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乳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乳业
中国奶业协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中国乳业

中国奶业协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冯艳秋

月刊

1671-4393

zhgry@mail.caas.cn

010-82109890/677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乳业/Journal China Dairy
查看更多>>本刊宣传国家乳业政策、交流乳业科技成果、介绍乳业管理经验、传递乳业市场信息、反映国外乳业动态、传播乳业基本知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规模奶牛场主要疫病净化技术路线及示范推广效益分析——以广西鹿寨县为例

    韦玉庆韦玉姣邓少立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区,资源优势突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十.奶牛养殖业作为特色产业之一,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但伴随着发展,奶牛疫病对广西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以鹿寨县规模奶牛场为例,分析奶牛场主要疫病净化技术路线,通过现场调查,总结其推广效益,为奶牛养殖业高效发展和疫病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奶牛场疫病净化口蹄疫布病结核病效益

    噬菌体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宋富华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奶牛乳房炎的有效控制及其瘤胃菌群的平衡调节,是维持其泌乳性能稳定、确保生产价值最大化的关键环节.在奶牛养殖过程中,乳房炎往往由多种细菌感染引发,不仅严重影响奶牛的泌乳性能,还直接导致奶品质量下降.为应对乳房炎,大量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成为常见做法,然而,这一策略虽能暂时缓解症状,却带来了细菌耐药性增强的挑战,使得后续治疗效果大打折扣.更为严重的是,广谱抗生素的使用还可能误杀机体内的有益菌群,特别是瘤胃内的益生菌群,影响奶牛的整体健康与营养吸收.噬菌体是特异性识别并杀死细菌的病毒,具有灭杀效率高、特异性强、无药物残留等绿色、高效特点.本文综合概述噬菌体概念、与细菌作用机制、对奶牛泌乳性能影响和噬菌体治疗方式优缺点等,为噬菌体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噬菌体细菌奶牛泌乳

    常见牛呼吸道疾病病因分析与综合防控探讨

    郭长梅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牛呼吸道疾病在养殖场较常见,患病因素多、病理复杂,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规模暴发会降低牛只生产性能,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笔者系统分析规模化养殖场牛呼吸道疾病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发现主要原因分为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真菌性呼吸道感染、寄生虫感染、非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等.深入探讨各类感染病原体如支原体、大肠杆菌、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肺弓形虫等,提出强化牛群养殖管理、适时规范疫苗接种、注重早期诊断与隔离、因病制宜,科学落实防控策略,为牛呼吸道疾病防控提供参考.

    呼吸道疾病原因防控措施

    微生态制剂治疗奶牛瘤胃酸中毒的效果分析

    毕金凤
    69-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微生态制剂治疗奶牛瘤胃酸中毒的效果.[方法]选择山东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养殖场200 头中国荷斯坦牛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10 个重复,每个重复10 头奶牛.对照组给予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额外添加2.0%复合微生态制剂,比较分析两组奶牛生长性能、泌乳性能及瘤胃发酵性能的差异显著性.[结果]添加微生态制剂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平均日产奶量、乳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微生态制剂试验组瘤胃液pH值、乙酸含量、丙酸含量、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乳酸含量、乙酸/丙酸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2.0%复合微生态制剂添加饲喂能有效缓解奶牛瘤胃酸中毒,为今后高效科学治疗奶牛瘤胃酸中毒提供了参考.

    微生态制剂治疗奶牛瘤胃酸中毒泌乳性能

    菌酶复合物对中毒奶牛免疫功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张建滨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菌酶复合物对中毒奶牛免疫功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60 头中毒奶牛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组.静脉注射葡萄糖、维生素C治疗的纳入试验1组,口服葡萄糖、菌酶复合物治疗的纳入试验2组,每组30 头.同时选择30 头健康牛为对照组.治疗后分析血常规指标、血清生化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具体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2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指标低于试验1组,血小板高于试验1组,各项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数值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各项指标和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2组ALT、TBIL、ALP、CK、BUN各项指标优于试验1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AST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2组各项指标和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IgA指标差异不明显,试验2组IgM、IgG高于试验1组,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2组上述指标和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2组总有效率93.3%,试验1组总有效率60%,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毒奶牛在口服葡萄糖基础上,配合菌酶复合物治疗,可改善免疫功能、血清生化指标,强化治疗效果.

