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封多佳

月刊

1004-5503

zgsw1988@163.com

0431-87923344;87910140

130062

长春市西安大路3456号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国家卫生部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为报道我国生物制品研究开发重大成果和国内外最新进展的国内唯一的生物制品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主要刊载生物制品和生物技术产品相关领域,如预防医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流行病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的研究、生产、使用和质控等学术文章。在选择来稿时注重学术性、前沿性和实用性。优先报道基金项目及各种基金赞助课题的文章,并适当照顾边远地区和基层单位。本刊可承接国内外与生物制品及生物技术产品有关的设备、试剂广告业务,以刊物所具有的最广泛和最有效的传播能力做好客户的产品宣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百日咳毒素、丝状血凝素、百日咳黏附素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验证及初步应用

    孙博何小曼江涛谷铁军...
    1218-1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小鼠血清中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丝状血凝素(filamentous hemagglutinin,FHA)及百日咳黏附素(pertussis adhesin,PRN)抗体间接ELISA定量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为百日咳疫苗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用PT、FHA及PRN抗原包被酶标板,加入百日咳抗小鼠血清标准品及待测小鼠血清,以HRP标记的山羊抗鼠IgG作为酶标二抗,通过TMB显色的指示程度定量检测小鼠血清中PT、FHA、PRN抗体含量.对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进行专属性、线性范围、准确性、精密性进行验证.采用建立的方法对百日咳疫苗及效价合格的内部参比品免疫小鼠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采用PT、FHA、PRN抗体ELISA方法检测百日咳抗小鼠血清标准品及待测样品的结果为阳性,其余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PT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5 3~0.17U/mL,回收率为90.91%~104.77%,重复性验证RSD为6.31%,人员间RSD为6.40%;FHA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2 3~1.43 U/mL,回收率为95.84%~102.18%,重复性验证RSD为9.02%,人员间RSD为5.79%;PRN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9 4~0.3 U/mL,回收率为86.27%~100.22%,重复性验证RSD为6.94%,人员间RSD为8.90%.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百日咳疫苗样品及效价合格的内部参比品免疫小鼠血清,6组样品PT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内部参比品,FHA、PRN抗体水平与内部参比品相当.结论 建立的各抗体ELISA检测方法专属性强,线性相关性良好(R2>0.99),准确性高,精密性良好,可用于小鼠血清中百日咳(PT、FHA、PRN)抗体的定量检测,为百日咳疫苗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百日咳毒素抗体丝状血凝素抗体百日咳黏附素抗体定量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 XBB.1.5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代航毛群颖胡春霞刘建阳...
    1225-1229,1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依据全球最新的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Analysis Quality by Design,AQbD)和全生命周期理念,建立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Omicrion XBB.1.5变异株的临床中和抗体和流行病学调查用中和抗体检测方法.方法 在已建立的新型冠状病毒原型株中和抗体(CPE法)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针对XBB.1.5变异株变更对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可能引入的影响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对主要风险因素进行条件优化,获得适应XBB.1.5变异株的检测方法,经方法验证明确该方法各项性能指标,并证明方法可满足分析目标概要(Analysis Target Profile,ATP).结果 由XBB.1.5变异株变更引入的主要风险因素为检测细胞、培养基种类和结果判定时间;通过对实验条件优化,最终确定将Vero-E6细胞(DMEM培养基)作为XBB.1.5变异株的最佳培养条件,第5天作为最佳观察时间;经验证得到方法相对准确度和中间精密度的平均相对偏倚为-9.2%~2.9%、几何变异系数(geometric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GCV)为33.2%~47.1%,满足方法预设ATP,方法误判率低于1.6%.结论 依据AQbD和全生命周期的研究理念建立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XBB.1.5变异株的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经验证该方法满足预设ATP,可用于临床中和抗体和流行病学调查用中和抗体检测.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中和抗体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全生命周期

