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水产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水产科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产学会
中国水产科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产学会

刘晴

双月刊

1005-8737

jfishok@publica.bj.cninfo.net; zgsckx@cafs.ac.cn

010-68673921

100141

北京市永定路南青塔村150号

中国水产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作为学术性、综合性、全国性的《中国水产科学》,目前已成为我国水产界的重要学术期刊。在促进我国的水产科学研究,加强国际间学术交流、展示我院直属科研所、高校及地方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进展等方面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刊1998年获得全国优秀水产报刊评比一等奖,1999年被4家权威机构联合组成的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定为二级数据库来源期刊,一级全文收录期刊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于2004年被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国外方面,被美国《海洋文摘》、《化学文摘》和《动物学记录》、英国《生物文摘》以及俄罗斯《科学文摘》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凡纳滨对虾易位子相关蛋白α亚基(TRAPα)基因解析及其与WSSV抗性的关联

    王晶晶李旭鹏薛倩曹宝祥...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易位子相关蛋白α亚基(translocon-associated protein alpha,TRAPα)基因特征及其在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WSSV)中的作用。通过PCR和Sanger测序技术,获得凡纳滨对虾TRAPα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序列,将该基因命名为Lv-trapα,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real-time PCR分析Lv-trapα基因在健康凡纳滨对虾和感染WSSV不同时间点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鳃、肌肉、眼柄中的Lv-trapα表达水平。同时,利用重亚硫酸氢盐测序技术(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检测健康凡纳滨对虾和感染WSSV后96 h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组织中Lv-trapα基因上游DNA序列的甲基化水平。结果显示,Lv-trapα的ORF全长873 bp,共编码290个氨基酸,预测相对分子质量为32466。4,理论等电点为4。45。多序列比对发现TRAPα蛋白的保守性较高。Lv-trapα DNA序列中有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其中1个SNP位点处于外显子区域且属于错义突变,其余7个SNP位点处于内含子区域。real-time PCR结果显示,Lv-trapα基因在凡纳滨对虾肝胰腺、鳃、肌肉、眼柄中均有表达,且在感染WSSV后显著上调表达(P<0。05)。值得注意的是,在感染WSSV后96h,体内病毒含量不同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Lv-trapα的表达水平差异显著,高病毒含量组中Lv-trapα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低病毒含量组(P<0。05),提示Lv-trapα表达水平和WSSV复制水平存在正相关性。BSP结果显示,Lv-trapα基因上游1个CpG位点(存在于NCBI数据库NW_020872863。1第360336-360337 nt位置)的甲基化水平和Lv-trapα表达水平呈负相关,该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和凡纳滨对虾体内WSSV病毒含量也呈负相关。本研究可为深入研究凡纳滨对虾抗WSSV的分子机制和抗病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TRAP表达水平SNPDNA甲基化

    草鱼foxo4的基因克隆及其对饲料蛋白质营养调控的响应

    徐哲华易成琳莫郁坚杨立权...
    1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foxo4的分子特征及其对饲料蛋白营养调控响应的关系,通过同源克隆获得草鱼foxo4基因序列,其开放阅读框为1875 bp,编码624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草鱼foxo4基因与黑头呆鱼(Pimephales promelas)亲缘关系最近。对foxo4进行组织表达分析,发现foxo4基因mRNA在草鱼肌肉中表达水平最高(P<0。05),其次是心脏和肝,最后是肠、脑、脾和肾。此外,昼夜节律分析显示,foxo4在18:00表达量最高,而在24:00表达量最低。本研究进一步探究了菜粕、鱼粉和豆粕作为饲料蛋白对foxo4表达的调控,实验结果表明,在养殖14d、21d和35 d后,草鱼肠道中foxo4基因在菜粕组和鱼粉组相对于豆粕组均出现显著的上调(P<0。05),这表明草鱼foxo4基因的表达与饲料中蛋白源种类密切相关。不同比例L-丙氨酰-L-谷氨酰胺二肽(丙谷二肽)养殖实验结果显示,在0。5%~2%添加量范围内,随着饲料中丙谷二肽添加比例的增加,草鱼肠道中foxo4基因的表达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在对照组表达量最高,在1。5%丙谷二肽添加组表达量最低。综上所述,草鱼foxo4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且受到饲料蛋白源和二肽水平的调控影响。本研究为揭示foxo4基因在鱼类中的分子特征及其对蛋白质营养调控的响应提供了基础数据。

