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陈厚群

季刊

2097-096X

journal@iwhr.com

010-68711905

100038

北京复兴路甲1号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我院科研人员在水利水电宏观决策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工程应用方面的科技论文、专题综述和工程技术总结等,开展学术讨论,介绍国内外科技动态。办刊方针和任务:介绍我院科研成果、动向,增进学术交流,加速成果转化。读者对象为国内外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科研、规划、设计、建设、咨询、管理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北方主要河流水沙变异及其成因

    王延贵刘焕永陈吟
    333-341,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我国北方河流的水沙变异及主要成因,本文利用M-K检验法和水文量累积曲线法,分析了 1950-2020年我国北方河流代表站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影响北方河流水沙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淮河代表站年径流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其他北方河流的年径流量具有减小或显著减小趋势;松花江代表站年输沙量无趋势变化,其他北方河流代表站年输沙量都有显著减少趋势;影响北方河流水沙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水土保持、水库拦沙、流域降水变化、引水引沙与泥沙综合利用、工程建设等,其中水土保持是北方河流流域保水减沙的主要措施,水库拦沙在江河水沙态势变异中发挥重要作用,流域降水变化也是北方河流水沙变异的影响因素,引水引沙与泥沙综合利用也对北方平原河流水沙变化发挥一定的作用.

    北方河流水沙变化趋势分析主要影响因素人类活动

    动态径流系数法和基于城市功能区的SWMM参数率定方法研究

    邵银龙李晓晨廖美廷马景胜...
    342-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雨洪模型是研究城市内涝形成规律及演进过程的重要手段,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雨水内涝监测能力不足的背景下,模型参数率定和应用面临挑战.为解决缺乏实测雨洪数据条件下城市雨洪模型参数校准的难题,本文提出了根据地理和气候特征计算雨水径流量的动态径流系数法和基于城市功能区的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参数率定方法.在福建省三明市的应用表明:动态径流系数法与规范和经验公式结果一致,与传统方法相比则能反映降雨产流随雨强、下渗等因素变化的规律,更符合城市降雨产流的实际过程.基于城市功能区的参数率定方法结果与研究区城市化水平和下垫面特征相符.率定后雨水径流过程NSE值达到0.80,雨水总径流量误差处于6%以内,洪峰时间误差小于3分钟.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为缺乏实测雨洪数据地区的城市雨洪模拟提供参考.

    径流系数SWMM模型城市功能区不确定性参数Horton方程

    配水方式对冷却塔热力性能的影响研究

    张爱军宋小军刘涛朱晴...
    353-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电厂在调峰影响下低负荷运行时合理的配水方式,探寻冷却塔"带水"检修的可能性,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某高位收水冷却塔两机六泵全塔配水、一机三泵全塔外围配水和一机三泵半塔配水方式下的塔内外流场特性及热力性能.分析了外围配水和半塔配水可能存在的进塔空气全部从未淋水区域的填料流过而不与淋水填料换热的问题,并统计了配水方式对冷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围配水、半塔配水虽然不存在进塔空气全部从未淋水区域的填料流过的情况,但分区配水热力性能易受到环境风影响,在改善电厂调峰低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冷却塔热力性能方面起负面效果.

    高位收水冷却塔热力性能环境风分区配水数值模拟

    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平滩流量变化与水沙过程的响应关系

    韩小军卢书慧史红玲刘裕...
    361-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滩流量是表征河道排洪输沙能力的重要指标,开展宁蒙河段平滩流量变化机理的研究对于治理黄河意义重大,本文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平滩流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汛期水沙过程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宁蒙河段沿程六站平滩流量由1960年代中期的3600~5800 m3/s减小到目前的1900~4000 m3/s.2000年前宁蒙河段三湖河口平滩流量与汛期水沙过程关系点群与2000年后两者关系点群存在明显分区,说明2000年后宁蒙河段河床演变机理发生了变化,遵循不同规律.建立的宁蒙河段三湖河口平滩流量与汛期水沙过程的定量关系式表明,宁蒙河段平滩流量随着汛期平均水量的减小(增大)而减小(增大),随着汛期平均来沙系数的减小(增大)而增大(减小),随着汛期水流过程参数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

    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平滩流量水沙过程河床演变响应关系

    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节水方案的数值研究

    杨岑宋小军赵顺安李陆军...
    368-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的耗水量,本文采用一种可用于回收其蒸发损失的空气冷凝器结构,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节水特性展开研究.首先基于空气运动控制方程和水蒸气冷凝模型,建立了用于分析空气冷凝器节水特性的数学模型,其次分析了冷却空气流速、空气冷凝器的结构尺寸和材质等因素对该冷凝器节水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空气冷凝器的单位面积节水量随着冷却空气流速以及冷凝器宽度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冷凝器长度和高度的增大而减小;空气冷凝器的材质和壁厚对其单位面积节水量没有显著影响,空气冷凝器可采用重量轻和成本低的薄壁PVC来加工制造.

