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全科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全科医学
中国全科医学

梁万年

旬刊

1007-9572

zgqkyx@126.com

010-63052088;83525550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A座907

中国全科医学/Journal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国内首家公开发行的中央级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刊号:CN13-1222/R,ISSN 1007-9572)。刊物的宗旨和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探讨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和实践的工作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刊物主要面向基层广大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广大师生,以及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科研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8-2023年上海市普陀区7~18岁儿童青少年中心性肥胖变化趋势分析

    张瑜于硕王冰清冉青青...
    4168-4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随着居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日益严峻,威胁着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目前多数研究主要以BMI作为儿童青少年肥胖的评价指标,可能低估了儿童青少年中心性肥胖水平.因此,亟需评价儿童青少年中心性肥胖水平及变化趋势,为有针对性提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目的 分析 2018-2023 年上海市普陀区 7~18 岁儿童青少年腰围水平及中心性肥胖率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 2018 年、2020-2023 年上海市普陀区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数据,分析普陀区 7~18 岁儿童青少年腰围水平、中心性肥胖率及变化趋势.以不同性别儿童青少年年龄别第90 百分位数(P90)作为儿童青少年高腰围界值点,将腰围超过同年龄同性别组的P90 值定义为中心性肥胖.应用SPSS 22.0、SAS 13.1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Excel 2021 进行图形绘制.结果 2018-2023 年参加上海市普陀区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学生共 280 648 人次,其中男生 146 334 人次(52.1%),女生 134 314 人次(47.9%),中位年龄为10.5(8.7,12.6)岁.2018-2023年男女生腰围整体水平呈波动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男=209.785、H女=373.076,P<0.001),男生由 2018 年的 65.2(58.0,74.0)cm下降至 2023 年的 64.8(56.9,74.0)cm,女生由60.5(55.0,67.0)cm下降至59.8(53.8,66.2)cm.2018-2023年男女生组各年份中心性肥胖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男=264.123、χ2 女=448.289,P<0.001);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结果显示,2018-2023 年男女生组中心性肥胖率整体呈下降趋势(Z趋势男=-10.974,Z趋势女=-15.218,P趋势<0.001);男生中心性肥胖率由 2018 年的 28.8%(6 714/23 286)下降至 2023 年的 24.6%(7 935/32 227),女生中心性肥胖率由 21.9%(4 604/21 062)下降至 15.5%(4 604/29 695).男生整体腰围水平及中心性肥胖率均高于女生(U=7 128 257 114.500、χ2=2 928.075,P<0.001).男女生中心性肥胖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Z趋势男=35.167,Z趋势女=6.533,P趋势<0.001).结论 本研究提示普陀区7~18 岁儿童青少年腰围水平、中心性肥胖率呈波动下降趋势;男生腰围水平和中心性肥胖率较同年龄女生高;中心性肥胖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本研究结果为后续有针对性开展儿童青少年中心性肥胖干预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

    肥胖,腹部中心性肥胖儿童青少年上海普陀区腰围变化趋势

    初中生肥胖防控资源评估的质性研究

    林依溪潘莎莎张有捷
    4176-4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青春期是肥胖问题的高风险期,针对青少年开展肥胖防控尤为紧迫和必要.然而现有干预措施普遍面临无法持续开展或扩大推广的困境,亟需通过资源评估识别和发掘现有的社区资源或优势,促进青春期肥胖防控项目的开展和维持.目的 对初中生肥胖防控进行资源评估,识别获得当下政策环境、物质环境、社会环境、信息环境中的优势资源、不足之处与改进建议.方法 2023-2024年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从中国东部某市疾病控制中心、教育局、城区 3 所初级中学中选取 11 名承担初中生肥胖防控相关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面对面访谈;在以上 3所初中各邀请 8 名家长及其子女进行专题小组访谈,每组 8 人,共计 6 组.通过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关于初中生肥胖防控,受访者提及的优势资源主要包括实现肥胖监测、保障校内营养膳食和体育运动的政策与条件,以及可用于传播健康信息的宣传媒介;不足之处主要为缺乏可高效推进肥胖防控的专项政策与方案、各场所的物质和社会环境资源无法充分支持健康饮食与运动、信息环境资源的质量与力度难以促成知信行转变等.关于改善资源环境,受访者提出的建议主要包括落实刚性监管和柔性激励、提高资源可及性、动员多方合作和强化健康宣教等.整合现有资源和改进建议形成了一份资源评估清单,分别对应 10 类政策环境资源,8 类物质环境资源,20 类社会环境资源和 12 类信息环境资源.结论 当前各环境中存在多项有利于初中生肥胖防控的优势资源,但也面临诸多不足之处亟需改善.后续初中生肥胖防控可参考资源评估清单诊断资源现状,使干预措施更好地匹配现有环境,以增强干预策略的效果与可持续性.

