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微生物学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微生物学会

严延生

月刊

1002-2694

rsghb@fjcdc.com.cn

0591-87552018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津泰路76号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Zoonos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性科技期刊,是国内医学、兽医学专业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探讨和交流同类微生物在人畜间感染、发病的特点及相互关系的理论;总结和介绍人兽共患病专业的研究成果和防制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结核分枝杆菌双组分系统PhoP蛋白的免疫学特性

    李雪宁唤唤康健徐铭泽...
    352-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结核分枝杆菌双组分系统PhoP蛋白的免疫学特性.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PhoP蛋白的B细胞和T细胞表位.将Mtb H37Rv phoP基因克隆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上,并将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 BL21菌株中,经IPTG诱导表达及亲和层析法纯化获得PhoP重组蛋白.用ELISA分析Mtb感染小鼠和TB患者血清中PhoP特异性抗体水平.PhoP重组蛋白经肌肉注射途径免疫小鼠,分离小鼠多抗血清,用ELISA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抗体效价和抗体特异性.分离小鼠脾细胞,用ELISpot和ELISA法分别检测分泌IFN-γ细胞频数及其分泌水平.结果 经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PhoP含有24个B细胞抗原表位和11个优势T细胞表位.成功构建PhoP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纯化的PhoP蛋白.Mtb感染小鼠和TB患者血清中的PhoP特异性抗体显著升高,查准率分别为99.9%和82.5%,特异度均为100%.PhoP免疫小鼠诱导产生高水平特异性抗体,免疫小鼠脾细胞经抗原体外刺激后,IFN-γ的分泌水平和细胞频数均显著增加,IL-2和IL-10分泌水平上调.结论 PhoP蛋白可诱导体液免疫应答和Th1型为主的细胞免疫.PhoP蛋白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且具有一定的TB诊断效能.本研究为阐明PhoP在Mtb感染中的作用及其用于TB诊断奠定了 一定的基础.

    结核分枝杆菌双组分系统PhoP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

    海南省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岛特征和毒力因子分析

    符晓莹李欢李沙王立程...
    359-368,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岛(genomic island,GI)特征和毒力因子差异,为类鼻疽病的诊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B.pseudomallei临床分离株,PCR检测和测序分析毒力相关GI,在Islandviewr 4平台上提交全基因组序列注释格式文件,整合SIGI-HMM与IslandPath-DIMOB两种算法预测GI,通过序列比对分析GI独特性和毒力因子差异.结果 共收集到52株B.pseudomallei临床分离株,结果显示,52个基因组按进化距离分为3个分枝,其中82.69%(43/52)菌株集中在分枝1.52个B.pseudomallei基因组共识别出828个GI,按序列相似性聚类为157个GI cluster.GI在基因组中占比达2.05%~6.38%.GI cluster1和2存在全部菌株中,但84个(53.50%)GI cluster只聚类到单个基因组.10个GI cluster很可能是特有的,其中5个来源同属细菌,2个来源其他属,3个来源不确定.25个GI cluster与毒力相关,B.pseudomallei BP76和BP169含有其中8个,是所有菌株中毒力相关GI最多的.52株B.pseudomallei 的毒力基因除了 fhaB1、fhaB2、BPSL1661、cheY1、wzM、tssH-5/clpV、tssA-5、boaA 和boaB存在差异,其余都表现一致.与泰国和澳大利亚B.pseudomallei临床菌株比较,boaA、boaB、cheY1和chbp在两个国家的菌株中都表现出差异,同时fhaB1、fhaB3和bimA在澳大利亚菌株中表现出差异.结论 海南地区B.pseudomallei GI具有保守性和独特性,通过特有GI和毒力因子研究,可以发现菌株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HGT)的来源和分子水平的毒力差异.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基因组基因岛毒力因子水平基因转移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特征及疫苗研究进展

    唐宁馨陈聪洁韩玲玉陈俊煜...
    369-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H9N2是一种对全球家禽业造成重要影响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1994年至今,其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原体在我国持续流行变异,对家禽产业和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危害.尤其是H9N2病毒与其他流感病毒间发生的基因重排或重组事件,使禽流感病毒可能跨越物种屏障感染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新的威胁.因此,本文对H9N2的流行特征及其疫苗研发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对保护禽类产业经济健康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提供参考.

    禽流感H9N2流行病学疫苗

    非幽门螺杆菌螺杆菌研究进展

    陈玉娟张培欣于咏兰
    377-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幽门螺杆菌螺杆菌(non-Helicobacter pylori Helicobacter species,NHPHs)是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以外的螺杆菌.NHPHs具有潜在人兽共患风险,可能会引起人和犬猫的胃肠道疾病.NHPHs感染人和动物后通常定植于胃肠道,根据其定植位置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胃NHPHs和肠肝NHPHs.犬猫感染NHPHs后可能会通过粪便、唾液、胃液将病原传播给人,从而引发人的胃炎、胃溃疡、肠炎等.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公共卫生风险方面介绍了人和犬猫感染非幽门螺杆菌螺杆菌的研究进展,旨在守护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非幽门螺杆菌螺杆菌

    1起由冷链产品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 BA.2.3.7感染的传播链和基因序列分析

    杨欣欣陈智伟陈敏红贾海梅...
    384-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福建省福州市M区1起由进口冷链产品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暴发疫情进行溯源及基因序列分析.方法 收集2022年9月6日至9月9日期间M区新冠疫情中全部感染者(8名)以及1份阳性冷链产品样本拭子,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3例阳性感染者和1份冷链产品样本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序分析.结果 该起疫情共有8人感染,均为无症状感染者,4条全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共享75个的核苷酸突变位点,共享55个氨基酸突变位点,且符合谱系BA.2.3.7的特征.结论 本次疫情由未有效防护的工人暴露于污染了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 BA.2.3.7的进口冷链产品所引起.

    新型冠状病毒物传人冷链全基因组测序奥密克戎变种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24 年第 2 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鲍蓉
    封3-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