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水产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水产科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产学会
中国水产科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产学会

刘晴

双月刊

1005-8737

jfishok@publica.bj.cninfo.net; zgsckx@cafs.ac.cn

010-68673921

100141

北京市永定路南青塔村150号

中国水产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作为学术性、综合性、全国性的《中国水产科学》,目前已成为我国水产界的重要学术期刊。在促进我国的水产科学研究,加强国际间学术交流、展示我院直属科研所、高校及地方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进展等方面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刊1998年获得全国优秀水产报刊评比一等奖,1999年被4家权威机构联合组成的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定为二级数据库来源期刊,一级全文收录期刊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于2004年被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国外方面,被美国《海洋文摘》、《化学文摘》和《动物学记录》、英国《生物文摘》以及俄罗斯《科学文摘》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类固醇激素在达里湖瓦氏雅罗鱼渗透压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李雯黄晶邹宇婷张立民...
    86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类固醇激素在达里湖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渗透压调节机制中的作用,本研究设置为期10 d的50 mmol/L NaHCO3碱胁迫和淡水恢复双向跨境胁迫实验,对不同处理组的血清类固醇激素含量及鳃组织相关基因表达量进行了关联分析,并对关键基因启动子区进行了甲基化鉴定.结果发现:不同处理组差异类固醇激素主要富集在3个通路.在类固醇生物合成通路,胆固醇含量和参与其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hisd17b7、ebp、dhcr24、dhcr7)表达量在碱胁迫组显著升高(P<0.05),在淡水恢复组极显著降低(P<0.01);在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通路,25-羟基胆固醇和7α,25-二羟基胆固醇含量及其靶基因(ch25h、cyp7a1)表达量在碱胁迫组极显著升高,在淡水恢复组极显著降低(P<0.01);在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通路,孕烯醇酮、17α-羟孕酮、脱氧可的松和皮质醇含量在碱胁迫组极显著降低(P<0.001),在淡水恢复组显著升高(P<0.05).其中,胆固醇是这3个通路共享的中间产物.另外,合成胆固醇的关键基因ebp和催化其分解代谢的关键基因sult2b1的启动子区受甲基化修饰,且均在碱胁迫组呈低甲基化水平,在淡水恢复组呈高甲基化水平.上述研究表明,胆固醇是类固醇激素相关通路的关键产物,通过改变其合成和代谢关键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调控通路上其他关键基因在不同环境下差异表达,影响类固醇激素含量,参与达里湖瓦氏雅罗鱼在不同环境的渗透压调节.

    瓦氏雅罗鱼类固醇激素渗透压调节甲基化盐碱水

    盐碱胁迫对罗氏沼虾存活、酶活性及转录表达的影响

    章鑫邹松保高强周聃...
    883-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盐碱水中的高碳酸盐碱度是影响水生甲壳动物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讨盐碱胁迫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存活、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摸索了盐度和碳酸盐碱度对罗氏沼虾苗的半致死浓度(LC50)以及最低有影响浓度(LOEC),探究了盐碱胁迫对罗氏沼虾幼苗鳃和肝胰腺中渗透调节和抗氧化相关酶活性以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盐度对罗氏沼虾虾苗的96 h-LC50为27.1,96h-LOEC为16.5;碱度对罗氏沼虾虾苗的96 h-LC50为230.7 mg/L,96 h-LOEC为96.6 mg/L;并且盐碱交互作用表现出协同效应.罗氏沼虾幼苗鳃和肝胰腺中碱性磷酸酶(AKP)和钠钾腺苷三磷酸酶(Na+-K+-ATPase)活性随胁迫时间延长呈先降后升的趋势,鳃中钙腺苷三磷酸酶(Ca2+-ATPase)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胁迫中期(72 h和120 h)达到最低水平,而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增加,碳酸酐酶(CA)活性在胁迫过程中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但盐碱胁迫程度所产生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转录组分析揭示鳃和肝胰腺对盐碱胁迫的响应不同,鳃组织中涉及细胞外空间/区域(如四次跨膜蛋白)、细胞对外源刺激响应(脂肪醛脱氢酶)、次级活性跨膜转运蛋白如相关基因在盐碱胁迫下表达上调;盐碱胁迫抑制了肝胰腺的细胞外空间/区域相关基因表达,但促进了碳水化合物跨膜转运蛋白[如类脂质运载蛋白]相关基因表达上调,这表明罗氏沼虾可能通过协同的渗透压调节策略(包括增强鳃的离子转运和提高肝胰腺的碳水化合物跨膜转运)来适应盐碱环境.本研究结果可为揭示罗氏沼虾在盐碱环境中的适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罗氏沼虾盐碱胁迫酶活性差异表达基因渗透压调节离子转运盐碱水

