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全科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全科医学
中国全科医学

梁万年

旬刊

1007-9572

zgqkyx@126.com

010-63052088;83525550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A座907

中国全科医学/Journal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国内首家公开发行的中央级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刊号:CN13-1222/R,ISSN 1007-9572)。刊物的宗旨和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探讨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和实践的工作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刊物主要面向基层广大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广大师生,以及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科研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和癌症基因组图谱临床数据分析并鉴定肝细胞癌的Hub基因研究

    陈超陈天翔刘钱伟张秩...
    4050-4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常见的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约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病例的90%,其复发率和死亡率较高,目前发生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目的 探索HCC潜在的分子机制,发掘新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下载RNA-seq表达数据和临床相关信息,通过差异基因表达分析正常肝脏组织与HCC组织的差异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基于TCGA中HCC的基因表达数据概况,使用WGCNA R包建立共表达网络,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选择具有临床意义的模块,并筛选候选Hub基因;进一步分析候选Hub基因在HCC组织和正常肝脏组织显著差异表达、与HCC患者总体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是否显著相关,最终确定Hub基因;通过人类蛋白质图谱数据库对Hub基因蛋白表达进行验证.结果 本研究的基因表达数据来自 50 个正常肝脏组织样本和 373 个HCC组织样本.通过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发现 7 230 个在HCC和正常肝脏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HCC中 3 691 个上调基因和 3 539 个下调基因).富集分析表明,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和有丝分裂过程;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小分子代谢和有机酸代谢等过程.WGCNA确定了 19 个与HCC患者临床特征相关基因模块,通过分析模块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筛选出青色模块和紫色模块.青色模块基因中同时与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强烈相关的前两个基因为VPS45 和FAM189B;紫色模块基因中同时与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强烈相关的前两个基因分别为CLEC1B和FCN3,因此将VPS45、FAM189B、CLEC1B和FCN3 确定为最终的Hub基因.人类蛋白质图谱数据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VPS45和FAM189B在H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FCN3 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肝脏组织,CLEC1B在HCC组织和正常肝脏组织中表达差异不明显.结论 初步确定VPS45、FAM189B、CLEC1B和FCN3 可能是HCC的新型潜在生物标志物,这些Hub基因可能为HCC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癌,肝细胞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Hub基因分子靶向治疗

    血清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2作为潜在的肝细胞癌诊断标志物的研究

    麦尔哈巴·麦麦提艾力张凯楠赵辉亚库甫·托合提...
    4060-4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肝细胞癌(HCC)是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HCC发病率上升.甲胎蛋白(AFP)是HCC诊断中的经典血清标志物,但其灵敏度低,亟待研发新型分子生物标志物用于HCC的早期诊断.目的 检测HCC患者血清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2(PARP2)蛋白表达水平,并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潜在的HCC诊断标志物.方法 在TCGA数据库中分析 50 例健康体检者与 371 例HCC患者的PARP2 mRNA水平,通过PARP2 表达量绘制诊断HC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在HCC细胞和正常肝细胞中检测PARP2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水平.收集 2021 年 3 月—2022 年 7 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8 例新发HCC患者的血清样本及同期 38 例体检健康者血清样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PARP2 蛋白水平,并分析HCC患者血清PARP2 蛋白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血清PARP2 表达水平用于HCC诊断与AFP阴性HCC(AFP<20 μg/L)诊断的效能分析,评估血清PARP2 与AFP联合诊断HCC患者与体检健康者的效能.结果 基于TCGA的大数据分析,癌组织PARP2 mRNA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01);HCC细胞HepG2 中PARP2 mRNA表达水平、PARP2 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肝细胞WRL68(P<0.05).HCC患者血清PARP2 蛋白表达水平高于体检健康者(P<0.001).不同淋巴转移、肿瘤数目者血清PARP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ARP2表达水平诊断HC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 0.92,灵敏度为 76.32%,特异度为 97.37%,截断值为 19.45 μg/L.经血清AFP检测,38 例HCC患者中 21 例为AFP阴性HCC.血清PARP2 蛋白水平诊断AFP阴性HCC的AUC为 0.95(95%CI=0.88~1.00),灵敏度为 85.71%,特异度为 97.37%,截断值为 19.59 μg/L.进一步评估PARP2 联用AFP的诊断效能,使用"并联"的联合诊断模式,结果显示:联合诊断HCC的灵敏度为 92.11%,特异度为 94.74%,AUC为 0.934 2;针对AFP阴性的HCC患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 85.71%,特异度为 94.74%,AUC为 0.902 3.结论 PARP2 在HCC中高表达,可以作为HCC筛查的生物学标志物,尤其是AFP阴性的HCC.

