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社区医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社区医师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社区医师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王忆卓

旬刊

1007-614X

yxlw999@sina.com

010-58302828-6875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A座17-18楼

中国社区医师/Journal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坚持服务于基层临床医疗,非常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内容覆盖临床、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及卫生设施建设等。全年24期(半月刊),欢迎投递各种与医学相关的稿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与TCT检查联合应用在宫颈癌初筛中的应用价值

    张书改邢风琴张海涛蔡术荣...
    102-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宫颈癌严重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研究已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其重要的致癌因素,因此有望通过合理的检查、积极的治疗降低这一疾病带来的危害。HPV检测与TCT检查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宫颈癌早期筛查的特异性与灵敏度。本文将从HPV感染的特点、HPV与宫颈癌的关系、HPV检测与TCT检查以及二者联合应用的价值进行简要阐述。

    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

    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与临床分析

    陈育涵
    10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妇科炎症感染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培养组选择培养法检验;凝集组选择凝集法检验。比较两组检验效果。结果:两组检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组培养时间长于凝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炎症患者可选择凝集法予以筛查,而后通过培养法确诊,以此提升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妇科炎症感染微生物检验效果

    螺旋CT在胃肠道穿孔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评价

    张运刚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在胃肠道穿孔患者中采用螺旋CT检查的效果及诊断价值。方法:2016年8月-2018年7月收治胃肠道穿孔患者56例,随机法分为两组,各28例,均经过手术病理诊断确诊。对照组接受常规X线片检查,观察组接受64排螺旋CT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以及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胃肠道穿孔患者利用64排螺旋CT诊断效果良好,且诊断准确率高。

    64排螺旋CT常规X线片胃肠道穿孔诊断准确率

    C-反应蛋白与血清淀粉样蛋白对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鉴别作用

    魏艳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血清淀粉样蛋白(SAA)对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鉴别作用。方法:2017年5月-2019年1月收治感染性疾病患儿65例,根据细菌培养结果或病毒鉴别结果分为细菌性感染组34例和病毒性感染组31例。两组患儿均进行SAA及CRP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性感染组CRP与SAA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联合SAA检测对细菌性感染组的诊断准确性、特异度、敏感度均高于SAA、CRP单项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联合SAA检测对病毒性感染组的诊断准确性、特异度、敏感度均高于SAA、CRP单项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联合SAA对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与病毒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作用,且特异度、敏感度高,可作为临床首选诊断方案。

    血清淀粉样蛋白C-反应蛋白儿童感染性疾病

    晚期胎膜早破产妇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效果探究

    程欢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晚期胎膜早破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19年5月收治晚期胎膜早破产妇36例,分为两组,各18例,参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护理满意度评分和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新生儿窒息率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参照组,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晚期胎膜早破产妇的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剖宫产率,缩短住院时间。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晚期胎膜早破产妇

    心理干预对婚前医学检查者静脉抽血晕针的影响

    蔡娟
    11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婚前医学检查者静脉抽血晕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2018年进行婚前检查6 000人,随机分为两组,各3 000人。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精神紧张率与静脉抽血晕针率。结果:干预组护理后紧张率及晕针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婚前医学检查着静脉抽血晕针最重要原因是精神紧张,对婚前医学检查者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静脉抽血晕针率,降低患者紧张感,提高婚前医学检查依从性。

    心理干预婚前医学检查者静脉抽血晕针影响

    Autar量表风险评估导向下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致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何楚嫣
    112-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Autar量表风险评估导向下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致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急性脑梗死致昏迷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改善循环等;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Autar量表风险评估导向下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意识状态(GCS)评分、DVT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2周后GCS评分及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utar量表风险评估导向下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急性脑梗死致昏迷患者恢复意识,降低DVT发生率,提高家属满意度。

    Autar量表风险评估预见性护理干预急性脑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工作满意度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给药中的护理差错及应对效果评价

    曾飒
    11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给药产生护理差错的原因,制定应对措施并探究效果。方法:2018年8月-2019年8月记录静脉配置中心给药护理差错的次数与原因,并针对护理差错的主要原因进行应对处理。结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给药共发生护理差错60例,差错率为0。024%;其中审方差错3次(5。00%)、复核差错2次(3。33%)、打包差错11次(18。33%)、排药差错24次(40。00%)、退药差错4次(6。67%)、调配差错16次(26。67%)。结论:针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给药的护理差错,应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给药护理差错应对效果

    探讨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陈伟裕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消化内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基础护理;试验组采用健康教育配合基础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时,合理应用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提升护理满意度,有效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

    健康教育消化内科护理应用分析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陈毓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1月呼吸内科重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开展应急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满意度、APACHEⅡ评分、通气功能和血气指标水平、生命体征恢复平稳时间、重症住院时间、呼吸机应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应急护理干预模式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和血气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并发症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