    脑膜炎球菌疫苗多糖及多糖蛋白结合物分子量尺寸排阻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联用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邹剑杨蕾李茂光叶强...
    1230-1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尺寸排阻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multiangle laser-light scattering,SEC-MALLS)联用测定脑膜炎球菌多糖及多糖蛋白结合物分子量的方法,并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以期进一步提高该品种质量控制水平.方法 建立SEC-MALLS联用方法检测脑膜炎球菌多糖及多糖蛋白结合物分子量,色谱条件:流动相为0.9%氯化钠溶液,色谱分离柱为Shodex OHpak LB-806 HQ(300 mm × 8.0 mm,13 μm),流速为0.5 mL/min,柱温为35 ℃.对方法的系统适用性、准确性、精密性、耐用性进行验证,并用该方法检测不同厂家来源的样品,同时与现行药典质量标准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普鲁兰糖标准品除STDP-100以外,STDP-50 STD P-800重均分子量(Mw)实测值与标示值相对误差和精密度小于5.0%,可作为系统适应性样品;重复性、中间精密度RSD均不大于5.0%.多糖及多糖蛋白结合物在配制完成48 h内稳定性良好.A、C、Y、W135群多糖平均Mw分别为257.5、377.3、399.7、305.5 kDa;A、C群多糖蛋白结合物分别为6 438、23 360 kDa.71批多糖样品中有5批次A、C群结果超趋势,其余批次批内和批间差异均在均值±3SD的范围以内.SEC-MALLS法与现行药典质量标准方法测定结果除Y群多糖分配系数(KD)与MW呈一定的负相关性外,两种方法在其余多糖及多糖蛋白结合物中相关性并不显著.结论 SEC-MALLS方法能直接测定脑膜炎球菌疫苗多糖及多糖蛋白结合物分子量,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能一定程度反映分子结构信息等优点,有利于提升该关键质量参数的质量控制水平.

    多角度激光光散射尺寸排阻色谱凝胶渗透色谱脑膜炎球菌多糖多糖蛋白结合物重均分子量分子构象和粒径

    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疫苗中受体结合域二聚体纯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段艳李文东李珉何欢...
    1239-1244,1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应用生物分析仪(Agilent 2100)检测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疫苗中受体结合域(receptor-binding do-main,RBD)二聚体纯度的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 对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疫苗进行解析附后,超滤浓缩蛋白,采用生物分析仪(Agilent 2100)检测完全及非完全变性(二硫键保留)蛋白的纯度;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系统适用性、专属性、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准确度验证后,用其检测厂家A4批样品.结果 系统适用性验证中,8个峰均可清晰区分基线;空白溶剂在目标成分出峰位置无干扰,专属性良好;在非完全和完全变性条件下,2名实验员12次重复检测结果的RSD均小于1%,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良好;3种不同蛋白浓度(50%、80%和100%)主峰(1+2)及主峰面积占比的RSD分别为0.68%和0.31%,准确度良好,其中,10%蛋白浓度样品结果不稳定;4批样品RBD二聚体纯度分别为70.5%、70.2%、73.2%和69.6%.结论 建立的方法专属性、精密度、准确度良好,可用于重组蛋白疫苗中蛋白纯度的检测.

    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疫苗受体结合域二聚体蛋白纯度

    基于实验设计的SARS-CoV-2中和抗体相对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李甜甜王鸣人史卓维赵沁...
    1245-1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基于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DOE)的SARS-CoV-2中和抗体相对活性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以期为SARS-CoV-2中和抗体的研发和质量评价提供可靠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SARS-CoV-2变异株假病毒建立用于评价SARS-CoV-2中和抗体相对活性的方法,通过DOE优化细胞密度[(3~5)× 105个/mL]、假病毒滴度(3 750~6 250 TCID50/mL)、抗体与假病毒中和时间(0.5~1.5h)、抗体假病毒复合物与细胞作用时间(48~96h),并验证方法的专属性、线性范围、准确性、精密性.采用优化的方法检测2批SARS-CoV-2中和抗体的相对活性.结果 确定最佳细胞密度为4 × 105个/mL,假病毒滴度为6 250 TCID50/mL,抗体与假病毒中和时间为1.5 h,抗体假病毒复合物与细胞作用时间为96 h.仅SARS-CoV-2中和抗体呈典型量效曲线,抗VEGF单克隆抗体和样品稀释液均未呈现量效曲线;SARS-CoV-2中和抗体理论效价在50%~200%范围内与检测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1.0342x-0.013,r=0.958 8;50%、71%、100%、141%和200%相对效价水平样品3次检测结果均值的相对偏倚为-6.2%~7.3%,几何变异系数(geometric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GCV)为 3.2%~16.9%.2 批 SARS-CoV-2 中和抗体相对活性分别为91%和118%.结论 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准确性及精密性,可用于SARS-CoV-2中和抗体相对活性的检测.

    实验设计SARS-CoV-2变异株假病毒中和抗体相对活性

    杆状病毒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黄天威苏文瀚彭涛许煜华...
    1251-1256,1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杆状病毒(baculovirus,BV)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并对其退火温度、引物及探针浓度优化后,进行方法验证.方法 根据GP64基因保守序列特征,设计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建立靶向BV的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优化体系的退火温度、引物及探针浓度,并进行方法的特异性、重复性、灵敏度、线性验证;采用建立的微滴数字式PCR法检测GMP中试生产车间24份样本,并与蚀斑法检测结果继续比较.结果 建立了靶向BV的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优化后的退火温度、引物及探针浓度分别为58.0 ℃、400 nmol/L、200 nmol/L.仅以BV核酸为模板的反应中检测到阳性液滴,方法特异性良好;批内重复性CV在2.78%~7.45%之间,批间重复性CV在2.28%~7.05%之间,均<10%,方法重复性良好;最低检测限为3.06 copies/μL,约为常规PCR的100倍,方法灵敏度高;24份样本检测结果与蚀斑法接近,相关系数(r)为0.913.结论 成功建立了针对BV的优化后的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重复性、灵敏度、快捷性,可用于生产中BV的快速检测.

