某区为案例地区,2022 年采用方便抽样,抽取该区 3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样本机构,采用初级卫生保健服务质量评价工具(PCAT)中文版,对样本机构签约儿童家长进行社区儿童健康服务质量在线问卷调查.结果 共完成 3 631 名签约儿童家长调查.样本机构社区儿童健康服务质量PCAT中文版总得分为(58.72±13.43)分.社区儿童健康服务质量PCAT得分相对较高的维度为"持续性""社区首诊(服务可及性和服务使用)"以及"服务综合性(服务提供)",而"以家庭为中心""综合性(可用服务)"和"协调性(转诊)"等维度得分相对较低.不同户籍、文化程度、平均年收入、有无熟悉的医护人员和过去 1 年在该中心就诊次数的调查对象PCAT中文版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户籍所在地,母亲的文化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有无熟悉的医护人员和过去 1 年在该中心就诊次数均是PCAT总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案例地区签约服务模式下社区儿童健康服务质量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应重点加强社区儿童健康服务综合性(可用服务)和服务协调性(转诊),推动以儿童及家庭为中心理念落实,关注非本地户籍儿童健康服务工作.

    儿童保健服务签约服务社区卫生中心初级卫生保健服务质量评价工具

    样本构成的异质性对基层慢性病管理质量调查结果影响的多重对应研究

    喻国谌金花伍悦蕾刘述益...
    3515-3519,3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管理能力评估是慢性病管理中很重要的内容,但研究者在使用相关量表时没有重视样本异质性对调查结果科学性的影响.目的 基于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管理质量的调查,探讨样本构成的异质性对量表评价结果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 2022 年 2 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从成都市 23个地级市、区(县)、46 家基层医疗单位选取 889 名医务人员作为样本,使用中文版慢性病保健评估量表(ACIC)评估医疗单位的慢性病管理质量评分,采用多重对应分析探索性别、工作年限、职称、学历、岗位构成不同带来的样本异质性对评分的影响.结果 医务人员慢性病管理能力总评分与其学历呈负相关,与职称呈正相关(P<0.05);研究对象慢性病管理能力决策支持维度评分与工作年限呈负相关(P<0.05);研究对象慢性病管理能力信息系统维度评分与工作年限呈负相关,与学历呈正相关(P<0.05).多重对应分析结果提示:(1)总体上医务人员学历越高,给出的慢性病管理能力总评分越低;中级职称倾向于给予最高的评分.(2)决策支持评分维度,工作年限越长的医务人员倾向于给予越高的评分.(3)信息系统评分维度,工作年限越短的人员倾向于给予越高的评分;大专/本科学历倾向于给予最高的评分.结论 样本构成的异质性对基层慢性病管理质量评价量表的结果会产生确切的影响,这意味着评价会发生偏差,特别是不利于机构间的公正比较,以上提示量表的制订需要严格规范适用范围,量表信效度检验及推广使用中需要重视样本的构成情况,保证其同质性,以确保基层慢性病管理质量评价的客观性、有效性.

    慢性病疾病管理质量指标,卫生保健影响因素分析多重对应分析

    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及共病模式对SRH状况的影响研究

    苏比努尔·艾外都力古丽巴哈尔·卡德尔木开达斯·塔西吕宇娟...
    3520-3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慢性病患病及共病模式给全球卫生事业带来重大挑战,慢性病患病与人群的个人自评健康(SRH)状况之间关联紧密.然而,目前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及共病模式现状,以及对SRH状况的影响相关研究甚少.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地区中老年群体慢性病患病及共病模式的现状,探讨慢性病患病及共病模式对SRH状况的影响,为提升农村中老年群体健康水平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 2016-2019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RK030)的调研数据库;对家庭中男女主事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患慢性病情况、SRH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有序Logistics回归分析筛查SRH状况的影响因素,采用自组织映射(SOM)网络训练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评估 14 种慢性病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和各类慢性病对SRH状况的影响程度.结果 共调查 3 400 名中老年人.不同疆域分布、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患病或伤残情况、患慢性病情况居民SRH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疆域为南疆、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患有慢性病是SRH状况的危险因素(P<0.05);性别为男性,年龄为 45~59 岁,职业为牧民、机关或事业单位员工、技术工人,婚姻状况为离异,患病或伤残情况是SRH状况的保护因素(P<0.0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地区中老年群体慢性病患病率为36.47%,其中患病率排在前三位的疾病分别是高血压(17.47%)、关节炎或风湿病(8.62%)、心脏病(5.68%);慢性病共病率为8.09%,共病患病率排在前三位的疾病分别是高血压(6.12%)、关节炎或风湿病(5.18%)、心脏病(4.71%);共病模式主要以患 2 种慢性病为主(78.18%);患 2 种慢性病共病模式主要以高血压+心脏病为主,患 3 种慢性病患病模式主要以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或风湿病为主;患慢性病情况对SRH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患慢性病患者SRH状况明显低于未患慢性病人群,患 2 种及以上慢性病患者的SRH状况低于患 1 种慢性病患者.结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的慢性病患病及共病情况较高,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关节炎或风湿病、心脏病、贫血等慢性疾病对SRH状况的影响比较明显,因此需进一步加强慢性病服务系统的建设,完善中老年健康档案,设立慢性病共病专科门诊来检测并控制中老年人群慢性病共病情况;另外,应加强对中老年群体的健康教育,提升对慢性病的认识,并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中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慢性病共病农村人口慢性病共病模式自评健康状况中年人老年人影响因素分析

    新形势下上海市社区母婴保健服务开展现状的质性研究

    马晓霞石济顺钮利华陈宁清...
    3529-3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随着我国出生人口的断崖式下降及生育政策的接连调整,重新审视母婴保健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是必然的,但这也给母婴保健服务的重要供给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母婴保健工作开展的现况,以期为提升社区母婴保健服务水平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 2022 年 8 月—2023 年 4 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在上海市中心城区的 5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参与式观察期间,对 10 位母婴保健服务提供者开展个人深度访谈,并组织上海市城乡结合区的 12 位社区母婴保健服务提供者进行焦点小组访谈.此外,邀请 8 位进入妇产科医联体建设的三级医院产科工作人员开展 2 场焦点小组访谈,从不同角度获取信息.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 4 个主题、11 个亚主题:(1)部分保健项目落实不佳:心理保健缺乏、避孕指导难达效果、中医保健落实难度大;(2)人力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人力资源不足、专业知识技能欠缺、工作积极性差、家庭医生团队作用甚微;(3)服务执行过程困难重重:跨区管理难度大、居民参与度低;(4)服务整合协作有待完善:上级医疗机构定位偏离、各机构间沟通协调不足.结论 当前上海地区社区母婴保健服务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应充分利用医联体建设机遇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建立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各层级机构任务分工的同时,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真正激发社区母婴保健服务人员的士气和服务热情.多措并举切实提高社区母婴保健服务质量,满足社区母婴保健服务需求.

    母婴保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纵向医联体上海市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