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陈海波,胡学强

双月刊

1006-2963

zgsm@263.net

010-64012981转8110

100010

北京东城区大佛寺东街6号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immunology and Neur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惟一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的神经病学杂志。此杂志由卫生部主管,卫生部北京医院,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学会主办,已在国内外发刊,现已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本刊辟有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疾病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专题报道,各种围绕神经病学诊疗问题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的论著、综述、病例报告、摘要、简报等栏目。兼顾了普及与提高。既报道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的内容,也包括一般神经病方面内容。适合于广大医务人员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胸腺瘤相关重症肌无力合并炎性肌病三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蒋云侯世芳张华苏闻...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合并炎性肌病(inflammatory myopathy,I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胸腺瘤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北京医院2010-3-1-2020-3-31收治的3例MG合并IM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3例MG-IM中1例合并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的僵肢综合征(stiff limb syndrome,SLS).3例患者均有胸腺瘤,血清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横纹肌抗体和心肌抗体阳性,而肌炎特异性抗体(myositis specific antibodies,MSA)和肌炎相关抗体(myositis associated antibodies,MAA)均阴性;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和神经肌肉接头受累;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肌受累;肌肉病理诊断多发性肌炎.联合46篇文献中的93例患者,共96例MG-IM患者纳入汇总分析.MG与IM同时发生者占42.7%,以MG症状首发者占34.4%,以IM症状首发者占22.9%.EMG检查提示肌源性损害和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疾病.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抗体阳性者占91.3%(84/92),MSA抗体阳性者仅占3.0%(2/66),MAA抗体阳性者仅占6.3%(2/32),横纹肌抗体阳性者占95.2%(20/21),6例行心肌抗体检测者均呈阳性.CT检查发现胸腺瘤者占64.4%(58/90).53例行胸腺瘤手术的患者中,47例描述了胸腺瘤病理分型,以胸腺瘤B2型最常见(19例,40.4%),其次为B1型10例(21.3%),B3型9例(19.1%),AB型8例(17.0%),C型1例(2.1%).89例行骨骼肌病理检查,其中以多发性肌炎最常见(62例,69.7%),其次为皮肌炎13例(14.6%),肉芽肿性肌炎9例(10.1%),免疫坏死性肌病2例(2.2%),嗜酸性粒细胞肌炎2例(2.2%),包涵体肌炎1例(1.1%).7例尸体解剖患者行心肌病理检查,均诊断巨细胞性心肌炎.结论 MG-IM多见于胸腺瘤患者,部分MG-IM患者同时合并心肌炎.大多数MG-IM患者血MSA和MAA抗体阴性.血横纹肌抗体和心肌抗体阳性提示骨骼肌和心肌受累,巨细胞性心肌炎是MG-I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MG、IM和SLS全面准确的诊断依赖于临床、电生理、免疫学和肌肉病理的综合评估.

    重症肌无力炎性肌病僵肢综合征胸腺瘤副肿瘤综合征肌炎

    原发全面强直阵挛型癫痫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特点

    陈秋艳李梦云张庆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原发全面强直阵挛型癫痫(idiopathic generalized epilepsy with generalized tonic-colonic seizure,IGE-GTCS)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及未合并睡眠障碍IGE-GTCS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特点.方法 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癫痫门诊并诊断为IGE-GTCS患者62例.根据有无睡眠障碍将患者分为IGE-GTCS合并睡眠障碍组和IGE-GTCS未合并睡眠障碍组.另收集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病例组相匹配、接受颅脑CT或磁共振检查的体检者及其他无神经系统疾病患者16名纳入对照组.采用手动勾画方法检测3组受试者脑部不同部位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的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差异.结果IGE-GTCS合并睡眠障碍组、未合并睡眠障碍组及对照组左侧额叶、左侧丘脑及左侧海马结构CB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IGE-GTCS合并睡眠障碍组左侧额叶、左侧丘脑及左侧海马ROI CBF降低(均P<0.05),未合并睡眠障碍组左侧额叶、左侧丘脑ROI CBF降低(均P<0.05);与IGE-GTCS未合并睡眠障碍组比较,合并睡眠障碍组左侧海马结构ROI CBF减少(P<0.05).结论IGE-GTCS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及未合并睡眠障碍患者CBF异常存在差异,这将有助于进一步从脑功能角度理解IGE-GTCS合并睡眠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

