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食物与营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食物与营养
中国农业科学院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
中国食物与营养

中国农业科学院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

许世卫

月刊

1006-9577

foodandn@263.net

010-82109761

100081

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食物与营养/Journal 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于农业、食物、营养领域的结合,及时报导国家新出台的食物与营养方针、政现、法规、标准;刊登食物生产、食物消费、食品工业、食物营养等方面的发展动态和科技成果;普及宣传营养保健、膳食指南等方面的知识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居民饮水素养核心信息及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朱云霞张娜
    5-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水参与多种重要生理功能,足量饮水有助于维持机体健康,但水的重要性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评估并提高人群饮水素养,促进居民健康饮水行为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旨在汇总和分析国内外人群饮水素养核心信息及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方法:以"饮水素养"、"饮水知识"、"饮水知信行"等关键词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范围为2000年1月—2023年1月,包括一手研究数据,以及综述、系统综述等非一手研究数据,语言限定为中英文;排除与主题无关、重复、数据不完整、无法获得全文的文章,对入选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共检索出文献23篇,本综述共纳入符合纳排标准的相关文献16篇。已纳入的文献中,饮水素养核心信息一般包括饮水知识、饮水量、饮水时间等维度,题目数量在10~79之间,工具的制定方法一般基于查阅文献后制定,并经专家审定形成。目前人群饮水及水合状态问卷的题目数量、评分标准等不一且欠全面。人群关于饮水的知识较为缺乏,且饮水不足现象普遍。结论:饮水素养核心信息及评估工具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尚无国际认可的饮水素养定义、内涵及核心信息推荐,且缺乏依据循证证据、遵循科学流程制定的经过验证的标准化、可靠的评估工具。需制定居民饮水素养核心信息、开发饮水素养评估工具,将有助于开展相关健康宣教,促进居民形成健康饮水行为。

    饮水素养评估知信行健康

    美国细胞培养肉生产及监管路径分析

    张馥孙一文王晓红周琳...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我国细胞培养肉技术已取得较大突破,但在立法和监管层面还有待完善。梳理美国细胞培养肉生产及监管制度,为我国相关法律的制定提出对策建议。方法:基于现有文献、报告及政策法规,探讨细胞培养肉的发展特点、生产过程及潜在风险,厘清美国细胞培养肉的监管原则、制度体系和立法标准,指出我国细胞培养肉监管制度上的不足。结果:美国的细胞培养肉安全监管体系基于现有部门架构设置和管理职能,采用"分段监管-协同管理"模式,紧密集合政府和企业,是典型的多部门综合协调监管模式,各立法、执法和司法机构相对独立,能够确保管理的科学性和透明性,对我国细胞培养肉监管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经验启发。结论:借鉴美国细胞培养肉的监管方法,我国应积极开展细胞培养肉产品的风险评估;加强公众科普,提升消费者对细胞培养肉的理性认识;推动细胞培养肉的生产过程监管;根据相关部门的职能划分,建立覆盖细胞培养肉产业的多部门协同的监管体系。

    细胞培养肉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

    UPLC-Q-TOF-MS与电子舌分析不同产地多花酒黄精滋味特征

    陈光宇王祥斌卜宇翀瞿昊宇...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产地多花酒黄精的滋味特征,为产地判别、分析方法改进提供依据。方法:以11个产地的多花酒黄精细粉为研究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多花酒黄精化学成分,采用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技术分析多花酒黄精滋味雷达图,采用主成分(PCA)、Loadings方法分析电子舌信号响应结果,构建产地判别模型。结果:UPLC-Q-TOF-MS法结果共鉴别出68个化学成分,其中28个差异性成分可用于10个产地的区分。电子舌结果表明,主成分判别分析能较好地区分不同产地多花酒黄精,多花酒黄精在滋味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苦味、甜味、咸味、鲜味等。结论:不同产地多花酒黄精的滋味特征存在差异,可作为产地判别依据。电子舌技术可为多花酒黄精分析及质量标准提供简单、快速的新方法。

    多花酒黄精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电子舌滋味

    香椿饼干制作工艺研究

    杜喜梅张国强吴慧珍刘烨...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新鲜香椿芽和小麦面粉为原料,研发香椿饼干。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对香椿饼干的工艺配方进行优化,并评价香椿饼干的品质。结果:香椿饼干的最佳制作工艺配方及条件为:以100%低筋面粉计,小苏打0。8%、香椿粉15%、糖粉15%、黄油30%;面火烘烤温度为180℃,底火烘烤温度为150℃,烘烤时间为10 min。此工艺条件下制作的香椿饼干具有香椿特有的清香,且外观整齐、口感松脆、组织细腻、甜味适中、风味浓郁。结论:本研究能够为香椿饼干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参考,对于香椿饼干的深入研究和市场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提高香椿附加值,为后续香椿饼干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香椿饼干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工艺研究