    湿式冷却塔蒸发损失空气冷凝器单位面积节水量水蒸气冷凝

    新疆卡拉贝利水库淤积现状分析及预测

    张志鸿杨树红彭杨
    377-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泥沙淤积直接影响水库的正常运用和使用寿命,为掌握新疆卡拉贝利水库现状及未来的泥沙淤积情况,本文首先根据实测资料分析卡拉贝利水库运行6年的库区泥沙淤积情况,然后建立水库一维泥沙数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验证的基础上,预测计算水库运用50年的泥沙淤积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出卡拉贝利水库泥沙淤积过程及分布,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良好,卡拉贝利水库运行初期淤积速度较快,主要淤积在死水位以下的河道主槽内;水库运行20年时死库容基本淤满,此后淤积速度明显减缓;水库运行30年后,平均排沙比在90%以上,库区泥沙基本达到平衡状态;在水库运行50年时,总库容损失49.24%,库区总淤积量为12871.95万m3.

    一维泥沙数学模型库区泥沙淤积排沙比模型验证卡拉贝利水库

    考虑底坡影响的U形渠道量水槽流量公式研究

    戚玉彬
    387-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渠道底坡是影响输水能力的重要因素,但量水槽流量公式往往忽略渠道底坡.为了探究渠道底坡对流量公式的影响,以三角形量水槽为研究对象,在6种底坡的U形渠道上开展田间试验.应用能量方程式推求了流量的理论公式,基于量纲分析法分别建立不包含和包含渠道底坡的流量公式,探讨渠道底坡影响流量公式的范围.流量的理论公式表明渠道底坡是影响量水槽流量公式的因素之一.与不包含渠道底坡的流量公式相比,包含渠道底坡的流量公式测流精度显著提高,平均相对误差从2.92%降低至1.65%,最大相对误差从12.22%减小至7.37%,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5%的比例从80.94%提升至95.89%.渠道底坡影响三角形量水槽流量公式的范围界定为1/100~1/1200,当渠道底坡小于1/1200时可以忽略.量水槽流量公式应考虑渠道底坡的影响.

    流量公式渠道底坡流量测量三角形量水槽能量方程

    基于卫星遥感的兴凯湖水资源特征变化研究

    郜玉青曹永强么嘉棋王菲...
    397-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湖泊水资源的动态变化成为生态领域的关键研究课题.湖泊作为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水文特性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区域水循环、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研究湖泊动态变化可为气候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机制提供参考.兴凯湖是位于气候敏感区且受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内陆湖泊,本文旨在通过ICEsat-1/2、Landsat及GRACE等多源卫星遥感数据深入分析其水资源的动态变化,并结合气象数据与土地利用数据探索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结果表明:(1)ICEsat-1监测的兴凯湖2003-2009年年内水位呈现周期性波动,年际水位呈上升趋势;ICEsat-2监测的兴凯湖2018-2022年年内年际水位呈下降趋势,多轨数据显示水剖面变化趋势一致.(2)2003-2021年兴凯湖面积以增加为主,东部与南部增加最明显.(3)GRACE反演的兴凯湖水储量变化呈上升趋势,且季节变化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湖泊水体变化特征与降水有较高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流域的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ICEsat-1/2LandsatGRACE兴凯湖水资源

    径流曲线数模型在湖南省山区小流域的优化与应用

    杨娜娜刘舒刘正风陈伯文...
    411-424,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径流曲线数模型(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Curve Number Model,简称SCS-CN模型)可以利用降雨资料估算径流,对水资源合理配置和山洪灾害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其方便计算、参数简单,而被广泛应用.目前标准SCS-CN模型在山区小流域的适用性欠佳,因此需要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预测精度.本文以湖南省螺岭桥流域为例,根据实测降雨径流资料优化径流曲线数CN(Curve Number)查算表,并利用步长优化参数算法研究初损率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将优化模型的方法应用于湖南省凤凰小流域,验证该优化方法的可靠性.结果分析表明:与标准SCS-CN模型相比,优化后的SCS-CN模型效率系数NSE从0.576提升至0.813,决定系数R2为0.858.将模型优化方法验证于气候地形条件相似的凤凰流域,模型NSE值提高117%.通过预测径流深与实测径流深比较,优化模型模拟精度较为理想,对湖南省山区小流域场次降雨产流预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SCS-CN模型产流预报纳什效率系数山丘区小流域径流曲线数

    基于Copula函数的区域雨潮遭遇风险概率分析

    汪海航李帆吴兴祥秦志琼...
    425-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加剧以及城市化进程等一系列事件的加快,我国的城市内涝问题日渐突出.以扬州市仪邗区域为例,由于扬州南濒长江,受长江洪水、潮水顶托,当面临暴雨等灾害时,仪邗区域无法快速外排,进而增大了内涝风险,针对内涝灾害的研究也因此成为了重要内容.本文利用Copula函数构建了研究区域最大三日面雨量和长江最大三日平均潮位的联合概率分布函数,并对不同雨潮组合情况下的遭遇概率进行分析,最终得到了雨潮的联合风险概率和同现风险概率.最终结果显示,Copula函数在雨潮联合概率分布方面拟合良好.这一拟合结果不仅可以为解决仪邗山洪在长江高水位时出路不足的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也可以为其他感潮河段的防洪决策提供参考.

    雨潮遭遇边缘分布函数Copula函数最大熵原理风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