    杆状病毒微滴式数字PCR法蚀斑法

    基于磁珠分选及多肽自组装介导的SARS-CoV-2抗体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金育何春艳罗忠瑞张玉芳...
    1257-1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基于磁珠分选及多肽自组装介导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抗体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 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将磁珠和SARS-CoV-2核衣壳(nucleocapsid,N)蛋白特异性结合,采用Western blot和BCA法检测其结合效果.用N蛋白标记的磁珠作为包被抗原,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标记的驴抗人IgG作为酶标抗体,结合可组装的多肽及硫磺素-T(thioflavine-T,ThT)发光系统,建立SARS-CoV-2抗体定量检测方法,并验证其特异性、线性范围、最低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精密性和耐用性.采用建立的方法和市售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8份已知背景的血清样本,并计算二者的一致性.结果 大部分SARS-CoV-2 N蛋白均已稳定结合至磁珠上.建立的方法可特异性检测阳性血清样本;SARS-CoV-2抗体IgG标准品浓度在2.5~80 ng/mL范围内,与荧光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182.11x+5 095.5,R2=0.99;LOD 为 2.5 ng/mL;批内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在3.9%~10.6%之间,批间CV在6.0%~13.8%之间;耐用性CV在1.3%~6.2%之间.建立的方法与市售ELISA试剂盒定量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R2=0.99,P<0.000 1).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基于磁珠分选及多肽自组装介导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精密性和耐用性,可用于SARS-CoV-2抗体水平的定量检测.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抗体磁珠分选多肽自组装

    重组E.coli宿主中质粒DNA拷贝数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王魁殷吉祥程之铭郭冰峰...
    1263-1267,1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重组E.coli宿主中质粒DNA(pDNA)拷贝数的qPCR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以期为mRNA疫苗研发提供可靠的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E.coli Top10基因组DNA序列设计用于qPCR扩增的引物及探针,并优化引物浓度.提取重组E.coli/pUC57-HA的全DNA(宿主DNA+pDNA),以其为模板,建立pDNA拷贝数的qPCR检测方法,并验证方法的线性范围、特异性及重复性.将重组E.coli/pUC57-HA于37 ℃培养24 h,每2 h取样,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pDNA拷贝数.结果 确定最佳引物(F/R)浓度均为0.5 μmol/L.重组E.coli/pUC57-HA全DNA在101~105倍稀释范围内,与Ct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1.00;E.coli/pUC57-HA及E.coliTop10的扩增结果为阳性,阴性对照(ddH2O)未见扩增曲线;3次重复检测重组E.coli/pUC57-HA的pDNA拷贝数CV<5%.E.coli/pUC57-HA培养0~6h期间pDNA拷贝数呈平稳趋势,6~12h期间呈下降趋势,12~16h期间呈增长趋势,16~24h又趋于平稳.结论 建立的qPCR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及重复性,可用于重组E.coli宿主中pDNA拷贝数的检测,有效监测菌株培养过程中pDNA含量变化.

    E.coli质粒DNA拷贝数qPCRmRNA疫苗

    外泌体非编码RNA对固有免疫细胞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代禹美杜文雅王国富吴利先...
    1268-1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固有免疫细胞在机体抗感染和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常见的固有免疫细胞主要有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和中性粒细胞等.外泌体作为一种新的亚细胞实体,可通过在细胞外空间循环时运输微小RNA(microRN 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等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调节受体细胞的生物活性.其中miRNA可通过直接靶向mRNA诱导基因沉默,而lncRNA和circRNA可作为miRNA海绵吸附并抑制miRNA,间接调节蛋白质表达.本文就外泌体ncRNA在固有免疫细胞中的调节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先天免疫的调节及免疫相关疾病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外泌体非编码RNA免疫调节固有免疫细胞

    竞争性内源RNA网络对肝细胞癌微环境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高娜郭文杰刘芳陈彻...
    1275-1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是不同细胞类型相互作用的产物,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成为调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必不可少的内在部分.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作为肿瘤-宿主相互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通过调节不同种类RNA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免疫细胞的浸润、分化等功能.但在HCC中,ceRNA网络与TME之间的调节机制是复杂和不确定的.本文对TME中基于ceRNA网络如何促进HCC的发生作一综述,包括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血管生成、免疫调节及纤维化,以明确ceRNA在HCC发生发展中的特定作用.

    竞争性内源RNA肝细胞癌肿瘤微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