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青年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青年研究
中国青年研究

月刊

1002-9931

qnyj@vip.sina.com(学术版),qn_chengcai@sina.com(成才版)

010-68722794

100089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25号

中国青年研究/Journal China Youth Stud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其高水准、新视野、现实感和权威性受到青年读者、学人和青年工作者的喜爱,《中国青年研究》的被转载、摘登量的排名一直名列全国青年与青年研究类期刊前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风格态度迈向生活哲学:"松弛感"的本土化突围

    方格格王璐璐
    92-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闻媒体与社交媒体对青年人的"松弛感"展演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相较于社交媒体中自媒体用户与商家对松弛感的追求,一些媒体从批判性视角提出,"松弛感"看似抵抗了传统工作伦理,却落入了另一个由资本与公众共同参与的消费文化陷阱.松弛感为何能从网络流行语发展成一种实践潮流,又如何从一种风格化的行为展演转化为生活哲学?本研究考察了中国青年对"松弛感"的模仿、呈现与理解,认为松弛感已成为一种本土化的态度表达,不能将其理解为单纯的抵抗或躺平,而应看到其包含的丰富内涵.对松弛感的肯定,反映了人们对"后台努力"促成"前台松弛"这一价值观念达成的共识,也体现了主体对工作、生活主体性的反思与重建,尤其是人在人机协作的工作环境中对自主性、丰富性与自我超越性的追求."松弛感"内蕴的积极意义,为当代青年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自省与反思提供了空间.

    松弛感青年亚文化风格生活哲学社交媒体

    全球数字经济转型与青年就业:趋势、挑战及应对

    宋佳王卉卉
    102-1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智化"转型,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为青年就业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数字经济正在重塑全球青年就业市场,支撑起"数字+"就业生态,零工经济和橙色经济为青年就业提供了机会和岗位.与此同时,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不均、部分国家数字基础建设滞后、青年数字就业能力准备不足,给数字化转型经济体中青年就业带来挑战.面向未来,各国正在通过宏观层面的数字就业政策、中观层面的橙色经济业态、微观层面的青年数字就业培训以及综合层面的多方协力,优化数字社会中青年就业生态.

    数字经济青年就业橙色经济数字素养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困境与破解对策——基于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和互动的分析

    刘佳
    11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辅导员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职业通常被称为"做学生工作",大学生是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对象和工作中接触最频繁的群体.个体化时代情境下,青年大学生呈现"原子化"的特征,与组织的联结弱化,权利意识增强,"个人主义"萌生,辅导员身份"祛魅",辅导员容易陷入学生工作"走不近""理不清""管不了"的职业困境.本文以个体化理论为视角,聚焦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和互动,结合当代大学生观念和行为的特点及变化,探讨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困境及产生原因,并提出应对的路径建议.

    高校辅导员职业困境个体化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