    肥胖症肥胖管理综合预防资源评估青少年访谈

    肠道菌群:儿童肥胖的重要参与者

    罗宇罗丹唐彬秩
    4182-4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肥胖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新挑战.研究表明,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改变可通过影响机体营养吸收与代谢、诱发炎症反应及肠-脑轴的调控等机制导致儿童肥胖的发展.目前,双歧杆菌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被发现能够降低体内脂肪含量、发挥抗炎特性及增强肠道屏障功能,而普雷沃氏菌则与膳食纤维诱导的个体糖代谢改善密切相关.针对具有改善机体糖脂代谢作用的部分肠道菌群进行转化应用,将有助于儿童肥胖的早期防治.本文主要介绍了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组成变化对儿童肥胖的影响以及肠道菌群参与肥胖发病的机制,重点阐述了短链脂肪酸在调节肠道菌群和改善肥胖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从肠道菌群视角干预儿童肥胖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肠道菌群儿童肥胖机制短链脂肪酸

    基于ICD-11传统医学章节的消渴病伤残权重研究

    赵兰慧高婧周尚成
    4190-4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的审议通过,首次将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章节纳入其中.伤残权重是量化非致死性疾病和伤害对健康损失的权重系数,是衡量疾病负担的重要参数.目的 基于ICD-11 传统医学章节,调查消渴病伤残权重,为中医疾病负担测算提供参考,为建立与国际标准相衔接并体现中医药卫生服务信息的统计网络奠定基础.方法 于2020-06-01-2021-06-01,运用视觉模拟法(VAS)在临床中医师、健康人群中进行消渴病各下位类伤残权重调查.运用带有VAS标尺的欧洲生命质量量表(EQ-5D-3L)在患者中进行伤残权重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专家意向论证.结果 对中医师调查的VAS权重显示,上消0.300(0.185,0.380),中消 0.430(0.368,0.568),下消 0.585(0.510,0.738),消渴厥 0.725(0.660,0.908).对患者调查的消渴病伤残权重显示,患者VAS转换权重为上消0.310(0.225,0.373),中消0.395(0.335,0.453),下消0.445(0.360,0.513),消渴厥0.590(0.550,0.698);调查员赋值权重为上消0.152(0,0.311),中消0.240(0,0.275),下消0.380(0.186,0.622),消渴厥0.484(0.311,0.814).对健康人调查的VAS权重显示上消0.210(0.150,0.390),中消0.345(0.260,0.510),下消 0.425(0.313,0.748),消渴厥 0.640(0.380,0.898).各调查方式得到的上消、中消、下消、消渴厥伤残权重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3.883、76.561、34.575、74.014,P<0.001).上消、中消、下消、消渴厥的对中医师调查的VAS权重、患者VAS转换权重、调查员赋值权重、对健康人群调查的VAS权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543、35.692、19.924、16.327,P<0.05).通过专家意向论证,认同了消渴病在标准化框架下按照上消、中消、下消、消渴厥的分类进行伤残权重测算的方法;定性认同了上消、中消、下消、消渴厥伤残权重逐渐加重;基本认同了对中医师调查的伤残权重.结论 初步探索了基于ICD-11 传统医学章节以及中医国家标准,运用VAS法以及欧洲生命质量量表进行消渴病伤残权重调查的方法,为中医疾病负担测算提供了参考.研究结果通过了专家意向论证.广州市消渴病伤残权重较重,应重视因伤残导致的消渴病健康寿命年的损失,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消渴伤残权重中医药信息学