    基于肠转录组学探究NaHCO3碱度胁迫下红罗非鱼应激响应与耐受机制

    陶易凡曹巍华吉祥李祖辰...
    897-9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红罗非鱼(Oreochromis spp.)对NaHCO3碱度胁迫的应激响应机制,本研究以初始体重为(73.43±1.62)g的红罗非鱼作为研究对象,进行40 d NaHCO3碱度胁迫,比较NaHCO3碱度胁迫组[CA,(35.51±0.17)mmol/L]和淡水对照组[Con,(1.75±0.08)mmol/L]红罗非鱼血清生理参数、肠组织学和肠转录组差异.结果显示,红罗非鱼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血氨和尿素氮(BUN)水平在碱度胁迫下显著增加(P<0.05);碱度胁迫导致红罗非鱼肠绒毛缩短和肠上皮损伤等现象的发生;肠转录组学分析共获得285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674个,下调基因1179个.富集分析揭示了红罗非鱼肠组织响应碱胁迫的关键通路(内吞作用、氨基酸生物合成和IgA生成相关肠道免疫网络等),这些途径主要涉及物质跨膜运输、能量代谢和免疫响应等生物学过程.qRT-PCR检测验证12个碱应激响应关键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结果表明,碱度胁迫会损伤红罗非鱼肠道组织结构,并造成其氧化应激;肠道运输、代谢和免疫响应关键基因表达的变化是红罗非鱼耐受高碱度环境的重要策略,本研究结果能够为阐释红罗非鱼对环境碱度的适应性调节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红罗非鱼碱度胁迫转录组测序肠道盐碱水

    硫酸盐胁迫对凡纳滨对虾组织损伤和生理功能的影响

    顾晨史文军朱健强朱玉洁...
    910-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进行硫酸盐胁迫,以探究硫酸盐型水域中关键盐碱离子SO42-对凡纳滨对虾组织结构、免疫能力、抗氧化能力及离子转运能力的影响.首先通过半致死浓度实验确定了硫酸盐对凡纳滨对虾96 h LC50为54.71 mmol/L,然后设置对照组(10 mmol/L SO42-)和实验组(60 mmol/L SO42-)胁迫96 h,取虾肝胰腺和鳃组织进行组织与超微结构观察以及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1)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和鳃组织受损伤程度随胁迫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加;(2)随胁迫时间增加,肝胰腺组织中免疫酶[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和鳃组织中AKP活性整体呈"升高-降低-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鳃中ACP活性呈"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3)随胁迫时间增加,肝胰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整体呈"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鳃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呈"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CAT活性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GPX活性呈"降低-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4)鳃组织中离子转运酶[钠钾ATP酶(NKA)、钠氢交换蛋白(NHE)]活性随胁迫时间增加,分别呈"升高-降低-升高"和"降低-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对硫酸盐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可通过调节机体自身免疫、抗氧化以及离子转运能力来适应硫酸盐环境,但长时间高浓度的胁迫会超出这些生理功能的调控范围,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以及鳃组织造成严重损伤,影响机体正常功能,进而导致死亡.