    原发全面强直阵挛型癫痫睡眠障碍三维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技术脑血流量

    脑脊液白细胞介素10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

    孙慧高赛武雷黄德晖...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脊液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作者医院2019-3-1-2022-12-31就诊并确诊的 15 例 PCNSL 患者、35 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diseases of the CNS,IDDs)患者和6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vasculitis,PCNSV)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水平,采用多组秩和检验分析组间血清和脑脊液IL-6、IL-10水平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CNSL患者脑脊液IL-10与患者性别、病变部位、年龄、病灶数目、病程、病灶的最大径、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IDDs组和PCNSV组比较,PCNSL患者脑脊液IL-10水平升高(P<0.01);ROC分析结果显示,脑脊液IL-10鉴别诊断PCNSL的曲线下面积为1,以11.45 pg/mL为临界值,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CNSL患者脑脊液IL-10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灶数目、病程、病灶的最大径、SUVmax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针对无法取得脑活检且疑诊PCNSL的患者于治疗前进行IL-10检测具有重要意义,脑脊液IL-10升高强烈提示PCNSL的诊断.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脑脊液白细胞介素10脑组织活检

    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脑炎患者脑电图特点

    王瑶郭静赵黎明张佩琪...
    20-2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相关脑炎患者脑电图特点.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11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收治的MOG抗体相关脑炎患者28例,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23.0±10.5)岁,病程中位数16 d,四分位数间距39 d.分析患者脑电图特点;根据头颅磁共振病灶分布模式,将患者分为仅皮层和/或脑膜受累组、仅深部白质和/或幕下受累组及混合受累组;根据血清MOG抗体滴度,将患者分为弱阳性组(1∶10)、中等阳性组(1∶32)和强阳性组(1∶100~1∶1000);根据有无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各组间脑电图异常率的差异.结果 正常脑电图12例(42.9%),异常脑电图16例(57.1%),其中慢波增多11例(39.3%),癫痫样放电8例(28.6%),生理节律消失3例(10.7%).最常见的异常脑电图为慢波增多,多为局灶性.癫痫样放电多为局灶性,常分布在额区、中央区及前颞区.不同病灶分布模式组间、不同MOG抗体滴度组间以及有无复发组间脑电图异常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796,P=0.427,P=0.613).结论 局灶性的慢波增多以及位于额区、中央区或前颞区的局灶性放电提示MOG抗体相关脑炎的可能,脑电图在MOG抗体相关脑炎的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MOG抗体相关脑炎脑电图

    青海高原地区中老年人多维度认知功能及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分析

    刘文增赵婷婷侯永兰张桂娟...
    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中老年人多维度认知功能的性别差异,以及不同性别中老年人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随机抽样调查方法,选取青海地区(平均海拔3 000 m)中老年人500名(男性299名、女性201名).收集被调查者人口学信息、慢性病史、运动、经济和婚姻状况以及外周血指标,并进行多维度认知功能和心理评估,包括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筛查、Rey-Osterrieth 复杂图形测验-延迟回忆(complex figure test delay recall,CFT-DR)、连线测验 A 和 B(trail making test,TMT-A&B)和数字符号转换测验(symbol-digit modalities test,SDMT)等,采用协方差分析不同性别人群年龄和教育程度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MCI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女性比较,男性总体认知、情景记忆、工作记忆评分均增高(P<0.05和P<0.01),但注意力和执行力以及睡眠质量和抑郁状态评分明显降低(P<0.01).校正受教育程度和年龄后,男性在不同年龄组和受教育程度组中总体认知、情景记忆、注意力和执行力均优于女性(P<0.05,P<0.01).进一步对比发现女性MCI患病率高于男性(25.9%比19.4%;x2=4.461,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男80岁~=3.636,OR女70岁~=2.578,OR男70岁~=2.914,OR女80岁~=1.500)是中老年人群发生MCI的危险因素(P<0.05,P<0.01),受教育程度高(OR男初中=0.146,OR女初中=0.166,OR女高中=0.151)是中老年人群发生MCI的保护因素(P<0.01).而未婚是男性发生MCI的危险因素(OR=1.855,P<0.05),睡眠质量差(OR=1.083,P<0.05)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1.081,P<0.05)是女性发生MCI的危险因素,教师职业是女性MCI的保护因素(OR=0.206,P<0.05).结论 高原地区不同性别中老年人群存在多维度认知域的减退,其影响因素不同,随着增龄和教育水平低的影响,女性认知功能下降趋势比男性明显.女性是MCI发生的高危人群,针对性别差异应采取不同的预防和延缓认知损伤的措施.