    草鱼foxo4基因克隆组织分布蛋白源丙谷二肽

    盐度驯化对雌性日本鳗鲡形态特征及性腺发育的影响

    夏瑛黄晓荣刘鉴毅张涛...
    2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查明盐度驯化对5龄雌性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形态特征及性腺发育的影响,通过150 d的模拟盐度驯化实验,分析雌鳗在不同盐度驯化下的形态特征和性腺发育状况。结果显示,从盐度0~35依次驯化至90 d(在盐度15、25、35依次分别驯化30 d)时,雌鳗的胸围(PC)、胸鳍指数(PI)、性体指数(GSI)和肝脏指数(LI)随盐度的升高均显著增加(P<0。05);而消化道指数(DTI)和眼径指数(EI)随盐度的升高均无明显变化(P>0。05)。通过对卵巢切片观察发现,雌鳗的卵母细胞直径(OD)随盐度的升高显著上升(P<0。05),但卵母细胞始终处于脂肪泡时期。在盐度35中继续驯化,发现雌鳗在第90、120和150天的上述7项指标在各盐度组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为了解流水对雌鳗性腺发育的影响,设置了同步盐度驯化的流水组。结果显示,在整个盐度驯化过程中,流水组雌鳗7项指标的变化趋势与静水组一致,除卵母细胞直径(OD)外的其他6项指标与同一驯化盐度下的静水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流水组的卵母细胞直径(OD)均显著高于同一驯化盐度下的静水组(P<0。05),且在盐度35驯化30 d后,流水组的卵母细胞进入初级卵黄球时期,卵母细胞直径达到(161。97±7。46)μm,显著高于静水组的(140。46±9。36)μm(P<0。05)。通过对静水组和流水组雌鳗血清中促性腺激素含量的测定发现,整个盐度驯化期间,静水组和流水组雌鳗在各盐度下的黄体生成素(LH)含量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流水组雌鳗的LH含量与同一盐度下静水组也无显著差异(P>0。05)。盐度驯化对静水组和流水组雌鳗的卵泡刺激素(FSH)均有显著性影响,经盐度35驯化30 d后,流水组FSH含量达(39。66±1。78)U/L,显著高于静水组的(36。97±1。52)U/L(P<0。05)。综上表明,盐度是雌性日本鳗鲡性腺发育的重要启动因子,流水刺激能够加速卵母细胞的早期发育,促进FSH的合成。研究结果可为日本鳗鲡繁殖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日本鳗鲡盐度驯化形态特征性腺发育促性腺激素

    大鳍鳗精子生物学特性及几种环境因子对其活力的影响

    陈思奇朱永久吴兴兵杨德国...
    4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精子生物学特性及环境因子对其精子活力的影响,提高精子活力,本研究对其精液pH、渗透压、精子密度、精子运动参数进行测定,对精子的结构进行观察,同时设定pH、葡萄糖和离子(NaCl、KCl、CaCl2)浓度梯度,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观察其对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鳍鳠精子由头部、颈部和尾部组成,无顶体,有侧鳍。大鳍鳠平均精子密度为2。50×109个/mL,精液pH为7。0~7。2,精浆渗透压为(634。16±6。66)kPa。精浆中离子成分以Na+含量最高,其次是K+,之后依次为Mg2+、Ca2+、Fe3+、Zn2+,未检测出Cu2+。精浆水解氨基酸总量为169239。21 μmol/L,其中以亮氨酸含量最高,蛋氨酸含量最低。大鳍鳠精子经去离子水激活后,运动率、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分别为(48。61±14。85)%、(34。00±4。00)s、(396。50±9。50)s,直线运动速率、曲线运动速率及平均路径运动速率分别为(11。50±6。26)μm/s、(24。21±8。68)μm/s、(14。00±5。99)μm/s。精子在pH7。0~9。0的偏碱性水中活力较强,最适pH为8。0;精子在NaCl、KCl、CaCl2浓度为1 g/L、5 g/L、6 g/L时,运动率达到峰值;葡萄糖浓度为7 g/L时精子活力达到最高。研究表明,大鳍鳠精子适宜pH为7。0~9。0;适宜浓度的NaCl、KCl、CaCl2和葡萄糖对大鳍鳠精子活力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大鳍鳠精子结构精子活力CASA精浆成分

