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塑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塑料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北京工商大学
中国塑料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北京工商大学

杨惠娣

月刊

1001-9278

010-68987902 68905541

100037

北京阜成路11号

中国塑料/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是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全国性(中央级)科学技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由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主办。《中国塑料》以推动塑料工业的科技进步和发展为己任,准确报道国内外塑料工业的发展趋势,及时反映塑料工业的发展动态,注重创造性、新颖性、实践性、可靠性;以学术水平高、内容丰富为特色,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围绕塑料工业发展这一主题,兼顾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成为在行业中最有影响的杂志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扩链条件对聚丁二酸丁二酯-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滑石粉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骆佳伟周炳王洪学贾钦...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一种多环氧官能团聚合物作为聚丁二酸丁二酯-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ST)的扩链剂,研究熔体反应挤出过程中的扩链条件对PBST/滑石粉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将扩链剂用量、反应温度和螺杆转速作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因素,通过方差分析寻找主要影响因素及各因素间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扩链剂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温度,螺杆转速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扩链剂用量的增加,熔融温度和结晶温度降低,分子量、熔体黏度和热稳定性增加;同时,随着扩链剂用量的增加,改性PBST强度提高但韧性降低;响应面分析表明扩链剂用量、反应温度和螺杆转速分别为0。66%、200℃和300 r/min时扩链条件最优。

    可生物降解聚酯扩链剂扩链条件聚丁二酸丁二酯-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滑石粉

    聚酰胺6微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及化学注塑发泡性能研究

    杨莲蒋晶贾彩宜谢悦涵...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原位成纤(INF)和化学注塑发泡(CFIM)技术结合,研究了相容剂对聚丙烯/聚酰胺6(PP/PA6)复合材料微纤形貌、黏弹性、力学性能和CFIM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P-g-MAH相容剂的加入显著减小了PA6分散相尺寸,得到平均直径约265 nm的PA6微纤均匀分布于PP基体中,微纤网络结构的存在和相界面的协同增强效应显著提高了INF复合材料力学强度,拉伸强度相比纯PP提升26。2%,冲击强度相比纯PP提升62%;基于自制的吸-放热平衡化学发泡剂的CFIM实验,制备出泡孔尺寸62 μm、泡孔密度近5×105个/cm³的INF复合泡沫制品,实现了12%样品减重的同时,相比纯PP泡沫,比拉伸强度提高了17%,比冲击强度提高了46%。

    聚丙烯原位成纤化学注塑发泡泡孔结构力学性能

    导热吸波双功能粉体改性设计研究

    高玮熊昌义韩飞孔泥早...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氧化铝(Al2O3)为导热粉体,铁硅铝(FeSiAl)为吸波粉体,采用十二烷基三乙氧基硅氧烷(C12)为粉体表面改性剂,设计不同配比及粒径的导热吸波双功能粉体,填充于硅油体系制备导热吸波垫片,开发出导热吸波双功能一体化材料。结果表明,C12对Al2O3、FeSiAl均具有良好的亲油改性效果;当Al2O3∶FeSiAl质量比为20∶80时,导热吸波垫片的导热系数最高可达到5。92 W/m·K,并在4。8~6。5 GHz区间拥有良好的吸波能力,在保证高导热的前提下,赋予复合材料优异吸波能力;此外,所制试样易于压缩,在50 psi压缩应力条件下即可达到50%压缩形变,便于实际装配应用。

    导热吸波改性压缩

    核壳型碳纤维毡@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介电性能

    刘帅赵子豪俞盈杨嘉欣...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的方法,以碳纤维毡(CFF)为骨架,在碳纤维表面生长聚苯胺(PANI),获得具有核壳结构的CFF@PANI复合材料,随后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对其进行封装。研究反应条件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NI能够均匀地包裹在碳纤维表面,使CFF的颜色由黑色变为深绿色;接触角和表面能分析结果表明尽管表面生长PANI并未对CFF产生显著影响,但使用PDMS封装后可以大幅度降低材料的表面能;借助多界面结构和界面效应,核壳结构明显提升了材料的界面极化和偶极极化,导致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介电弛豫现象,并显著提高了电容和电容压敏效应。