    补肺益肾组分方Ⅲ组分配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研究

    秦燕勤董浩然杨静帆李海博...
    4196-4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重大慢性疾病,气道重塑是其重要病理机制.补肺益肾方对COPD疗效较好,其有效成分组成的补肺益肾组分方Ⅲ(ECC-BYF Ⅲ)与之疗效相当,可显著改善COPD模型大鼠气道重塑,但其组分配伍规律尚待揭示.目的 基于COPD大鼠模型评价ECC-BYF Ⅲ及其组分配伍对COPD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ECC-BYF Ⅲ组分分成补气、补肾、化痰、活血 4 类,按数学排列组合的方法将其分成不同的组分配伍组.2018 年 5-9 月进行动物实验.将 216 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ECC-BYF Ⅲ、不同组分配伍及氨茶碱组,共 18 组,每组 12 只.第 1~8 周,采用香烟烟雾暴露联合反复细菌感染的方法制备COPD稳定期大鼠模型(正常组除外);第 9~16 周,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苏木素-伊红(HE)染色技术观察气道壁及气道平滑肌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12(MMP-1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胶原蛋白(COL)-1、COL-3、MMP-12 等气道重塑相关指标水平.Region(R)值综合评价各组分配伍对COPD大鼠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ECC-BYF Ⅲ及其组分配伍、氨茶碱组大鼠气道壁厚度均降低,ECC-BYF Ⅲ组、补气化痰组、扶正化痰组、扶正活血组、补气祛邪组、氨茶碱组大鼠平均气道平滑肌细胞数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ECC-BYF Ⅲ组、补肾组、补气化痰组、补气活血组、补肾化痰组、补肾活血组血清bFGF水平降低,ECC-BYF Ⅲ组、扶正组血清MMP-12 水平降低,ECC-BYF Ⅲ及其组分配伍、氨茶碱组BALF MMP-12、BALF COL-1 水平均降低,ECC-BYF Ⅲ组、补肾组、化痰组、活血组、扶正组、补气化痰组、补气活血组、补肾活血组、扶正化痰组、补气祛邪组、补肾祛邪组及氨茶碱组BALF COL-3 水平均降低(P<0.05).对COPD大鼠气道壁厚度、气道平滑肌增生情况、血清及BALF中所有气道重塑相关指标进行R值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除化痰、祛邪组分配伍外,ECC-BYF Ⅲ及其余组分配伍和氨茶碱组均可改善COPD大鼠气道重塑(P<0.05),以补气祛邪、扶正化痰、补气活血组分配伍改善COPD大鼠气道重塑效果较好.结论 ECC-BYF Ⅲ及其组分配伍可不同程度干预COPD大鼠气道重塑,其中以补气祛邪、扶正化痰、补气活血(均含补气类组分:人参皂苷Rh1 和黄芪甲苷)组分配伍效果较为显著.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补肺益肾组分方Ⅲ气道重塑组分配伍大鼠

    雌激素及其受体在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

    何帮靖周明旺张朋威
    4204-4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病理性疼痛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包括炎症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癌性疼痛.大量研究证实,雌激素及其受体与病理性疼痛之间密切相关,对其发生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文阐述了雌激素及其受体在病理性疼痛中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为病理性疼痛的防治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导未来研究方向.

    雌激素雌激素受体炎症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癌性疼痛

    基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探析补肾法治疗2型糖尿病生精障碍的思路

    卢威杨云松林连美刘琼...
    4210-4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DM)高血糖病理状态是导致男性生精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是人体全身植物性功能、神经内分泌网络的重要枢纽,生理上主导人类生殖及生长发育,病理上又可受到DM高血糖病理状态的影响,是 2 型糖尿病(T2DM)生精障碍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机制之一,肾虚是生精障碍和T2DM共同的病因病机.肾藏精所体现的"主生殖、生髓充脑"功能与HPG轴功能相似,补肾法对HPG轴功能具有调节改善作用,为补肾法治疗T2DM生精障碍奠定理论基础.补肾经典方剂在治疗DM与生精障碍上相得益彰,为临床以补肾法防治T2DM生精障碍之不育症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下丘脑-垂体系统糖尿病,2型生精障碍补肾理论探讨

    快速综述在医学研究领域应用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李苗苗吴雪景城阳张乐...
    4215-4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面对一定时间内原始研究数量的激增,耗时较长的传统系统综述较难及时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快速综述(RR)作为系统综述方法的拓展,通过简化步骤和流程,可在有限时间内整合现有研究,从而满足快速决策的需求.目前RR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医学研究领域,但其应用现状尚不清楚.目的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探究RR的研究现状与热点.方法 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 2001-2023 年有关RR的应用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和VOSviewer对中英文文献的年发文量、国家、机构、作者、期刊、关键词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文文献 151 篇,英文文献 1 197 篇.2001-2023 年RR应用研究发文量逐步上升,但国外较国内发文量多且增加趋势明显;英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252 篇),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52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发文量居国内首位(23篇);国内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是《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2 篇),国外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是BMJ Open(42 篇);国内以门鹏、翟所迪、赵紫楠等为主的作者团队发表研究较多;国外以NUSSBAUMER-STREIT、GARTLEHNER、TRICCO等为主的作者团队发表研究较多;国内引用频次较多的文献以RR应用和方法学介绍、药物或技术的快速评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影响等内容为主,国外引用频次较多的文献以COVID-19 影响、治疗和流行病学因素的快速评估,或快速综述方法学研究等内容为主;国内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慢性或重大疾病干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领域,国外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COVID-19 病因、干预、诊断、预防及影响,儿童药物干预安全性及有效性、中老年人群医疗卫生保健、癌症治疗或死亡风险等与决策制定相关的快速证据综合领域.结论 目前国内外医学领域RR应用研究发展差异较大,国外RR应用研究趋向成熟,国内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未来可借鉴国外应用经验,不断拓宽国内RR发展领域.

    文献计量学快速综述系统综述快速评估医学研究数据可视

    国际全科前沿——患者对全科服务改进决策的影响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