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李长明

旬刊

1007-614X

YXLW999@sina.com

010-58302917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1号西环广场A座17-18楼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Journal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突发性耳聋综合治疗76例体会

    石伟马杰
    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综合治疗效果,影响治疗的因素,及耳聋恢复的预判。方法: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心理治疗,及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等的多种治疗方法综合应用。结果: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76例,治愈23例(30%),显效41例(54%),有效9例(12%),无效3例(4%)。听力恢复时间集中在第7天~第13天。结论:病程越短,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听力图形态,听力下降程度是影响突发性耳聋恢复的重要因素。年龄越大预后越差,伴有前庭症状如眩晕,恶心呕吐者预后差,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全身疾病预后差。心理治疗能明显提高恢复时间。基层医院治疗突发性耳聋以治疗疗效好,恢复快为主,寻找并发现最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途径。

    突发性耳聋药物高压氧心理治疗

    持续肛管冲洗引流术在乙状结肠手术中、手术后的应用

    刘明忠马富贵
    9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统计探讨及诊治乙状结肠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适宜的外科治疗的方法及预后。方法:收治乙状结肠疾病患者9例,对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即一次性切除吻合+肛管冲洗引流)术后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一次性切除并持续肛管冲洗引流9例,男5例,女4例,年龄50~88岁,平均68。3岁。因肿瘤广范转移,故行故息性造瘘术2例(23%),腹腔及伤口感染1例(13%),手术死亡率0。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对乙状结肠疾病的早期诊断而言,均达不到早期普查及治疗,通常因急性肠梗阻入院就诊,常有肿瘤广范转移及肠坏死出现,传统乙壮结肠造瘘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及手术后并发症,结肠造瘘术是指手术中将乙壮结肠梗阻部切除,远端闭锁,近端造瘘于左腹壁,因结肠及乙壮结肠血运差、蠕动弱,手术后肠腔张力增强,手术成功率低,故行结肠造瘘术,这样来常需二次手术吻合,患者因排便口在腹壁,在生活上带来不便,二次手术医疗费用增加等因素,本组常采用一次性瘤体切除吻合+肛管持续冲洗引流均得到满意的效果,合理的手术治疗是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及预后的主要因素。

    结肠乙状结肠肛管冲洗引流肠梗阻

    手术切除后局部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羊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分析

    宋淑娟马彦秀周翔宇
    94-95页

    翼状胬肉丝裂霉素C羊膜角膜缘

    急性重症胰腺炎75例疗效观察

    张莹陈春光
    9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58例,进行系统性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例,治愈例,手术治疗例,治愈例。结论:合理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强调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案,对有早期手术指征和中转手术指征患者应当及时手术治疗。

    重症胰腺炎临床特征诊断个体化治疗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囊膜中P33ING1的表达

    乔淑琴李军李辰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与晶状体前囊膜中P33ING1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10例透明晶状体前囊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观察透明晶体组和白内障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P33ING1阳性表达水平。结果: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囊膜中P33ING1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增高。结论:P33ING1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P33ING1

    纳络酮联合东莨菪碱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25例报告

    谢芳成
    97-97页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

    李丽英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川崎病(KD)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收治KD患儿70例,对比冠状动脉损害组和无冠脉损害组之间年龄、热程及发病10天内白细胞(WBC)计数、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CRP)、血沉、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各项指标;采用x2检验分别检验上述因素与KD合并冠脉损害的相关性;并对冠状动脉损害组进行Harada评分,预测动脉瘤发生风险。结果:发病10天内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热程、血沉、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心电图异常、应用丙球时间与KD合并冠脉损害有密切相关性。冠脉动脉损害组Harada评分的平均分高于无冠脉动脉损害组。结论:男性、<1岁或>5岁、热程>10天、10天后应用IVIG、血沉>50mm/小时、CRP增高、心电图异常为冠状动脉扩张的高危因素。

    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高危因素

    术前30分钟使用抗生素在剖宫产术后感染的临床观察

    那娜汤东杰
    9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伤口感染的原因,探讨术前30分钟静滴抗生素在剖宫产术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术前30分静滴抗生素和术后连续5天甚至更长时间静滴抗生素者进行对比。结果:520例剖宫产产妇中,术后伤口愈合不良与抗生素有关,与术后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无显著关联。结论:剖宫产术前30分钟使用抗生素更有效控制产后感染。

    剖宫产术前抗生素术后感染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观察

    王光蓉
    10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药物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流产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并发症。方法:收治宫内早孕患者25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30例口服米非司酮:早上50mg、晚上25mg,间隔12小时共服2天,第3天早上服米索前列醇600μg,与首次服米非司酮间隔48小时或以上;对照组128例行人工流产,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后出血天数及术后随访宫腔粘连积血、闭经情况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流产创伤小,具有痛苦小、安全、简便、易于操作的优点,但应掌握清宫的最佳时间,可以有效减少药物流产的流血时间、流血量、感染率,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早孕药物流产人工流产清宫术

    强脊的比较影像诊断

    霍学军
    101-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MRI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27例,分别采用CT、MRI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影像学结果的有效率。结果:通过观察CT、MRI检查皆为阳性65例,CT诊断阳性、MRI诊断阴性8例,MRI诊断阳性、CT诊断阴性15例,CT及MRI诊断皆阴性24例,MRI诊断可疑、CT诊断阴性5例,MRI诊断可疑、CT诊断阳性0例,MRI诊断可疑、CT诊断可疑6例,MRI诊断阳性、CT诊断可疑8例,MRI诊断阴性、CT诊断可疑1例。对两项影像学检查进行关联性分析,P<0。05,两种检查方法具有一致性,对检查结果进行优势性检验发现总体阳性率有差异,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MRI的影像学检查阳性结果高于CT。结论:MRI对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检查假阳性率较高,相对昂贵,本研究不支持使用MRI进行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

    MRICT强直性脊柱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