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孙欣

双月刊

1005-1678

shyw1976@hotmail.com

025-58588537

210031

南京市浦口区浦东北路9号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南京生化制药研究所、中国生药工业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性刊物。主要刊登生化和生物技术药物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生化和生物药物的毒理、药理、药分和药动学:生化和生物药物的临床研究;生化和生物药物制剂的研制、药物稳定性的研究及对药物性能、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的评价;生化和生物药物的专题论述。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生化技术、生物技术、分离和纯化技术、药理、毒理、药动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及新药研究开发的高、中级科技工作者及临床医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流产时的心理干预方法及效果分析

    陈美娣郑行素
    339-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流产时的心理干预方法 及效果.方法 选取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200例宫内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消除患者焦虑以及不安等负面情绪,全程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照组患者进行利多卡因宫颈局部用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对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镇痛显效率为38.0%,有效率为52.0%.对照组患者显效率为16.0%,有效率为49.0%.可得,实验组患者镇痛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宫颈扩张显效率为45.0%,有效率为51.0%.实验组患者宫颈扩张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联合心理干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工流产临床效果,缓解患者疼痛,具有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意义.

    米索前列醇心理干预人工流产临床效果

    米非司酮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有效性及对患者生育力的影响

    张丽莉赖海清
    341-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有效性及对患者生育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早期异位妊娠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甲喋呤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有效性以及生育力.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及包块直径无明显区别,治疗后均得到一定改善,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生育力对比方面,随访2年后研究组患者宫内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异位妊娠以及继发性不孕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异位妊娠患者应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理想,有利于保留患者生育力.

    米非司酮甲喋呤(甲氨蝶呤)早期异位妊娠有效性生育力

    小剂量甲状腺素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戴海岳吴凯嘉
    34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包括利尿治疗、强心治疗以及抗心力衰竭治疗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甲状腺素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对应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中无效例数为6例,16例有效,28例显效,总有效例数为44例.对照组中,无效例数为15例.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指标、四碘甲状腺原氨酸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甲状腺素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较为理想,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

    小剂量甲状腺素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效果

    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黄舟洲吴成
    346-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注射液、心理干预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记录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膝关节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相应治疗后2组Lysholm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研究组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更优(P<0.05).结论 应用玻璃酸钠、心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行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疗效,有利于保障其身心健康、生活质量.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玻璃酸钠注射液心理干预治疗效果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心电图特征分析

    曾少丹沈群洁
    348-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心电图特征.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将其抽签化分组,2组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胺碘酮治疗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LVEDV(60.69±2.23)mm、LVESD(46.55±1.74)mm、LVEF(49.15±5.42)%、室性早搏率(2.00%)、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率(0.00%)、心室颤动率(2.00%)、窦性心动过速率(2.00%)、房室传导阻滞率(2.00%)、心房纤颤率(0.00%)、总有效率(98.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能够提高治疗安全性,改善心功能.

    门冬氨酸钾镁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电图

    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白内障手术术后感染临床评价

    周升飞
    350-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白内障手术术后感染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4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n=200,312只眼)及联合治疗组(n=200,325只眼),常规治疗组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进行术后感染预防,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聚维酮碘稀释液进行结膜囊冲洗预防术后感染,对比2组患者术前、术后、术后第2天细菌培养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第2天细菌培养阳性率为0.62%,常规治疗组第2天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77%(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92%,常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P<0.05).结论 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白内障手术术后感染临床效果佳,能够大大减少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左氧氟沙星白内障手术后感染

    超声诊断对长期服用抗精神分裂药物引起肝胆损害患者的观察研究

    蔡伟刘茂春
    352-353,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腹部超声观察分析长期服用抗精神分裂药物引起的肝胆损害特点及趋势.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6年4月在本院就诊并符合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服抗精神分裂药时间为3~5年者为观察组I,服药时间>5年者为观察组II,另外随机选定年龄>30岁且从未服用过抗精神分裂药者90名作为对照组.记录并分析受检者的肝胆超声改变.结果 观察组II患者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观察组I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II患者单纯性脂肪肝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I和观察组I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I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肝囊肿、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发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期服用抗精神分裂药可增加单纯性脂肪肝、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精神分裂症超声单纯性脂肪肝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血管内介入及单纯药物治疗的效果对比

    吴永斌姬滢汤纳
    354-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组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将2组患者治疗血管血流改善、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患者死亡率、预后生存质量评分作为对比依据.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管血流改善情况优异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死亡率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优异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次研究证明,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管血流状态、降低患者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与死亡率.

    缺血性脑血管血管内介入治疗单纯药物治疗临床效果

    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对麻醉药品使用管理的影响

    章圣苗刘盛军
    357-358,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对麻醉药品使用管理的影响效果.方法 分析研究组(2015年~2016年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后)、对照组(2013年至2014年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前)各类麻醉药品使用量及用药频度(DDDs),每月抽取肿瘤科麻醉处方30张,分析处方书写质量合格率及不合理使用率.结果 研究组癌痛患者麻醉药品使用量及用药频度,羟考酮缓释片用量快速上升、用药频度遥遥领先,吗啡片用量和用药频度逐步上升,吗啡缓释片用药频度逐步下降,芬太尼透皮贴用药频度有所下降,哌替啶针用量和用药频度持续维持低位.研究组处方书写质量合格率为99.3%,对照组处方书写质量合格率为81.1%,研究组麻醉药品不合理使用率仅为4.00%、合理使用率则高达96.00%,对照组麻醉药品不合理使用率高达18.5%、合理使用率仅为81.5%,数据对比P<0.05.结论 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后麻醉药品结构更加合理,可提高麻醉药品处方书写质量合格率,降低不合理使用率,规范合理使用癌痛药品对保障患者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积极意义.

    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麻醉药品处方不合理使用率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分析及前列腺素类似物的治疗效果观察

    郭璐张海玲段玉琼徐翠华...
    359-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电生理检查,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37例,行神经传导速度(NCV)和四肢皮肤交感反应(SSR)检测,根据结果 分为DPN组218例和NDPN组119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生化指标.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DPN的危险因素.结果 NCV联合SSR检出DPN的异常率高于单独应用NCV或SSR(P<0.05);DPN组和NDPN组在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收缩压、2h FBG、HbA1c、FINS、2h INS、FC-P、2h C-P、ACR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2h FBG、HbA1c、ACR是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联合应用NCR与SSR可提高DPN的检出率;年龄大、糖尿病病程长、2h FBG、HbA1c、ACR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PN的风险增加.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电生理检查药物治疗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