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孙欣

双月刊

1005-1678

shyw1976@hotmail.com

025-58588537

210031

南京市浦口区浦东北路9号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南京生化制药研究所、中国生药工业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性刊物。主要刊登生化和生物技术药物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生化和生物药物的毒理、药理、药分和药动学:生化和生物药物的临床研究;生化和生物药物制剂的研制、药物稳定性的研究及对药物性能、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的评价;生化和生物药物的专题论述。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生化技术、生物技术、分离和纯化技术、药理、毒理、药动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及新药研究开发的高、中级科技工作者及临床医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针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刘银妮邹燃周利
    367-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电针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电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推拿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数据等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1.67%(P<0.05);治疗前2组患者临床症状、工作和生活能力及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上述三项指标均显著升高,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针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单纯使用电针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缓解临床症状,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安全性,显示良好的应用前景.

    神经根型颈椎病电针推拿临床疗效

    针灸推拿联合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徐立黄莉曹俊青杨英...
    370-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针灸推拿联合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理,为临床防治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接受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治疗组接受针灸推拿联合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JOA评分、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并对预后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2组JOA评分、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而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着(P<0.05);治疗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针灸推拿联合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预后,且安全性较高.

    针灸推拿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脊髓型颈椎病联合

    手术结合药物及心理干预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预后影响观察

    何妍全爱军
    373-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手术结合药物及心理干预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试验组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手术治疗,试验试验组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云南白药胶囊并进行心理干预,增加与患者沟通交流的频率,消除患者内心的焦虑和不安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试验组2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0%,对照组患者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4.0%.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骨不连、感染、腕管综合症等并发症.试验组试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5.9±1.2)周,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5.8±1.1)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结合药物及心理干预治疗能够提高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心理干预桡骨远端骨折预后

    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对冠心病患者并发心肌梗死的诊断意义

    刘梦平刘宝奇
    375-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旨在探讨血清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对冠心病患者并发心肌梗死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心内科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冠心病组,同期选择冠心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梗死组.对比2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表达,分析清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表与血脂及血糖指标表达.结果 梗死组血清LN和HA表达均显著高于冠心病组(P<0.01).2组患者血清LN和HA表达均呈现,三支病变>双支病变>单支病变(P<0.05),梗死组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患者LN和HA表达均显著高于冠心病组患者(P<0.05).前壁复合下壁梗死患者LN表达及HA表达显著高于前壁区梗死和下壁区梗死患者(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HA、LN表达持续升高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冠心病心肌梗死

    湖州地区孝丰镇社区糖尿病患者家庭注射胰岛素的疗效以及注射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朱云朱冰郎华芳梅宏音...
    377-378,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湖州地区孝丰镇社区糖尿病患者家庭注射胰岛素的疗效以及注射技术存在的问题.方法 将2015年2月~2016年12月湖州地区孝丰镇社区内94例在家中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3个月后,检查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情况并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患者在注射胰岛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注射3个月后,所有患者FPG、2 hPG与HbA1c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胰岛素部位有规律轮换71例(75.53),注射前采用酒精消毒82例(87.23%),注射时将皮肤捏起65例(69.15%),注射时进针角度90°有77例(81.91%),使用5 mm针头86例(91.49%),注射完成后针头停留于皮下10 s以上67例(71.28%),注射时出现出血、脂肪硬结与增生72例(76.60%);胰岛素针头一次性使用12例(12.77%),2~3天更换1次16例(17.02%),10天左右更换46例(48.94%),更换胰岛素时更换11例(11.70%),出现痛感后更换9例(9.57%).结论 糖尿病患者于家庭注射胰岛素疗效确切,但注射技术与注射卫生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医护人员需加强对家庭注射胰岛素患者的注射知识教育,从而规避风险.

