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李长明

旬刊

1007-614X

YXLW999@sina.com

010-58302917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1号西环广场A座17-18楼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Journal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层医院静滴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体会

    王云桃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讨论静滴普通胰岛素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尤其是血糖过高患者的使用。方法: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例。结果:1例因并发肺梗死,病情危重转上级医院外,其余均血糖平稳出院。结论:早期静滴胰岛素,使血糖平稳下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普通胰岛素静滴

    乌司他丁对ALI/ARDS患者疗效分析

    陈汉明郑伟钢
    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例ALI/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1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呼吸机治疗,治疗组加用UTI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氧合指数(PaO2/FiO2)改变、超敏C-反应蛋白(CRP)变化、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氧合指数明显升高(P<0。05),CRP、IL-6、TNF-α明显下降(P<0。05),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缩短(P<0。05)。结论:UTI可改善ALI/ARDS患者的氧合,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对ALI/ARDS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乌司他丁

    体位引流佐治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

    方敏王彩霞
    58-59页

    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郝翠琴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比索洛尔(bisoprolol)在冠心病(CHD)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收治冠心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68例,对治疗前后进行12导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做比较。结果:显效40例(58。8%),有效24例(35。3%),总有效率94。1%,无效4例(5。9%)。结论:比索洛尔有效地控制冠心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比索洛尔冠心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观察

    李钦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选择支气管舒张为主、辅以家庭氧疗和呼吸锻炼等措施联合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34例,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采取噻托溴铵气雾剂吸入、鼻导管吸氧和缩唇呼吸法做呼吸肌锻炼进行干预治疗,疗程3个月,并随访满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测外周血RBC、Hb和HCT均有改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临床疗效显著13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有效率91。1%。结论:采用噻托溴铵气雾剂吸入联合家庭氧疗和呼吸锻炼治疗COPD稳定期,改善缺氧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有效减轻病情、减少急性加重期发作频率,疗效满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噻托溴铵家庭氧疗呼吸锻炼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血小板计数减少临床分析

    陈育刘志平
    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方法:检测、分析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动脉血氧分压、血小板在治疗前后变化水平。结果: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并发血小板减少,随着缺氧的改善,血小板计数回升。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并发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考虑主要是缺氧,随着缺氧的改善,血小板计数回升,认为血小板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动脉血氧分压血小板

    沐舒坦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马成林
    62-63页

    沐舒坦慢性支气管炎疗效

    肺结核合并肺癌16例临床分析

    刘彩芳
    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特点。提高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率。方法:收治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16例,就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结核合并肺癌临床表现多样化,无明显特异性。结论:肺结核经全程正规抗结核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反而加重,应及时进行痰脱落细胞学检查、胸膜活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皮肺穿刺检查等,并定期复查X线胸片,必要时行CT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肺结核肺癌诊断治疗

    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黄晗赵二要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功能变化。方法:符合ALI/ARDS入选标准患者40例(肺损伤组),无肺损伤组患者40例,观察两组肺功能。结果:两组病例进行肺功能监测(入选时记录呼吸机设定及监测窗显示的肺功参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并进行比较,两组观察内容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急性肺损伤患者机械通气的参数明显增高,肺功能显著下降,需要相对高的通气参数和相对长时间的呼吸支持,根据肺功能变化,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来保证肺的通气和氧合。

    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功能变化临床研究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小脑血管母细胞瘤4例临床分析

    张珩李想
    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和预后。方法:对4例经显微外科手术并经病理组织检查证实的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全切,1例次全切。术后随访3~6个月,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手术下切除血管母细胞瘤是治疗此病的最好方法,囊结节型切除瘤结节即可,实质型血运丰富,全切困难,但肿瘤全切后预后较好。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显微外科手术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