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仇加勉

双月刊

1672-2140

gadx@chinajournal.net.cn

010-83903269/3267/3037

100038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公安学、法学、犯罪学、语言文学等方面的论文,也刊登政治经济学、民族学、宗教学、历史学、社会学、高教研究等方面的文章。读者对象为公安干警及公安、政法系统院校师生和政治理论工作者,研究人员、公安、政法系统工作人员。有英文目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TOE框架下警务透明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1省数据的fsQCA分析

    郭丹丹
    10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提升警务透明度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以我国31个省级公安机关为案例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技术、组织、环境条件对地方公安机关警务透明度的驱动路径.研究发现:不存在单一条件构成高水平警务透明度的必要条件,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多重并发",形成驱动高水平警务透明度的多样化组态,技术条件在提升警务透明度方面发挥着较为普适的作用.

    警务透明度影响因素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组态分析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对于预测警务型人工智能的规制研究

    张惠彬孙倩红
    121-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在警务领域的应用,优化了资源配置,有效降低了犯罪率,因而得到了全球执法机构的高度认可.然而,其应用亦引发了公众对数据安全性、预测精准度以及算法透明性等方面的关注与疑虑.对此,欧盟通过了《人工智能法案》,该法案采用"以人为中心"的治理理念,依据风险等级对人工智能系统进行分类监管.其中,对于预测警务型人工智能,欧盟将其定位为"具有不可接受风险"的类别,从而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对其进行了专门规制.此举无疑标志着欧盟在人工智能监管领域的领先地位.对于我国而言,可以借鉴欧盟的立法经验,结合《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所倡导的价值观,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标准,确立算法透明度规则,并完善算法决策问责机制.这将有助于加快我国人工智能立法的进程,确保在保障人权和促进科技发展的双重目标之间取得平衡,引导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有序发展.

    人工智能欧盟预测性警务算法时代风险监管

    党建引领下治安共同体构建的路径研究

    姬艳涛艾恒平
    130-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治安共同体成为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重要抓手.然而,由于价值疏离化下的共识瓦解、社会原子化下的关系割裂以及权力碎片化下的协同不足,使得多元主体难以在社会治安治理中形成整体性合力.党组织的权威嵌入和枢纽作用为治安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新的联结路径,即通过政党文化整合下的价值联结推动了治安共同体的共识凝聚,通过政党社会整合下的关系联结织密了治安共同体的治理网络,通过政党行政整合下的制度联结激活了治安共同体的集体行动.同时,党组织在治安共同体塑造过程中的主导性,还呈现出"行动主义"的逻辑取向与"简约主义"的治理智慧,这使得其在应对高度复杂性与高度不确定性的治安治理事务中展现出巨大优势.

    党建引领治安共同体枫桥经验网络化治理

    安全感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基于信任机制的检验

    梁辉刘兴昊陈佳霖
    141-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构造包括工作安全感和居住安全感的安全感指标体系,检验安全感对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居留意愿的影响及机制.发现安全感显著影响了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但居住安全感主要在居留意愿较低的阶段上发挥作用,之后则主要受到工作安全感的影响.和居住安全感的线性正向影响不同,工作安全感的居留意愿效应呈U型特征,这一结论比较稳健.以信任为机制的中介效应分析,检验了"安全感-信任-居留意愿"的影响链条.其中,人际信任和投资信任机制得以验证.安全感的居留意愿效应只在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群体中发挥作用,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受到安全感的影响更大.最后,从破除流动人口社交内卷化、改善流动人口安全感知和发挥信任桥梁作用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启示.

    居住安全感工作安全感信任居留意愿中介效应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