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司法鉴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司法鉴定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司法鉴定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陈鹏生

双月刊

1671-2072

ZGSFJD2008@126.com

021-52353694

200063

上海市光复西路1347号

中国司法鉴定/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全面反映司法鉴定领域的制度建设和科学技术,涉及内容包括司法鉴定的制度改革和法制建设、管理、教育、司法鉴定技术领域的理论和科研成果等。随着司法鉴定专业的发展,为社会服务的鉴定面亦将不断延伸。如物证技术、毒物(毒品)、司法会计、建筑工程、古玩珠宝等,都可进行鉴定。本刊栏目设有制度改革、鉴定科学、学术沙龙、案例精选、人物专访、信息之窗、国外文页等,既有鉴定科学前治的理论,又有新鲜广泛的信息含量,还有生动可感的趣味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司法鉴定视域下嵌入式DVR系统的数据恢复可行性探究

    田野郭弘李岩李致君...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嵌入式数字视频录像机(digital video recorder,DVR)系统中的多媒体(视频/音频)数据往往是电子数据司法鉴定领域的重要证据,然而在司法鉴定实践中,DVR被意外删除、恶意删除或遭受损坏导致DVR中数据无法访问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无疑使得电子数据鉴定过程变得更加困难.方法 结合司法鉴定工作实务,主要以存储于Micro SD卡中无法访问的DVR视频文件为例,开展了基于文件分配表(file allocation table,FAT)32文件系统和H.264相关文件格式的DVR数据恢复研究.结果 通过探讨的两种方法恢复的视频文件可以正常访问,同时还可通过运行脚本文件实现DBR 的自动重建.结论 探讨的两种方法可有效恢复FAT32文件系统的DVR数据和H.264格式的DVR数据.此外,通过运行脚本文件自动重构DBR,可有效提高司法鉴定效率.相关鉴定技术的研究对嵌入式DVR视频的鉴定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DVR数据恢复FAT32文件系统H.264编码数据流DBRMBR

    自行委托鉴定意见之反思与重构

    乔芳娥
    8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行委托鉴定现象在我国广泛存在,然而现行立法并未对其行为明确指明定性,"准用私文书证"质证规则的释义更是预留了探讨的空间.理论界对自行委托鉴定意见之性质存在事实主张说与法定证据说的对立观点,而后者更是存在鉴定意见、证人证言及书证的多元分歧.实务运行在自行委托鉴定问题处理上存在裁判观点简单化、回避性质定位、曲解规定文义、滥用举证责任等裁判误区.在对理论分歧与裁判误区反思与检视的基础上,主张自行委托鉴定具有事实主张与证据证明的双重属性,且证据证明层面的意义更加显著.进而主张自行委托出具的意见原则上不宜视为法定鉴定意见,但经当事人合意可例外转换.在缺乏当事人合意时,可准用与其类似的鉴定意见进行质证认证.同时,为有效避免裁判误区,对举证责任分配、申请鉴定条件、书面意见采纳等关涉自行委托鉴定的有关问题进行全面完善,以期在体系解释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与适用2019年修改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一条.

    自行委托鉴定理论分歧裁判误区反思重构

    实证研究视角下对医疗损害责任"以鉴代审"论断的质疑

    董春华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官过度依赖医疗损害鉴定进行审判的现象称为"以鉴代审".实证数据表明,鉴定意见被采信的案例中,鉴定意见的责任类型对应的判决责任比例区间跨度大,法官不按照鉴定意见确定责任及比例的现象并不罕见.在无鉴定意见时,法官也会判决医疗机构承担责任.故认定我国医疗损害纠纷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以鉴代审"是误判.医疗损害鉴定意见只是一种证据,导致上述误判主要是因为法官视鉴定意见为规避绩效考核风险和规避当事人诘难的工具,当事人、相关研究者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以技术型法官、专家辅助人取代鉴定人的路径并不奏效,应完善医疗诉讼裁判法官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当事人参与鉴定程序.

    以鉴代审鉴定意见专家辅助人法律判断

    笔迹鉴定标准比较研究

    张宇宽施少培王雅晨孙年峰...
    99-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庭科学的迅猛发展,国家更新了一批鉴定标准和技术规范,但由于我国司法体制的独特性,相关标准在适用时依然会造成困惑.立足标准的适用性并运用比较法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欧洲和美国笔迹鉴定相关标准分别进行介绍,并进一步与我国笔迹鉴定标准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标准制定组织所制定的鉴定标准在基本架构、标准内容、结论表述方式等方面均有不同.针对上述比较发现的不同,以小窥大,分析差异的产生原因,同时注意到国内笔迹鉴定标准在内容和体系上亦有不同,对此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笔迹鉴定现状提出建议,以期为笔迹鉴定实践及未来标准修订带来启示.

    笔迹鉴定标准比较研究

    2022年度全国司法鉴定工作统计分析报告

    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
    107-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