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社区医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社区医师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社区医师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王忆卓

旬刊

1007-614X

yxlw999@sina.com

010-58302828-6875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A座17-18楼

中国社区医师/Journal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坚持服务于基层临床医疗,非常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内容覆盖临床、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及卫生设施建设等。全年24期(半月刊),欢迎投递各种与医学相关的稿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分析

    张雪芹
    16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采用社会康复治疗对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脑卒中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社区康复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改良巴氏指数量表(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社区康复治疗措施,可降低患者神经功能损害,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社区康复治疗脑卒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应用效果

    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作用探讨

    符文君陈爱连刘英姣闫钰章...
    168-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作用.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脑卒中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使用新Bobath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上肢功能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Bobath技术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后遗症发生率.

    新Bobath技术脑卒中上肢功能康复生活质量

    社区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疗效及医疗支付费用的影响研究

    崔向丽郭京丽王宇赵国栋...
    170-17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疗效及医疗支付费用的影响.方法:2018年1-12月收治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就诊模式;试验组在常规门诊就诊模式基础上给予规范慢性病管理.比较两组干预1年后血压控制效果及相关医疗费用支付情况.结果:试验组干预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门诊费用及支付总金额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医院规范的慢性病管理模式能够使高血压患者积极参与到慢性病自我防治中,提高患者依从性,提升血压控制效果,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出现,减低患者医疗支付费用.

    社区医院慢性病管理高血压疗效医疗支付

    东莞市寮步镇健康促进社区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合的健康促进效果评估

    钟健湖廖锦鹏张利文谭小敏...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促进社区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合的健康促进效果.方法:选取村(社区)创建健康促进社区,创造健康促进环境支持,随机抽取100户户籍家庭作为干预组,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家庭健康干预;配对选取对照组.并于干预前后进行健康素养调查,比较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变化,评估健康促进社区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合的健康促进效果.结果:健康干预2年后,干预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三个方面健康素养、六个健康问题素养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三个方面健康素养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促进社区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合的健康促进模式对居民健康素养提升有促进作用,尤其在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较为明显,能加速知识向行为的有效转化.

    东莞市健康促进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促进效果评估

    社区-家庭联动模式在中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高丽琼杨志伟金媛王伟...
    175-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家庭联动管理模式在中年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10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门诊随访及健康教育;试验组采取社区-家庭联动管理模式.比较两组随访1年后血压控制率及服药依从性.结果:试验组随访1年后血压控制率优于对照组(以低危为例),服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家庭联动模式是开展社区中年高血压管理的有效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社区-家庭联动危险分层

    分析全科医生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签约健康管理的实际价值

    郭小丽
    17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广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患者中签约管理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0月广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例糖尿病签约患者为试验组,进行健康管理方案的治疗,同时选取与试验组经济水平、人口构成及社会类型一致的社区中的100例未签约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延续传统的健康传统管理方式.比较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规律服药率、血糖自我监测率、空腹血糖及心率等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规律服药率、自我监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心率,经统计学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签约管理的临床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血糖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全科医生社区糖尿病签约健康管理临床价值

    内科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微信笔记的效果分析

    李丹
    179-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微信笔记在内科临床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内科实习的临床专科护生40名,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实习期间接受传统临床内科带教模式;观察组接受基于微信笔记开展的新型内科临床带教.比较两组临床带教实习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时各项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内科护生实习带教过程中,采用微信笔记开展新型临床带教模式,可显著提升学生基础理论与临床技能掌握程度,对提高内科护理实习带教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内科护生实习带教微信笔记带教模式基础理论与临床护理技能效果分析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效果研究

    李冬军赵小兰马忠杰张宝银...
    181-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由家庭医生团队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方式的健康管理[1],并将入选患者在原有西医治疗基础之上按中医体质进行辨识,分为阴虚燥热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分别进行中医保健指导和管理.结果:健康管理后,患者血压达标率、血糖达标率及2型糖尿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均明显提高,各种慢性病发病率明显降低.结论:通过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方式健康管理,可提高患者血压血糖达标率,降低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病的发病率,提高疾病知晓率,血压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中心同期患者健康管理患者.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西医结合

    SBAR沟通模式在脊柱外科医疗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

    刘向军王德亮马美丽王景梅...
    183-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SBAR沟通模式在脊柱外科医疗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12月脊柱外科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交接班模式;观察组采用SBAR沟通模式.比较两组医疗纠纷频次、手术并发症、交班正确率、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疗纠纷频次及手术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交班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及平均住院日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外科交接班过程中,实施SBAR沟通模式可提高沟通效率,降低医疗纠纷、手术并发症,提高交班正确率,实现患者早期康复且获得较高的满意度评价.

    SBAR沟通模式脊柱外科医疗交接班应用价值

    精神病专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防控策略探讨

    孙江南杨帅君袁亮菊谌文菊...
    185-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目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新发传染病.精神障碍高发易发,国内绝大多数精神病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病房实施封闭式管理,从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建筑布局、功能设计到筛查工作流程等诸多环节在防控传染性疾病方面均较为薄弱,难以有效应对疫情.针对新冠肺炎感染防控的难点,结合医院防控实践,本文从医院应急防控体系的建立、过渡病区的设立、防护用品使用等方面的防控难点与对策进行探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精神障碍患者医院感染防控难点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