    高原地区中老年人群多维度认知域轻度认知障碍性别差异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Stroop范式下大脑连接机制研究

    李青张迎伟吕泽平陈益强...
    34-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在经典认知能力评估范式Stroop下的大脑连接机制变化.方法 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25名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9名(对照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10例和AD患者6例,通过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fNIRS)采集研究对象在静息状态和 Stroop 颜色、文字刺激任务状态下大脑皮层激活和效应连接情况.数据采集过程中所使用的fNIRS设备包含61通道,覆盖研究对象大脑双侧额叶、颞叶和枕叶区域,数据分析过程中通过数据滤波、时频变换和动态贝叶斯推理等技术实现.结果 对照组、MCI和AD组在文字、颜色刺激下的任务完成准确率依次下降(96.9%、96.9%、51.6%和96.4%、72.3%、39.1%).三组研究对象在任务状态下双侧颞叶激活程度较静息状态下增加,且任务状态下MCI组和AD组激活程度较对照组表现出降低趋势,激活区域表现出增加趋势;对照组、MCI组和AD组部分脑区间耦合强度表现出依次增加趋势.结论 相较于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MCI和AD患者在完成相同任务时需调用更多大脑资源,大脑激活区域增大,但激活强度降低.

    阿尔茨海默病Stroop范式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效应连接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分析

    陈晓莉王群刘佳李静...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pachymeningitis,HP)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8月至2022年6月作者单位收治的10例ANCA相关性HP患者,其中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9例,陕西省人民医院1例,男、女各5例,发病年龄43~80岁.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诊治方法及疗效.结果 10例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慢性头痛或脑神经受累症状,病程1~84个月.5例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核周型ANCA(perinuclear ANCA,p-ANCA)同时阳性,2例患者仅血清MPO阳性,p-ANCA和细胞质型ANCA(cytoplasmic ANCA,c-ANCA)阳性各1例,p-ANCA和c-ANCA同时阳性1例.6例视力受累,2例听力受累.增强MRI显示患者不同程度的硬脑膜增厚并强化,其中弥漫性增厚4例,局灶性增厚6例,均未累及脑实质.1例患者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例患者行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球治疗,8例患者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1例同时使用利妥昔单抗,经治疗后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2例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减量过程出现头痛加重,再次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ANCA相关性HP病程长短不一,临床表现不典型,增强MRI显示的硬脑膜增厚部位在不同ANCA抗体阳性患者间有重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ANCA相关性HP有效.

    肥厚性硬脑膜炎抗体,抗中性白细胞胞质磁共振成像过氧化物酶

    脊髓性肌萎缩症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王康赵慧时倩巩凤超...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儿童早期发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神经肌肉疾病,是导致婴儿期致死的最常见遗传疾病之一.近年来,针对SMA新疗法的探索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临床上主要有3种突破性的基因靶向治疗方法:SMN2剪接反义寡核苷酸、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基因替代疗法及SMN2剪接修饰小分子,而星形胶质细胞、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激动剂抗体、myostatin抑制剂、p53及干细胞移植等新的治疗靶点补充了现有的治疗方法,为SMA的治疗增添了新的希望.

    肌萎缩,脊髓性治疗SMN基因诺西那生利司扑兰索伐瑞韦干细胞移植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载脂蛋白E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王涛陈运才刘莲
    52-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主要依靠药物治疗来减缓AD的病程发展,目前尚无根治AD的药物.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的遗传变异作为散发性AD发生最常见的风险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胶质细胞作为脑内APOE的主要来源,其功能改变在AD发生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就APOE介导胶质细胞功能改变、血脑屏障损害以及突触功能异常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AD的早期筛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阿尔茨海默病载脂蛋白E类胶质细胞血脑屏障突触小胶质细胞

    白细胞介素因子与慢性失眠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黄楷棋汤永红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因子与睡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白细胞介素因子可通过作用于神经系统、诱导炎症反应以及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机制对睡眠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睡眠也可通过影响白细胞介素因子的分泌和活性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现就白细胞介素因子-1、白细胞介素因子-6和白细胞介素因子-10与慢性失眠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慢性失眠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目标.

    睡眠障碍失眠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细胞因子类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