    凡纳滨对虾硫酸盐组织损伤免疫抗氧化能力离子转运能力盐碱水

    高碳酸盐碱度胁迫对罗氏沼虾生长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陈璐茜金怡婷伍宜杰孙盛明...
    926-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探究碳酸盐碱度胁迫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生长繁殖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以(2.85±0.12)g罗氏沼虾幼虾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碳酸盐碱度急性胁迫实验,得出96 h半致死浓度(LC50),在此基础上设置1.5(对照组)、3、6和9 mmol/L 4个碳酸盐碱度处理组,分别命名为C1、C3、C6和C9组,进行为期56 d的碳酸盐碱度慢性胁迫实验.结果显示,罗氏沼虾幼虾碳酸盐碱度96 h LC50值为17.955 mmol/L,安全浓度为5.118 mmol/L.各实验组间幼虾成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随碳酸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均在C9组显著低于其他实验组(P<0.05);但是C9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3个实验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C3组碳酸盐碱度对成虾的抱卵率和孵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但C6与C9组繁殖能力则被显著抑制(P<0.05).透射电镜检测结果表明,罗氏沼虾幼虾肠道微绒毛结构脱落程度随碳酸盐碱度胁迫程度的升高而加剧,且在C9组中损伤最大.围食膜形态观察结果表明,实验组罗氏沼虾幼虾肠道围食膜结构随碳酸盐碱度胁迫程度的升高而发生破损,扫描电镜可观察到高碳酸盐碱胁迫下的C9组罗氏沼虾围食膜孔隙增大.通过对罗氏沼虾幼虾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各组间肠道样品多样性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门水平上,各组样品中幼虾肠道的优势菌构成多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浮霉菌门(Plantomycetes)、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主.在高碳酸盐碱度胁迫下,C9组罗氏沼虾肠道内部分致病菌[如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提示,罗氏沼虾幼虾具有一定的碳酸盐碱度耐受性,但高碳酸盐碱度慢性胁迫会导致罗氏沼虾幼虾的生长性能、抱卵率和孵化率受到显著抑制,造成其肠道结构受损和肠道菌群结构改变,进而增加盐碱水养殖罗氏沼虾幼虾疾病暴发风险.

    罗氏沼虾碳酸盐碱度生长围食膜肠道菌群盐碱水

    凡纳滨对虾盐碱水养殖池塘浮游细菌群落变化特征

    余鑫瑞吴桃王浩闫海明...
    940-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盐碱水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系统中浮游细菌的群落变化特征,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了内蒙古河套地区凡纳滨对虾盐碱水养殖池塘中浮游细菌群落的全过程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主要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33.82%)、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5.82%)、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17.36%)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17.36%).主要优势属包括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和Cyanobium_PCC-6307.微小杆菌属在前中期(0~30 d)的样品中富集较多(19.57%~55.17%),而中后期(40~60 d)的样品中富集较少(13.32%~24.84%);嗜冷杆菌属在0、10和40 d的样品中富集较少(0.07%~0.53%),在随后的50 d样品中相对丰度上升至49.21%.Cyanobium_PCC-6307在40 d样品中出现了相对丰度的大幅上升(42.92%),在其余样品中波动较小(3.87%~13.12%);游动球菌属在放苗前的水体中丰度最高(9.68%),在之后的养殖阶段中降低;马赛菌属(8.09%)和金黄杆菌属(6.36%)仅在30 d样品中特异性富集.在0、10、20、30、40、50和60 d的样品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浮游细菌群落,水温、氮磷营养元素和pH驱动了浮游细菌群落演替.在致病菌相对丰度较低的情况下,蓝细菌可能是该地区盐碱水养殖的主要威胁,微小杆菌属和嗜冷杆菌属可视为当地水源和池塘中的主要益生菌,能够抑制蓝细菌大量繁殖,维持水体环境的健康.

    内陆盐碱地水产养殖盐碱水凡纳滨对虾浮游细菌高通量测序内蒙古河套地区

    蜡样芽孢杆菌TC-1对硫酸盐型盐碱水的生长适应性及其对微囊藻的溶藻效果

    江昀珈胡晓娟杨铿曹煜成...
    954-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TC-1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适应性及其对两种微囊藻的溶藻效果,开展了不同盐度、pH、温度、碱度条件下菌株的生长适应性研究,并探究其在最适生长条件下,菌株TC-1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微囊藻(Microcystis sp.)的溶藻效果.结果发现,菌株TC-1在盐度5~35、pH 6.0~10.0、温度20~40 ℃、碱度4.0~16.0 mmol/L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尤其在盐度15、pH 8.0、温度30 ℃、碱度12.0 mmol/L的条件下生长最好,第8天时细菌密度可达(1.14±0.16)×108 CFU/mL.在碱度4.0 mmol/L和12.0 mmol/L的盐碱水-BG11培养液共培养体系中,溶藻菌菌株TC-1对两种微囊藻的溶藻效果显著,第6天时菌株TC-1对铜绿微囊藻和微囊藻的溶藻率分别可达(82.83±0.03)%和(91.67±0.10)%.结果表明,菌株TC-1对盐度、pH、温度、碱度等环境因子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与大部分盐碱池塘水体的盐度、温度、pH的变动区间大体一致;其对微囊藻的溶藻效果良好,可作为盐碱池塘水体防控微囊藻藻华菌剂产品的备选菌株.

