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热带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热带医学
中国热带医学

杜建伟

月刊

1009-9727

ctmffff@vip.163.com;ctmffff@163.com

0898-65377298、65326675

570203

中国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44号

中国热带医学/Journal China Tropic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 中国热带医学贯彻“预防为主,面向国内外”的办刊方针,突出热带医学与公共卫生特色,促进有关学科发展。介绍防治、研究成果、公共卫生和妇幼保健等经验,介绍国内外在热带病防治与研究中的新技术、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并力求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以严谨的技术性,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竭诚为全国医疗、卫生、医药、环保部门的科研、管理人员和医药院校师生,尤其是广大基层医疗、卫生战线的同志们服务。栏目设置:述评、 论著、疾病控制、临床诊治、传统医学、检验技术、卫生监测、公共卫生、研究进展、理论探讨、科技信息、媒介防制、营养与食品等。报道内容: 主要报道传染病,非传染病和病因不明疾病的防治研究,如各种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真菌病、立克次体病、螺旋体病、性病、皮肤病、艾滋病、营养缺乏或过多病、物理病、职业卫生、中毒、贫血、社区卫生、环境卫生等。其 它: 本刊被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 被国际文献检索系统MEDLINE和Global Health等 收录;2003年被评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和国家<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并与国内外90余种期刊交换。2006年 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海黄补肺方对矽肺大鼠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吕纪华刘瑛王丽蓝保强...
    1006-10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海黄补肺方对矽肺大鼠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海黄补肺方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气管滴注二氧化硅(silicon dioxide,SiO2)悬液的方法建立大鼠矽肺模型,造模后24h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及海黄补肺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个月.末次给药1h后处理大鼠,测定大鼠肺指数,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肺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Masson染色法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海黄补肺方中、高剂量组大鼠的肺指数,血清IL-1β,肺组织HYP、MDA含量降低(P<0.05),海黄补肺方高剂量组血清TNF-α含量降低[(238.64±51.80)ng/L]、肺组织SOD含量升高[(55.30±13.77)pg/mL](P<0.05).HE、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海黄补肺方中、高剂量能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及纤维化.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海黄补肺方高剂量组大鼠外周血分化簇(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8+T细胞百分含量降低(P<0.05),CD4+/CD8+比值升高(1.44±0.19)(P<0.05),CD4+T细胞百分含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黄补肺方对矽肺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胶原蛋白含量,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及纤维化,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减少氧化应激、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有关.

    海黄补肺方矽肺炎症因子氧化应激T淋巴细胞亚群

    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和全基因组测序在一起学校结核传播中的应用

    张秀芝赵爱兰张爱洁马聪兴...
    1011-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s,VNTR)和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分析一起学校结核病疫情的传播情况,探讨2种基因分型方法在处理学校结核传播中的作用.方法 对2019年北京市首起学校耐多药肺结核聚集性疫情中获得的6株菌株分别进行菌种鉴定、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VNTR以及WGS分析,分析菌株的分型特征,确定传播链.结果 6株阳性培养菌株共涉及2个年级4个班的6名学生,其中1人为首发病例,3人是首发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另外2人为一般接触者.经菌种鉴定6株菌株均为结核分枝杆菌.Spoligotyping分型结果显示5株菌株为北京基因型,另1株无结果.VNTR基因分型将6株菌株分成3个簇,菌株成簇率为66.7%,最大的一簇包含4株菌株,基因型相同,表明存在一定程度的近期传播.其余2株为单一菌株,分别在1~2个位点上与其他4株菌相差1.0~1.6个拷贝.WGS结果显示6株菌株间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差异均>12个SNP,按照本研究分子生物学鉴定标准,6株菌株间异质性较大,不存在同源性.结论 WGS较VNTR基因分型方法在判断结核病近期传播方面有更高的精度和优势.在学校发生结核病疫情,尤其是有耐药结核病例时,WGS能更加精准的鉴定结核病近期传播情况,应作为传统流行病学的补充.

    学校结核病全基因组测序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

    广州市2021-2022年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

    江思力崔笛张林琳石同幸...
    1016-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广州市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掌握其存在的主要健康风险,为保障人群健康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 2021-2022年对广州市宾馆(酒店)、商场(超市)、理发店、美容店、候车室、沐浴场所、游泳场(馆)、健身房等8类公共场所开展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进行评价.结果 2021-2022年共抽检广州市8类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公共用品用具及水质样品7125份,合格率93.3%,候车室的合格率最低,为81.5%.室内空气合格率89.0%,游泳场(馆)合格率最低为76.4%,各类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合格指标主要有湿度、噪声、菌落总数及PM2.5,商场(超市)的噪声合格率最低为0,候车室的湿度、PM2.5、菌落总数合格率均最低,分别为11.1%、50.0%和88.9%;用品用具(公用设施)合格率97.4%,各类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公用设施)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合格指标主要有毛巾pH值和部分用品用具(公用设施)的菌落总数,其中商场(超市)收银台菌落总数总的合格率最低,为69.4%;游泳场(馆)水质合格率86.2%,不合格指标主要有泳池水pH值、氧化还原电位、消毒剂余量和浸脚池水游离性余氯,其中泳池水氧化还原电位合格率最低,为50.0%.结论 广州市公共场所整体卫生状况较好,但候车室、沐浴场所的室内空气以及游泳场(馆)水质合格率较低等问题不容忽视,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卫生监管,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用品用具水质菌落总数游离性余氯

    北京市昌平区2006-202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

    王鲁茜王靓洁邢英杰王子忆...
    1021-1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北京市昌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和分布特征,为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06-2023年北京市昌平辖区内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对事件级别、类型、时间分布、空间分布等要素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北京市昌平区2006-2023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 219起(年均68起),涉及病例2 097例(年均117例),突发事件年发生数呈现整体下降趋势.突发事件以一般级(31起,均为传染病事件)、未分级事件(1 183起,其中一氧化碳中毒1 141起,传染病事件34起)为主;无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占比最高,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高发,发生场所以家庭(1 091起,占95.62%)为主.传染病突发事件在2月和6-8月高发,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42起,60.00%)和学校(25起,35.71%),涉及霍乱、水痘、甲型H1N1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病种.多数突发事件分布于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的回龙观、东小口、北七家、沙河、城北街道等街(镇).2006-2023年昌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报告时间的中位数为0.29 d,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发现-报告时间与疫情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s=0.429,P<0.01).结论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传染病疫情为昌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来源和防控工作重点;城乡结合乡镇为此类突发事件高发和防控重点区域.针对霍乱、水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传染病导致的公共卫生事件,应通过加强疫情监测,扩大疫苗接种范围,提升处置能力等措施提高突发疫情的应对和防控水平.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预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