    社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疗效注射技术

    心理干预联合药物多模式治疗用于骨科镇痛效果与应激反应的研究

    王萍丽辛霞
    379-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联合药物多模式治疗用于骨科镇痛的效果及其对应激反应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5年3月~2017年3月宝鸡市中医医院骨一科收治择期行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药物多模式治疗,按是否接受心理干预分为干预组(共45例)和对照组(共43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简化的McGill问卷(SF-MPQ)评价术后疼痛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血浆CRP和IL-6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VAS评分、SF-MPQ评分、术前血浆CRP和IL-6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h、术后24hVAS评分、SF-MPQ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干预组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SF-MP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1 h、术后24 h血浆CRP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干预组血浆CRP和IL-6水平升高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心理干预联合药物多模式治疗可有效减轻其术后疼痛程度和应激反应,利于术后康复.

    骨科心理干预疼痛程度应激反应

    对综合医院呼吸科患者结核病知识的问卷调查分析

    魏兵陈玉周玉涛赵松林...
    382-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呼吸科患者对结核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面对面问卷调查821名呼吸科患者,主要内容包括:对肺结核病知晓情况,肺结核常见症状,肺结核有无传染性,出现持续咳嗽咳痰愿意去哪里就诊,国家对肺结核的相关政策,治疗的疗程,肺结核病的预防措施及对结核菌耐药是否知晓等.结果 92.1%的患者知道肺结核病,并且98.2%的患者明确知道肺结核病具有传染性,99%的患者知道肺结核病是由呼吸道来传播的,仅4.5%的患者出现症状愿意去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94.9%的患者知道有专门的结核病防治机构,65%的患者知道结核病基本治疗药物是免费的,99%患者认为要好好治疗肺结核,55%的患者知道肺结核治疗时间长,要规律用药.30%人知道结核菌耐药.90%患者知道要隔离肺结核患者,40%患者认为要保护易患病人群,95%的患者认为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结论 患者对肺结核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及时治疗、治疗疗程了解少,对结核病耐药知之甚少.

    肺结核患者问卷调查

    抗精神病药物合并心理干预对老年男性外科手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效果探讨

    张一清姚金燕高玉琴
    385-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抗精神病药物合并心理干预对老年男性外科手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效果探讨.方法 选取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男性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过程中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抗精神病药物合并心理干预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消除患者内心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情况.结果 经过对应的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优于未进行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为(44.23±3.78)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42.35±5.98)分.对照组患者抑郁评分为(48.73±2.53)分,焦虑评分为(45.94±4.92)分.实验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合并心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老年男性外科手术急性精神障碍恢复,缓解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具有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意义.

    抗精神病药物心理干预老年男性外科手术急性精神障碍

    83例急诊科老年人肺部感染的特点和预后分析

    夏文菁闫中峰
    387-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83例急诊科老年人肺部感染的特点以及预后分析.方法 通过对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航空总医院急诊科的83位肺部感染老年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67.46%)患者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数量相比较正常参考值升高,69例(83.1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上升,74例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89.16%),C-反应蛋白检测效果和中性粒细胞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例(73.49%)合并其他疾病.同时单一抗生素整体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差. 结论 老年人肺部感染早期症状易忽视,并且常合并其他疾病.C-反应蛋白、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联合肺部影像学能够较为准确的反应老年人肺部感染.早发现早治疗,联合使用抗生素可以提高预后疗效.

    急诊科肺部感染诊断预后分析

    中医辨识痰湿质型与血脂、血糖水平的相关性及应对措施研究

    刘婷刘丰采
    389-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痰湿质型与血脂、血糖水平的相关性及应对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体质辨识的1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筛选标准分为痰湿体质组与平和体质组,每组81例.在禁食10~12 h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静脉采血测定空腹血糖值(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作分析对比.结果 平和体质组脾失健运积分比痰湿体质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和体质组血糖、血脂水平明显优于痰湿体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湿体质的血脂、血糖水平及脾胃功能相对较差,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结合健脾化湿药方可改善痰湿体质.

    痰湿质型血脂血糖相关性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