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刘宁

双月刊

1009-1203

SWDS@chinajournal.net.cn

0351-7985580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学府街96号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Journal Academic Journal of Shanxi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理论旗帜鲜明,思想观点严谨,学术见解新颖为特点,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为各级领导决策服务,为党校教学、科研服务,促进党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探析

    吕丹红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时代的到来对生产方式的变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由此催生出新质生产力.从必要性来看,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突破西方发达国家科技霸权制约之所需,也是应对自身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弱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及生产模式变革迭代之所需.从可能性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完整产业体系的供给优势以及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条件.从实践性来看,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牵引、以增强新型要素供给为关键、以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依托、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抓手,是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推进路径.

    新质生产力数字技术时代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挑战与优化路径

    孟书敏杨方圆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新时代以来,乡村文化建设已取得新活力不断增强、新图景不断凸显、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开创、新风貌不断展现等主要成就.实践中,全面审视乡村文化振兴境遇,其仍面临着乡村文化建设主体作用发挥不足、乡村文化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不高、乡村文化数字化程度有待提升等现实挑战.为此,要积极探索多元主体的乡村文化治理格局、切实提高乡村文化供给质量、着力提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认同、加快促进乡村文化数字化转型,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现.

    乡村文化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战略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作用、困境及其破解

    方伶俐向甜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社会组织是新时代社区治理体系的重要主体和实现居民自治的重要力量,在优化服务供给,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扩大居民参与,增强居民社区归属感;链接多方资源,推动社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多数社区社会组织还未实现由单纯的社区服务机构向多功能社区治理主体的角色转换,其发展仍面临着法律依据不足、能力有限和社会认可度不高等困境,与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要重视对其所处社会环境的改善和组织自身建设,通过政策赋能、自我增能和群体添能等举措,保障其参与社区治理的合法性,提高其参与社区治理的竞争力,增强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号召力,从而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社区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社区治理居民自治居民参与

    山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探究

    韩芸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山西在制度体系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文化保护传承等方面积极探索并取得阶段性成效.然而,在实践中,山西黄河流域仍存在生态本底脆弱、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高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文化资源优势发挥不显著等方面的问题.为此,要全方位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深入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全力推动黄河流域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性发展,以期推动山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山西

    知识产权保护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法治思考

    姚琳文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产权作为创新成果的法律保障,具有培育新质生产力创新动力的价值、规范新质生产力发展秩序的价值、推动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的可持续价值,与新质生产力天然契合.但是,目前知识产权保护赋能新质生产力存在法律意识、法律制度、司法效能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完全适配的问题,需要通过加强法治宣传、健全法律制度、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对知识产权保护赋能新质生产力予以法治完善.

    知识产权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创新成果

    浅析公众监督地方立法的优化

    马鹏斐秦希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众监督地方立法是广泛吸纳民意、提升地方立法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公众监督地方立法存在监督方式有待完善、监督意愿有待提升、监督程序有待细化等实践不足,应通过优化公众监督的实施规则、实现不同监督方式的衔接协作等完善公众监督方式,通过建立公众监督激励机制、重视公众监督的宣传普及等提升公众监督意愿,通过明确公众监督意见的筛选与处理要求、建立公众监督意见反馈及信息公开制度等细化公众监督程序.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监督立法立法质量

    刍议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

    王崇杨卓臻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监督考察是附条件不起诉的重要环节,检察机关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以监督考察结果为重要参考.监督考察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相契合,能够实现"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刑事政策的程序性贯彻,并助力检察机关对附条件不起诉的正确适用.然而,目前尚存在检察机关监督考察质效未达预期、社会力量参与监督考察存在现实阻力、监督考察附带条件的合目的性不足等症结.为此,应强化检察机关监督考察工作质效、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考察的入退与管理机制、突出监督考察附带条件的合目的性,进而助力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

    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涉罪未成年人社会力量

    党内集中教育的意义、特征与启示

    许振煜李智超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既是赓续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必然要求,又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新时代,党内集中教育呈现出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统一、辩证思维与整体观念相贯通、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等鲜明特征.实践中,推进党内集中教育走深走实,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理论武装,强化思想引领;推进自我革命,提升斗争本领;开展调查研究,增强为民实效.

    党内集中教育鲜明特征经验启示党员干部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党员干部教育的价值旨归和实践进路

    张丽艳李梓轩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和精神旗帜,是新时代开展好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载体.伟大建党精神与党员干部教育在理论内容上同构、在价值意蕴上同向、在实践路径上同行.新时代,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党员干部教育中,有利于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帮助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培育斗争精神、厚植为民情怀.实践中,要通过筑牢信念基石,强化价值认同;创新教育途径,挖掘红色文化;推进伟大斗争,深化自我革命;坚持对党忠诚,赓续为民情怀等路径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党员干部教育中,进而不断推动党员干部教育提质增效.

    伟大建党精神党员干部教育精神谱系自我革命红色文化

    推动干部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的三维探析

    梁超锋赵秀华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对于党和国家以及民族的发展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和更高的期待.推动干部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创新方式方法、把准供需关系、遵循基本规律、坚持系统观念,以期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党员干部顶层设计