    葡萄糖菌酶复合物中毒奶牛免疫功能血清生化指标

    2021-2023年贵州省凯里市牛羊重要疫病免疫效果调查分析

    李心琼袁晓娟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做好牛羊疫病防控专项工作,科学评估牛羊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效果.[方法]用ELISA方法对2021-2023年采集的凯里市牛羊血清进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2021-2023年,规模场牛群O型口蹄疫免疫平均抗体合格率87.69%~89.31%,散养户牛群平均合格率65.91%~67.20%.规模场牛群A型口蹄疫免疫平均抗体合格率71.15%~72.07%,散养户牛群平均合格率55.91%~57.60%.规模场羊群O型口蹄疫免疫平均抗体合格率82.94%~85.56%,散养户平均合格率70.53%~72.27%.羊A型口蹄疫免疫平均抗体合格率65.88%~67.22%,散养户平均合格率53.68%~55.91%.规模场羊群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80.00%~81.11%,散养羊群平均抗体合格率71.05%~73.18%.[结论]贵州省凯里市牛羊O型口蹄疫免疫效果较好,牛羊A型口蹄疫免疫效果相对较差,羊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很好,但牛羊O/A型口蹄疫免疫效果散养户比规模场差,规模场羊群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比散养户高.需加强规模场、散养户牛羊A型口蹄疫免疫和检测,同时加强散养户羊群小反刍兽疫免疫与效果评估,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凯里市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免疫

    我国新版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与欧盟标准的对比分析

    周密马娇么赛于晓瑾...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我国颁布新版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2023年2月22日起已正式实施.欧盟标准是制定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的重要参考标准.本文对比新版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与欧盟标准中不同类型项目限量差异,分析可能导致差异原因.通过对比分析,能更直观了解新版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与欧盟标准差异,为后续研究和标准持续修订提供参考.

    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欧盟标准比较

    乳制品中真菌控制研究进展

    周玲徐广新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真菌是乳制品常见污染物,其生长造成产品缺陷(如感官异常)、安全风险(生物胺和真菌毒素).预防、控制技术污染可有效避免企业损失.预防方法包括良好生产和卫生规范、空气过滤和净化系统.控制方法包括灭活处理、温度控制、气调包装.生物保护剂也可抑制真菌增殖、延长贮藏期.本文综述当前预防、控制技术在乳制品的应用.

    真菌预防控制生物保护剂

    福林酚法高通量测定牛奶中蛋白酶活力的优化

    周欢宋艳梅范光彩夏忠悦...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福林酚法测定牛奶中蛋白酶活力的试验条件,解决检测结果重复性差、检测效率不高等问题.[方法]用酶标仪测定牛奶中蛋白酶活力,同步对比各试验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酶标仪测定时,显色保温时间15 min以上、取样350 μL、福林试剂浓度0.33~0.5 mol/L时,牛奶中蛋白酶活力测定结果重复性好,检测效率高.[结论]酶标仪测定牛奶中蛋白酶活力是一种检测效率高、结果重复性好的方法,更适合乳品企业大批量筛查牛奶中蛋白酶活力.

    牛奶蛋白酶福林酚法酶标仪

    盖勃法测定牛奶中脂肪含量的优化

    曾云凤周振新刘昨陈芳...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提高盖勃法测定牛奶中脂肪含量准确度和结果可靠性.[方法]本文研究《GB 5009.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中第四法盖勃法,分析操作过程遇到的问题.[结果]优化溶液总体积和调节时间控制等关键节点,明确硫酸浓度和静置时间等参数.[结论]实现检测步骤快速便捷、检测结果稳定准确,满足实验室日常检测,尤其适合生产企业和基层检测机构.

    牛奶盖勃法脂肪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