    miR-462-731对草鱼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宋安康孙甜甜林钧曌刘红...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硬骨鱼特有的miR-462与miR-731位于同一基因簇(简写为miR-462-731),在低氧环境中表达量会显著上调。为了进一步研究miR-462-731簇的作用,本研究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肝脏细胞为对象,分析miR-462与miR-731过表达对细胞线粒体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miR-462与miR-731过表达后三羧酸循环中关键基因mdh、ogdh、cs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ATP含量均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含量显著增加,同时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显著下降,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升高;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miR-462与miR-731过表达后细胞线粒体结构损伤。由此推测,miR-462-731簇可通过影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代谢及氧化应激等参与线粒体活动,研究结果可为草鱼及其他硬骨鱼类低氧调节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草鱼miR-462-731能量代谢线粒体膜电位氧化应激细胞超微结构

    白斑狗鱼新基因lincRNA-Abcc10的克隆、表达及敲除模型构建

    王顺哲杨倩刘璎慧刘祎...
    5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非编码RNA(lncRNAs)作为一种新的表观遗传因子,在研究鱼类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对白斑狗鱼(Esox Lucius)性别特异性lncRNAs基因Novel01784进行克隆,获得了全长共1328 bp的序列。在线预测工具CPC2和CPAT的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不具有编码蛋白质的能力。通过Blast比对分析将其定位在9号染色体,且位于sp2和Abccl0基因之间,根据其位置关系将其命名为lincRNA-Abcc10。从共定位分析结果显示,lincRNA-Abcc10可能参与调控离子运输、卵泡细胞发育和线粒体活性,其表达模式与部分邻近基因相似。其次,对白斑狗鱼lincRNA-Abcc10 3个时期在8个组织中的qRT-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在卵巢中特异性表达,随着时间增长表达量逐渐下降,说明其可能在卵巢早期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通过对白斑狗鱼126 d卵巢核质RNA分离,qRT-PCR结果显示,lincRNA-Abcc10分布于细胞质内,可能以顺式或反式方式调控邻近基因的翻译水平。最后,利用CRISPR/Cas9技术建立了 lincRNA-Abcc10突变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其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本研究为lncRNA在鱼类性别分化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长链非编码RNA表观遗传学EsoxLucius性别分化CRISPR/Cas9

    盐度胁迫后青海湖裸鲤Grp78及其相关基因的应答表达

    赵静李长忠王蓉马淑兄...
    7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研究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面临盐度胁迫时的分子应答机制,本研究克隆了青海湖裸鲤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 kD,Grp78)基因,并采用qPCR法检测5‰,10‰和15‰盐度胁迫后Grp78及其相关基因的应答模式。结果显示,青海湖裸鲤Grp78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962 bp,编码653个氨基酸,并包含HSP70超家族保守结构域。Grp78在青海湖裸鲤9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肠道、肝脏和心脏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织(n=3,P<0。05)。在鳃组织中,随着盐度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Grp78、Hyou1、Prdx1、Nqo1和UBC基因的表达先被抑制,随后逐渐上调,而DNAJC2、Cu/Zn-SOD、Mn-SOD和Hmox1基因的表达则先上调后逐渐下调,随后又上调;在肾脏和肝脏中,DNAJC2、Cu/Zn-SOD、Mn-SOD、Hmox1和Nqo1基因的表达也呈现类似的先上调后下调再上调的模式。以上结果表明,Grp78及其相关基因对盐度胁迫具有复杂的响应,可能参与了青海湖裸鲤适应和应对盐度胁迫的过程。此外,Grp78及其相关基因Hyou1、DNAJC2、Hmox1、Nqo1、UBC、Prdx1、Cu/Zn-SOD和Mn-SOD参与了机体抗氧化应激调节,在减少盐度损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青海湖裸鲤盐度胁迫Grp78基因克隆基因表达