    草果精油提取工艺对比研究

    袁雯怡张赟彬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对比有机溶剂提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草果精油。方法:以草果为主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精油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有机溶剂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10、浸提时间2 h、提取温度 40℃,提取率为3。25%;水蒸气蒸馏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粒径大小为20目、液料比1:9、浸提时间6 h,提取率为0。8267%。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率约为水蒸气蒸馏法的4倍,但得到的精油颜色较深、杂质较多;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的精油无明显杂质,质量较高,且具有更明显的草果香气。结论:本研究为草果精油的高效提取提供可靠的参数,也为草果精油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草果精油提取单因素

    铁皮石斛在我国3个省份食用习惯调查分析

    王家祺柴剑波刘利亚严中光...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规范我国铁皮石斛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了解铁皮石斛主要产区贵州、云南、浙江的人群食用消费习惯,为铁皮石斛食用安全性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贵州、浙江、云南3省份的普通人群进行食用习惯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食用和购买信息、认知性问题等3个方面。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1 078份,3省份铁皮石斛食用过人群显著多于未食用人群,"偶尔"食用、1~5年食用历史、泡茶食用等人数较多,认为普通人群可以食用、婴幼儿不适用、增强免疫力功效等认知问题的选择占多数。不同省份之间、不同年龄、性别对食用频次和历史等信息有一定差异。结论:铁皮石斛在3个省份有一定的食用习惯,应加大对食用频次和历史、泡茶用食用方式的风险因素的研究力度,同时应当科学宣导铁皮石斛食用性的认知教育,正确对待不同省份之间食用习惯的差异。

    铁皮石斛食用习惯问卷调查

    天然植物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

    刘子怡李仪晴张仁群叶靖宇...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天然植物多糖的抗氧化作用机制、体内外抗氧化研究方法以及多糖结构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进行综述,为多糖的深入研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查阅国内外数据库天然植物多糖抗氧化作用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相关信息。结果:天然植物多糖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氧化作用,体内外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结构有着重要关系。结论:天然植物多糖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植物多糖抗氧化自由基清除作用机制

    多糖在短链脂肪酸代谢和慢性病调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张雅施徐翠菊张愉谢真...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综述肠道菌群通过利用多糖产生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SCFAs)以及SCFAs对机体的作用,为多糖和SCFAs在营养学上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概述多糖对SCFAs的作用,总结SCFAs对机体一些疾病的改善作用。结果:多糖作为碳源被肠道微生物消化利用,通过生成SCFAs在人体健康中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结论:多糖的消化利用与SCFAs代谢和调控慢性疾病密切相关,期待对多糖在SCFAs代谢和慢性病改善方面的应用研究有正向的指导作用。

    多糖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作用机制慢性病

    超加工食品摄入与慢性肾脏病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

    王秀芝赵梅程光敏唐涛...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使用Meta分析法评价超加工食品摄入与慢性肾脏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有关超加工食品摄入与慢性肾脏病发病风险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到2024年02月,由2位研究者对文献数据独立提取,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初步检索文献1 508篇,最终纳入7项研究(2项横断面研究、5项队列研究,总计来自6个不同国家的408 492名参与者),最高剂量组超加工食品摄入与慢性肾脏病患病风险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超加工食品摄入会增加慢性肾脏病患病风险(OR=1。18,95%CI:1。13~1。23)。亚组分析进一步提示,不同研究地区[欧洲(OR=1。30,95%CI:1。10~1。54)、北美洲(OR=1。19,95%CI:1。09~1。29)]、研究类型[队列研究(OR=1。22,95%CI:1。11~1。33)]、是否校正饮食模式[是(OR=1。22,95%CI:1。12~1。34)]、饮食评估工具[FFQ(OR=1。22,95%CI:1。13~1。32)]、UPF摄入量计算方法[能量调整UPF消耗[g/(1 000 kcal·d)](OR=1。58,95%CI:1。07~2。34)、UPF食用份数/d(OR=1。19,95%CI:1。09~1。29)、UPF摄入量占总食物重量(%g/d)(OR=1。25,95%CI:1。10~1。42)]中超加工食品摄入均可增加慢性肾脏病发生风险。结论:超加工食品摄入与慢性肾脏病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超加工食品慢性肾脏病Meta分析系统回顾

    营养素度量法的研究与应用

    郭珊珊逄金柱张英春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营养素度量法(NP)的基础信息,包括应用领域与制定原则,为开发适合于企业内部使用的NP模型做基础。方法:综述了部分国家及地区NP模型的方法和应用以及国内的发展现状。结果:营养素度量法(NP)作为一种基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对食物进行分类的方法,NP模型可以被政府机构用来指导决策,并在很多领域提供系统的监管方法;对于很多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应用NP模型进行膳食指导,帮助消费者选择更有利于健康的食物,进行营养监测等;食品生产商将NP模型用于管理和提高产品营养质量,促进产品革新等。结论:NP模型在国外政府层面及权威机构都有一定应用,对于企业内部开发NP模型有借鉴意义。

    营养素度量法WHO英国澳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