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青年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青年研究
中国青年研究

月刊

1002-9931

qnyj@vip.sina.com(学术版),qn_chengcai@sina.com(成才版)

010-68722794

100089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25号

中国青年研究/Journal China Youth Stud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其高水准、新视野、现实感和权威性受到青年读者、学人和青年工作者的喜爱,《中国青年研究》的被转载、摘登量的排名一直名列全国青年与青年研究类期刊前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完美游戏:理解"云相亲"青年的情感"麦当劳化"

    张楠楠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性的后果之一,是极端理性化的运行机制已经嵌入情感领域."云相亲"青年的情感关系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择偶要求标准化、相亲流程绩效化、关系建立程序化、情感投入效率化的"麦当劳化"现象.情感麦当劳化其实质是技术的加速发展带来的平台对人的情感控制,本文将极端理性的情感麦当劳化的形成原因概括为"完美游戏".相亲平台运行过程中将"条件"前置,自我建构的相亲青年在建构的平台中依据"条件"进行选择,幻想"完美"伴侣,进而在平台定制的"无限选择"中寻找"完美"伴侣.用户追求完美的人性特点,与相亲平台的运营逻辑完美契合,导致青年困于对"完美"的追求而陷于情感麦当劳化.

    情感麦当劳化云相亲互联网平台情感控制

    垂直领域的精准陪伴:青年新型社交样态的叙事图景和引导路径

    梁丹
    94-10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垂直领域的精准陪伴系青年社交需求的应景更迭,是特定情感需求在青年群体中所折射出的现代亚文化社交景观,大众化、精准化、轻盈化勾勒了垂直领域精准陪伴的叙事图景,映射出社交环境变迁、社交媒体倦怠以及青年群体对舒适临场体验和社交边界感的渴求.为实现这一新型社交样态与主流文化的融合共振,克服其所催生的浅社交化、圈层茧化、社交陷阱以及交往方式逐利化等社交束缚症候,应合理引导青年群体的社交需求,助推圈层裂变融合,规制社交平台运营机制,塑造理性社交心态,推动其在动态演进中迈向适度与理性.

    垂直领域精准陪伴搭子社交心态

    "刷简历":新媒体实习生的生命时间管理与劳动同意制造

    曹璞姚卉
    10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时间社会学出发,以新媒体组织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灵活用工——实习生的劳动同意制造为例,探究不稳定的青年数字劳工的主体性建构.在被新媒体实习生称为"刷简历"的劳动实践中,其劳动同意建立在"进取自我"对生命时间的理性控制之上,目的在于用当前的不稳定劳动换取毕业后稳定的职业前景,以期获得对未来时间的自主掌控;当遭遇劳动困境时,他们倾向于理性计算沉没成本,通过延迟满足将困境合理化."刷简历"的劳动实践受时间文化的影响:个体需要通过自我管理高效利用一切时间,使之转换为简历上可计量的功绩.理性计算下的劳动同意体现为一种表面的、展演性的"进取",生命时间的理性管理带来的是非理性后果.

    生命历程劳动同意实习生等待的政治进取自我

    新兴青年群体的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秦广强林芸媛
    11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灵活就业和新兴行业领域已成为新时期吸纳青年群体就业的重要渠道,但与此同时,新兴领域青年群体的就业形式、就业质量也面临一些挑战,对就业服务和劳动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一项面向北京市新兴青年群体的抽样调查数据,从客观和主观双重维度出发,构建新兴青年就业质量测算评价指标体系,并就该群体就业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新兴青年的整体就业质量状况一般且内部呈现明显分化,独立文艺青年、网络文化青年状况更优,而网约车司机、配送员等平台经济青年状况明显较差.以教育、工作经验(年龄)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对新兴青年就业质量的客观维度(尤其是收入)有正向影响,但对于主观维度则无显著影响或具有负向影响.今后应采取更加精准的措施推动新兴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有效回应特定群体的利益诉求与发展权益,不断提升他们的就业获得感和受益感.

    新兴青年就业质量双重维度内部分化影响因素

    青年美术家作品欣赏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