    癌,肝细胞PARP2甲胎蛋白诊断标志物

    卒中后认知障碍评估工具筛查准确性的Meta分析

    马玉霞杨依依魏晓琴陈燕茹...
    4066-4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早期识别及干预有助于延缓PSCI的发生及进展,因此,使用准确的神经心理评估工具对PSCI进行筛查,对于患者的管理和治疗至关重要.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PSCI筛查工具的筛查准确性,为准确筛查PSCI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PSCI筛查工具的诊断性试验研究,检索日期为建库至 2022 年 12 月.2 位研究者各自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估偏倚风险.采用Stata 17.0 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共纳入 57 篇文献,包含 12 113 例患者,报告了 7 种PSCI筛查工具: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院-加拿大卒中网 5-min测验(NINDS-CSN 5-min测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老年认知功能减退知情者问卷(IQCODE)、阿登布鲁克认知能力检查-修订版(ACE-R)、认知功能电话问卷修订版(TICS-m)、5分钟蒙特利尔评估(MoCA-5 min).Meta分析结果显示:MoCA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84(95%CI=0.80~0.87)和0.74(95%CI=0.67~0.80),合并AUC为0.87(95%CI=0.84~0.90);MMSE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为0.73(95%CI=0.67~0.79)和0.76(95%CI=0.69~0.82),合并AUC为 0.81(95%CI=0.77~0.84);IQCODE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为 0.73(95%CI=0.48~0.89)和 0.95(95%CI=0.75~0.99),合并AUC为 0.91(95%CI=0.88~0.93);NINDS-CSN 5-min测验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为 0.83(95%CI=0.78~0.87)、0.69(95%CI=0.60~0.76),合并AUC为 0.85(95%CI=0.81~0.88);ACE-R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为 0.90(95%CI=0.80~0.95)、0.61(95%CI=0.19~0.91),合并AUC为 0.90(95%CI=0.87~0.92);TICS-m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为 0.84(95%CI=0.75~0.91)、0.67(95%CI=0.61~0.74),合并AUC为0.66(95%CI=0.60~0.71).结论 IQCODE和ACE-R的合并AUC较高,且IQCODE具有较高的合并特异度,ACE-R具有较高的合并灵敏度,故IQCODE和ACE-R是较为准确的PSCI筛查工具.因IQCODE和ACE-R纳入文献数量有限,以上结论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予以验证.

    卒中后认知障碍筛查工具Meta分析诊断性试验

    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江湖王晓萱张振香赵志欣...
    4077-4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脑卒中发病率高且复发风险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在医院治疗后需过渡至家庭康复,患者在过渡期体验复杂,亟需通过Meta整合更为全面地了解患者在过渡期的体验和感受.目的 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体验的质性研究.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CINAHL、PsycINF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收录的有关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日期为建库至 2023-07-11.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汇集性整合的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 共纳入 13 篇文献,提炼出 46 个研究结果,归纳出7 个类别,最终得出 3 个整合结果:身心社会各层面的动态改变产生交互影响;整体照护需求强烈;积极应对疾病并逐渐过渡到新的生活常态.结论 脑卒中患者从医院过渡至家庭期间面临复杂的身心挑战和多层次的照护需求.医护人员应关注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的真实体验和未满足需求,为患者提供整体性和连续性的照护服务,促进患者身心社会的全面过渡.

    卒中过渡期护理质性研究Meta整合

    新型冠状病毒诱发的炎症后肺纤维化治疗新进展

    黄丽惠舒娟陶会会包海荣...
    4085-4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属于全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全球卫生系统造成重大威胁.SARS-CoV-2 感染康复后部分患者长时间存在多种呼吸道症状,这被称为SARS-CoV-2 感染急性期后遗症,SARS-CoV-2 感染后肺纤维化(PCPF)作为其中一种后遗症可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有关PCPF的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PCPF的治疗方法做一综述,旨在改善PCPF患者的预后.

    新型冠状病毒肺纤维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肺纤维化治疗综述

    神经振荡在意识障碍诊疗中的应用展望

    张慧敏单大卫张艳
    4093-4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意识障碍(DOC)的诊断及治疗具有挑战性,DOC的神经机制之一是神经振荡同步性及连接性的破坏.本文从神经振荡应用于DOC诊疗的理论基础、应用进展以及存在不足 3 个方面评述了神经振荡在DOC诊疗中的研究进展.神经振荡即神经元群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周期性、同步性的放电活动,在不同程度DOC中神经振荡的频谱特征、相位同步及对神经调控反应方面有明显差异,基于脑电图(EEG)的神经振荡分析揭示了不同意识水平下的信息传递及处理能力,从而有助于更准确地区分不同程度DOC以及通过调节神经振荡达到DOC促醒治疗的目的.尽管目前仍存在机制研究不深入、应用转化较慢等问题,但神经振荡已在DOC的诊疗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意识障碍神经振荡脑电图综述

    《全科医学服务中的人工智能:务实的、谨慎的、乐观的观点》摘译

    STOKES-LAMPARD HMACHIRORI MBENNETT F杨辉...
    前插2-前插3页

    人工智能全科医学英国医疗服务

    国际全科前沿——高温与早产率小幅上升有关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