    碳纤维毡聚苯胺原位氧化聚合介电性能

    《中国塑料》正文格式要求

    30页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基自发气调薄膜的性能研究及应用

    周紫怡王洋样孙滔蒋伟...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熔融共混法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和聚(L-乳酸-衣康酸丁二醇酯)(PLBI)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不同共混比例的薄膜,分析了不同PLBI添加量对PBAT薄膜气体透过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进一步结合材料的气体透过性和草莓的呼吸特性,对草莓进行气调包装(MAP)系统设计,并应用于其自发气调保鲜实验。结果表明,PLBI添加量为15%时,共混薄膜仍旧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通过对共混比例的调控,将PBAT的CO2/O2透过比(CDP/OP)从10。57降低至3~7左右,同时提高了材料的保水性,使得该材料更适用于气调果蔬包装,应用于草莓自发气调保鲜实验,低温储藏下将草莓的货架期延长至21d。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L-乳酸-衣康酸丁二醇酯)自发气调力学性能货架期

    OBC/WPS增容母料的制备及其在三元乙丙橡胶中的应用

    何松迪黎官羽陈佳敏汪称意...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制备了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OBC)/废旧聚苯乙烯(WPS)增容母料,考察了无水AlCl3用量对WPS的接枝率、共混物性能以及增容母料用量对三元乙丙橡胶(EPDM)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PS可以与OBC发生反应,生成OBC-g-WPS接枝共聚物;当无水AlCl3 用量为0。4份时,WPS的接枝率最高,为25。3%,且无凝胶产生,共混物的综合性能最好;将上述共混物作为增容母料应用于EPDM中,添加增容母料的硫化胶,其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耐热空气老化性能优于纯EPDM硫化胶,且优于添加相同量OBC/WPS简单共混物;添加OBC/WPS增容母料的硫化胶中WPS分散均匀且细小。

    废旧聚苯乙烯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三元乙丙橡胶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

    弹性体对PP/EVA无胶复合膜性能影响研究

    苏羽航周宇鸿林渊智毛健全...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EVA作为黏合层的主要材料,以弹性体作为芯层与黏合层的增容剂,并共混造粒制备聚丙烯(PP)/EVA/弹性体共混体系、流延共挤制备3层无胶复合薄膜。通过对共混材料力学性能测试、DMA测试、流变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薄膜性能测试等对共混体系及薄膜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醋酸乙烯含量为18%的EVA与纸张黏合效果最好;弹性体PBE对混合体系力学性能的提升优于POE;当PBE在共混体系中含量逐渐增加时,PP与EV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增加,Cole-Cole弧度逐渐增大,PP与EVA相容性越来越好;当PBE在黏合层EVA中含量为30%时,PP/PP/EVA 3层共挤薄膜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29 MPa,随后减小;PBE含量为20%时,与纸张的黏合强度达到最大值9 N/15 mm,随后减小;PBE含量达到25%时,芯层与黏合层无法剥离,复合牢固不分层;因此,PBE在黏合层中的添加量为25%最为合适。

    无胶复合膜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弹性体共混改性

    《中国塑料》关于论文学术不端的认定及处理办法

    《中国塑料》编辑部
    50页

    刚性基团桥接聚硅氧烷/乙基纤维素混合膜的制备及其CO2的分离

    范文轩徐双平贾宏葛张明宇...
    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3种含刚性基团(六氟酰亚胺、萘基酰亚胺和芴)桥接聚硅氧烷(6FBPMS、NTBPMS和BAFBPMS)为改性剂,乙基纤维素(EC)为基质,通过溶液共混、涂敷法制备了3类不同负载量桥接聚硅氧烷的改性EC混合膜(6FBPMS/EC、NTBPMS/EC和BAFBPMS/EC)。3类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成膜性,且显示出高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测试了混合膜对体积比都为1∶1的混合气体对CO2/N2和CO2/CH4的透过选择性。结果表明,相较于纯EC膜,3类膜在保持选择性的同时,显示出更高的CO2透过性;特别是NTBPMS/EC混合膜,其对CO2透过性达到213 barrer以上,是纯EC的4。9倍。

    桥接聚硅氧烷乙基纤维素混合膜气体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