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司法鉴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司法鉴定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司法鉴定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陈鹏生

双月刊

1671-2072

ZGSFJD2008@126.com

021-52353694

200063

上海市光复西路1347号

中国司法鉴定/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全面反映司法鉴定领域的制度建设和科学技术,涉及内容包括司法鉴定的制度改革和法制建设、管理、教育、司法鉴定技术领域的理论和科研成果等。随着司法鉴定专业的发展,为社会服务的鉴定面亦将不断延伸。如物证技术、毒物(毒品)、司法会计、建筑工程、古玩珠宝等,都可进行鉴定。本刊栏目设有制度改革、鉴定科学、学术沙龙、案例精选、人物专访、信息之窗、国外文页等,既有鉴定科学前治的理论,又有新鲜广泛的信息含量,还有生动可感的趣味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刑事诉讼中专家辅助人制度限缩范式建构——"质证顾问"及其权利保障

    胡振龙
    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诉讼专家多元化扩张的背景下,法条规定之"有专门知识的人"实际正以司法鉴定人、办案辅助人、质证顾问和准司法鉴定人的多种面孔参与到司法程序当中.其中,传统的以《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七条为基础的刑事专家辅助人是且应是职能限缩的质证顾问,这种认识不仅有法条教义作为支撑,更有顺应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走向、尊重制度环境特性、符合差异化制度建构需要的合理性基础补充维系.由此,专家辅助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也应固守其限缩范式,即以质证职能的有效行使为目的,从法官对质证顾问出庭申请的审查、出庭权利的明确、庭外权利的配置三个方面构建其权利保障体系.

    有专门知识的人专家辅助人质证顾问限缩范式

    专家参与庭审的角色定位与意见归属

    陈邦达李赫刘畅
    91-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颁布的司法解释赋予有专门知识的人(专家)参与庭审过程的权利已超越诉讼法预设的初衷,专家的角色定位与意见归属亟待重新审视和界定.为保护质证权,立法不应对被告人申请专家出庭设置障碍.现行立法不苛求参与庭审的专家须具备鉴定人资质,但不意味专家毋庸具备体现专业优势的条件,唯此才能适用意见规则.专家参与庭审的基本职能为辅助一方质证,作证是司法解释赋予专家的扩张职能.现有规定造成专家的角色定位模糊,专家辅助人向专家证人转型的过程存在诉讼构造、证据种类法定等制约性因素.专家参与庭审发表意见具有多元化的性质归属,对鉴定意见提出意见可理解为对证据的反驳.而专家对专门性问题提出意见性质上类同于反证,此类意见具有证据属性,可归入专门性证据范畴接受质证.

    有专门知识的人专家辅助人专家证人专门性证据

    法庭科学中的不确定性量化——法庭统计学辅助证据评价与分析

    徐嘉烨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确定性在法庭科学的研究中普遍存在,在司法鉴定的实践中亦不可避免,且与意见可靠性是共生关系.因此,将法庭统计学方法用于法庭科学/司法鉴定中的不确定性量化,是保证证据评价与证据分析的科学性的客观需求,有助于提升鉴定意见的可靠性,进而有助于提升司法鉴定的公信力.从法庭科学中的不确定性量化问题出发,从法庭统计学的角度对不确定性进行分类,总结了不同类别的不确定性的量化方法及其在证据评价与分析中的作用.同时,根据鉴定全过程似然比量化控制的理念,提出了前述法庭统计学方法应用于司法实践所需的准备工作.

    不确定性法庭统计学鉴定意见似然比贝叶斯分析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白皮书(2024年)

    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
    107-110页

    《中国司法鉴定》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司法鉴定》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