    盐碱体系溶藻菌微囊藻蜡样芽孢杆菌盐碱水

    盐碱水养殖对脊尾白虾肌肉品质的影响

    唐帅王佳佳王成伟张秀红...
    966-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盐碱水养殖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肌肉营养品质的影响,对盐碱水养殖"黄育1号"、海水养殖"黄育1号"和野生群体的肌肉营养成分及品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1)海水养殖"黄育1号"的赖氨酸(Lys)、亮氨酸(Leu)和异亮氨酸(Ile)3种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野生群体(P<0.05),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等营养指标与野生群体无显著性差异(P>0.05);(2)盐碱水养殖"黄育1号"肌肉的水分、PUFA含量显著高于海水养殖"黄育1号"(P<0.05),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EAA)、鲜味氨基酸(DAA)和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海水养殖"黄育1号"(P<0.05);盐碱水养殖"黄育1号"肌肉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低于海水养殖"黄育1号"(P<0.05).综上所述,海水养殖"黄育1号"整体营养品质优于野生群体.盐碱水养殖"黄育1号"肌肉PUFA含量丰富,在脂质营养方面优于海水养殖"黄育1号".然而,盐碱水会降低脊尾白虾的抗氧化能力,不利于脊尾白虾肌肉氨基酸的累积.总体而言,盐碱水养殖、海水养殖"黄育1号"与野生群体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脊尾白虾盐碱水营养评价氨基酸脂肪酸抗氧化能力

    气候变暖诱发青藏高原盐湖变淡对拉果错卤虫形态变化和遗传变异的影响

    韩学凯张睿扎西拉姆李科...
    978-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藏高原是我国盐湖和卤虫(Artemia)资源分布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为探究近20多年来青藏高原经历的气候变暖和盐湖盐度下降对高原盐湖生物形态和遗传学特征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996年和2021年西藏拉果错盐湖卤虫进行培养和形态学测量,并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s sequencing,SLAF-seq)技术对两个年代卤虫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6年卤虫在复眼间距、第二触角长和抱握器外周长指标上均极显著(P<0.01)大于2021年卤虫.遗传分析结果显示,两个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小,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268和0.269,属于中度多态性(0.25<PIC<0.5);两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值为0.106,这表明其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0.05<Fst<0.15).系统进化树、主成分分析和亲缘关系热图进一步表明,两个不同年代群体聚类差异明显.而Admixture表明,K=1为最优分群数,这表明随着时间推移两个年份卤虫群体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化,但尚未分化为两个完全独立的居群,它们的遗传信息来自同一原始祖先.本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气候变暖对西藏卤虫种群的影响,也为后续西藏卤虫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青藏高原卤虫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种质资源气候变暖盐碱水

    盐碱胁迫对黄河口野生中华绒螯蟹的组织结构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王小凡刘国涛王忠凯郝朋元...
    988-10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黄河口野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对盐碱水环境的生理适应能力,分别设置不同盐度(14,35)、碱度(26,55 mmol/L)单因子胁迫和盐碱交互胁迫(盐度6,14;碱度10,26 mmol/L)环境,对黄河口中华绒螯蟹实施持续96 h盐碱胁迫处理,研究盐碱胁迫下中华绒螯蟹的存活率以及前鳃、后鳃和肝胰腺的组织结构变化,并检测了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酶活性和谷胱甘肽(GSH)的浓度.结果显示,黄河口中华绒螯蟹在24、48、72和96h时的半致死盐度(LC50)分别为65.90、55.39、53.29和50.14,安全盐度为13.97;半致死碱度(LC50)分别为119.4、86.48、64.49和58.98 mmol/L,安全碱度为25.96 mmol/L.组织切片观察确认,在盐碱胁迫下,前鳃的损伤程度高于后鳃,碱度胁迫相较于盐度胁迫造成了更严重的组织损伤,而盐碱交互胁迫的损伤效应则超过了单一胁迫因子的影响.在持续96 h的盐碱胁迫下,中华绒螯蟹的前鳃和后鳃中与抗氧化相关的SOD酶活性和GSH浓度经历了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特别是在胁迫72 h后,SOD酶活性和GSH浓度显著下降至低于初始水平,而肝胰腺中SOD酶活性从胁迫24 h后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能够激活其抗氧化系统以适应盐碱胁迫,但当环境胁迫的强度超出其抗氧化系统的应对能力时,抗氧化酶的活性会受到抑制.

    中华绒螯蟹黄河口盐度碱度胁迫耐受抗氧化酶盐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