    灭菌和添加益生菌对沉积物菌落数和营养盐通量的影响

    张爽房景辉曾超吕富...
    8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养殖环境灭菌,可以降低作为对虾亲虾的饵料沙蚕携带病原弧菌的风险。本研究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基于病原弧菌的生物学特征,探究不同温度灭菌处理(65 ℃处理30 min,100 ℃处理30 min和121 ℃处理20 min)对沉积物的灭菌效果及加入益生菌制剂对沉积物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温度处理组在灭菌后立即采样,灭菌效果良好:65 ℃-30 min、100 ℃-30 min和121 ℃-20 min处理组对沉积物中总菌落数量的灭菌率分别为57。5%、99。45%、99。99%,表明随着灭菌处理温度的升高,灭菌率逐渐提高,对病原弧菌的灭菌率均达到100%。对于沉积物的理化指标分析表明,随着取样时间增长,灭菌处理方式给沉积物-上覆水界面的氮磷扩散通量带来的影响逐渐减小,益生菌制剂的添加能够降低水体和沉积物中的NO3-浓度和PO43-浓度,同一取样时间添加益生菌制剂处理组与未添加益生菌制剂处理组的NO3-扩散通量和PO43-扩散通量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65 ℃-30 min处理即可杀灭沉积物中的全部弧菌且整个实验期间未检测到病原弧菌菌落,添加益生菌制剂能够优化沉积物菌落结构,抑制总菌落数量的增长,同时对沉积物-上覆水界面的氮磷扩散通量产生影响。本研究可为沉积物灭菌及益生菌制剂在养殖环境中的应用提供数据参考。

    温度处理灭菌益生菌沉积物

    珍珠龙胆石斑鱼低温暂养及模拟运输研究

    王田黄卉岑剑伟魏涯...
    95-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构建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 ×E。lanceolatus ♂)的运输方法,研究了低温暂养及模拟运输操作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血清生化指标、肝脏抗氧化指标和肝脏组织结构产生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不同降温速率、暂养温度、盐度、鱼水重量比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存活时长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低温暂养的工艺条件,基于最优条件对石斑鱼进行模拟运输试验,测定不同时段的水质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抗氧化指标,并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鱼体肝脏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降温速率为1。2 ℃/h,温度为15。7 ℃,盐度为24‰,鱼水重量比为1∶5运输条件下,珍珠龙胆石斑鱼可存活超过55 h。随着运输时间的延长,珍珠龙胆石斑鱼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逐渐增强,应激反应使得皮质醇含量也快速增加,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肝脏组织损伤程度逐渐加深。本研究可为珍珠龙胆石斑鱼及其他海水鱼类的保活运输实践提供技术支撑。

    珍珠龙胆石斑鱼低温模拟运输响应面法血清生化肝脏抗氧化肝脏组织结构

    十足目甲壳动物性别控制与单性养殖研究进展

    陈仕海靳雅琦张子平王艺磊...
    10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足目甲壳动物性别决定与分化途径有多种方式,其中多数表现出雌雄二态性模式。本文综述了十足目甲壳动物性别决定和分化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眼柄、促雄腺等组织,以及IAG和dmrt等关键基因的功能,探讨通过激素诱导和RNA干扰技术等获得十足目甲壳动物单性群体的性别控制方案,以期为十足目甲壳动物性别控制深入研究和单性苗种养殖提供参考。

    甲壳动物性别控制单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